“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720A19-01)
- 作品数:19 被引量:813H指数:13
- 相关作者:韩德民张罗周兵董震王成硕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普仑司特对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重塑的影响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观察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普仑司特(pranlukast)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鼻黏膜组织重塑的影响。方法Hartley豚鼠14只,随机分为3组,即阴性对照组、卵清蛋白(ovalbumin,OVA)组和OVA+普仑司特组。OVA组:致敏的豚鼠经鼻长期OVA激发共12周;OVA +普仑司特组:致敏的豚鼠经鼻抗原激发1周后,抗原激发的同时给予普仑司特腹腔注射11周;阴性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标本石蜡包埋,做苏木素-伊红、阿辛蓝-过碘酸-希夫(alcian blue- periodic acid-Schiff,AB-PAS)和Masson三色胶原(Masson Trichrome,MT)染色,计数鼻中隔黏膜中的嗜酸粒细胞、上皮杯状细胞数量,半定量测量上皮细胞损伤及鼻中隔黏膜和鼻甲基底膜区及上皮下胶原含量,测定数值以x±s表示。结果与阴性对照相比,OVA组发生鼻中隔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400倍镜下细胞数,(106.90±13.66)个/镜下]、上皮细胞损伤(完整上皮占47.25%±7.67%)、杯状细胞化生[每毫米基底膜对应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数,(22.05±5.81)个/mm]和鼻中隔黏膜及鼻甲内细胞外基质沉积明显增多;OVA+普仑司特组未见明显鼻中隔黏膜嗜酸粒细胞浸润[(8.95±2.32)个/镜下]、上皮细胞损伤(完整上皮占83.15%±8.05%),杯状细胞化生[(5.73±1.07)个/mm]以及鼻中隔黏膜及鼻甲内细胞外基质沉积。OVA+普仑司特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仑司特能够阻止长期抗原激发导致的鼻黏膜组织重塑的发生,早期应用普仑司特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 佘文煜董震
- 关键词: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细胞外基质
- 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被引量:37
- 2005年
- 目的评价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自身对照方法,比较30例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在接受半年的免疫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有28人坚持完成免疫治疗,治疗后28例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总共566次注射中出现92例次局部不良反应,8例次轻微全身不良反应,未出现致命性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标准化变应原免疫治疗是治疗尘螨引起变应性鼻炎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
- 关键词:疫苗治疗螨变应原全身不良反应变应原免疫治疗局部不良反应尘螨
- 变应性鼻炎的遗传学基础被引量:15
- 2007年
- 张媛张罗韩德民
- 关键词:鼻炎变应性遗传学基因
- 北京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
- 目的建立变应性鼻炎在人群中患病状况的电话调查方法,获得北京市的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方法 2004年9月~2004年12月,通过目录辅助下随机数字拨号的方法,在北京进行电话号码抽样,同时设计变应性鼻炎电话调查问卷,在北京...
- 黄丹张罗韩德民王成硕王向东
- 文献传递
- 成年人鼻声反射测量的面积-距离曲线分析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分析正常成年人面积-距离曲线,得到大多数人面积-距离曲线上前两个最小横截面积(the first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CA1;the second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CA2)和整个鼻腔的最小截面积(total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MCA)的常见位置。方法正常成年人103例,年龄18~60岁,平均(35.6±12.6)岁,其中男性49例(98侧鼻腔),年龄18~60岁,平均(35.7±13.3)岁;女性54例(108侧),年龄18~60岁,平均(35.6±11.9)岁。利用Eccovision鼻声反射仪测量得到面积-距离曲线及MCA1,MCA2,MCA及其距前鼻孔的距离。结果多数受试者的MCA1位于前鼻孔附近,多数受试者的MCA2位于距前鼻孔2 cm的距离附近,与下鼻甲前端出现的位置基本一致,多数受试者MCA多位于鼻阈至下鼻甲前端出现的位置之间。结论MCA能客观地反映鼻腔的通畅程度,特别是将分析片断定于1 cm以后则更有意义。
- 曹春婷张罗韩德民
- 关键词:鼻腔鼻测量声学最小截面积
-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促炎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staphylococcus aureus enterotoxin B,SEB)对原代培养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释放促炎因子和(或)趋化因子的作用。方法将无血清原代培养的人鼻息肉及下鼻甲上皮细胞分别在 SEB 1、10、100 ng/ml,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20ng/ml 及 SEB10 ng/ml+地塞米松13ng/ml 等不同条件下孵育,12、24和48h 后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鼻黏膜上皮细胞分泌的 IL-5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在 mRNA 水平的变化。结果①SEB 刺激鼻黏膜上皮时,IL-5和 GM-CSF mRNA 表达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以10ng/ml、24h 时最明显(P<0.05),且鼻息肉组的表达高于下鼻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L-1β 20n/ml 组 IL-5和 GM-CSF mRNA 表达增加不及 SEB 10ng/ml 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③SEB 10ng/ml+地塞米松13 ng/ml 组的 IL-5和 GM-CSF mRNA 表达强度较 SEB 10 ng/ml 组弱,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 SEB 对原代培养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具有促炎作用。
- 于睿莉朱冬冬董震
- 关键词:鼻黏膜肠毒素类白细胞介素5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二):随访监测
- 变应性鼻炎的诊疗过程可大体分为诊断阶段、初治阶段和随访阶段。确诊变应性鼻炎应综合评估病史、鼻部检查和体内外试验的结果。目前在临床疗效判定方面仍以患者主诉做为调整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但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可能并不是判断鼻黏膜...
- 张罗韩德民顾之燕
- 文献传递
- 我国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3
- 2007年
- 目的在获取我国11个中心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对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2004年9月—2005年5月,在中国2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和9个省会城市(西安、沈阳、武汉、长沙、南京、杭州、广州、长春和乌鲁木齐)进行电话问卷调查,了解11个城市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同时,获取相应城市的主要社会经济水平、气象状况和空气污染状况等指标,分析患病率与相关指标间的关系。结果①11个城市经性别和年龄校正后的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与相应城市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和人均工业生产总值)相关性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②经性别和年龄矫正后的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与相应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呈正相关关系(r^2值分别为0.673和0.614,P值均<0.05),而与其他空气污染指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③经性别和年龄校正的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与相应城市的经度呈负相关关系(r^2值分别为-0.712和-0.635,P 值均<0.05),而与相应城市的纬度相关性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且与主要气象指标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 11个中心城市经性别和年龄校正后的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与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所在城市的经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其他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不显著,仍需深入研究。
- 张罗韩德民黄丹王成硕王向东周兵赵岩
- 关键词:患病率流行病学研究
- 鼻阻力测量的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07年
- 鼻阻力计是一种被用来客观评估鼻腔通气阻力的仪器,它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查方法。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经常被用于临床和科研中来评价鼻腔的通畅程度。
- 曹春婷张罗韩德民
- 实验性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被引量:55
- 2006年
- 【摘要】目的观察变应性鼻炎动物造模状态下鼻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方法Hartley系豚鼠24只,雄性,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短期(1周)抗原攻击组(实验1组)、抗原攻击8周组(实验2组)和抗原攻击12周组(实验3组),每组6只豚鼠。实验组动物采用腹腔注射卯清蛋白致敏后卵清蛋白鼻腔攻击1周,制成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长期抗原攻击组给予卵清蛋白鼻腔攻击分别8周(实验2组)和12周(实验3组)。组织标本石蜡包埋,采用苏木素一伊红(hematoxylin—eosin,HE)、阿辛蓝一过碘酸一希夫(alcianblue—periodicacid—Schiff,AB—PAS)和Masson三色胶原染色(Masson’sTrichrome,MT)法染色,计数鼻中隔黏膜中嗜酸粒细胞、上皮杯状细胞数量,半定量测量上皮细胞损伤及鼻中隔黏膜和鼻甲基底膜区及上皮下胶原含量。结果①对照组鼻黏膜未见明显嗜酸粒细胞浸润,实验组鼻黏膜可见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②对照组和短期抗原攻击组黏膜上皮较完整(完整上皮分别占87.7%±11.1%,77.1%±7.1%;x±s,下同),长期抗原攻击组鼻黏膜发生上皮细胞损伤(实验2组完整上皮占36.7%±16.9%,实验3组占37.9%±12.9%);③长期抗原攻击组鼻中隔黏膜杯状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短期抗原攻击组;④长期抗原攻击组鼻中隔黏膜及鼻甲基底膜增厚,黏膜内细胞外基质沉积。结论黏膜上皮细胞损伤、杯状细胞化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是变应性鼻炎中鼻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
- 佘文煜董震
- 关键词:动物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细胞外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