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21903-3)
- 作品数:19 被引量:243H指数:9
- 相关作者:王兆印刘怀湘黄文典李昌志段学花更多>>
-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香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弯发育与来水来沙的关系被引量:4
- 2006年
-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中河弯的运动与变形反映了河道的平面河势演变。研究表明,河弯的运动和变形与上游来水来沙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本文采用相关分析方法讨论了黄河下游铁谢至高村河段中受工程控制较小、运动较为自由的河弯随水沙变化而演变的趋势以及与河弯演变相关性最好的累积水沙作用时间;分析了各年年径流量的权重变化对多年径流量与河弯特征的相关性的影响和河弯跨度与水沙之间的函数关系。研究成果对预测黄河下游河势演变趋势、科学调度小浪底水库以满足下游河势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周静王兆印李昌志刘继祥
- 关键词:年径流量
- 长江中下游的河床纵剖面演变分析及预测被引量:5
- 2007年
- 为预测长江中下游河床纵剖面的演变趋势,利用最小能耗率理论计算了该江段的平衡河床纵剖面,研究了这些河段河床演变规律及其未来的变化。分析了长江水库拦沙、河道采砂、近期水沙变化、未来引水及需水量增长等因素。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河床纵剖面还未达到动态平衡,大部分江段以淤积为主。在没有人类活动影响下,达到动态平衡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引水和需水量的增长,未来长江中下游达到动态平衡需要淤积更多的泥沙。
- 黄文典王兆印
- 关键词:河床演变长江中下游最小能耗率引水
- 典型河网形态特征与分布被引量:37
- 2007年
- 河流网络系统是地表流水地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放性、随机性、自相似性等特点。不同地区具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从而形成了各种外观上迥然不同的河网形态。本文以卫星地图上的平面拓扑结构为依据,划分了3种典型河网形态:羽状河网、叶状河网和枝状河网,并在Horton定律的基础上对这3种典型河网形态的平均Horton比和流域外型参数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此外,进行了中国大陆范围内各种典型河网形态的分布研究,从而探讨了影响河网形态产生的环境条件。
- 刘怀湘王兆印
- 关键词:分支比
- 长江流域泥沙输移与概算被引量:23
- 2007年
- 泥沙概算是一种通过研究泥沙在流域不同位置和一定时期内的时空分布,从而揭示河流水沙平衡状态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了长江泥沙概算方法,探讨长江流域产沙、输沙和泥沙沉积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流域侵蚀、沉积物和悬移质泥沙粒径级配的对比分析,计算得出每年从长江上游侵蚀下来的泥沙中,粒径大于0.5mm的近12亿t泥沙几乎都沉积在长江流域上游的沟谷和支流中,粒径在0.05-0.5mm范围内的4.92亿t泥沙有3.13亿t沉积在上游沟谷和支流中,而粒径小于0.05mm的5.36亿t泥沙也有2.02亿t沉积在这些区域。当长江上游(宜昌站)和汉江总输沙量超过2.86亿t时,长江中下游将发生淤积,总输沙量超过5亿t时的淤积量超过1亿t;当宜昌输沙量超过1亿t时,洞庭湖区将发生淤积。文章还根据长江干流、部分支流和通江湖泊的水沙关系,建立水沙动态图,研究分析了长江水沙在时空上的分布特点。
- 王兆印黄文典李义天
- 关键词:长江侵蚀产沙泥沙淤积
- 论河流治理的方向被引量:15
- 2008年
- 河流治理工程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利用河流,产生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严重时人们不得不考虑将河流重归"自然化"。随着越来越认识和尊重自然规律,人们发现只有通过河流综合管理,才能使河流利用、河床演变以及河流生态三个方面达到协调和统一。在总结国内外治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综合管理的概念和河流治理的方向。河流综合管理包括:对河流的上、中、下游及河口全盘考虑,统一规划,不因局部效益牺牲整体;在通过水资源利用、防洪和发电等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尽量减少对水文过程、河床演变、环境与生态的不利影响。
- 王兆印田世民易雨君
- 关键词:泥沙生态恢复
- 河床底质对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影响的野外试验被引量:33
- 2007年
- 大型底栖动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通过野外试验研究了底质对底栖动物多样性及河流生态的影响。选取5种粒径、形状和糙度各不相同的均匀底质置换原河床底质,采样分析了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及密度。结果表明,底质的粒径、孔隙率和空隙大小对底栖动物群均有显著影响,外观形状和表面糙度对底栖动物组成和密度影响不大。底栖动物群在大卵石和片砾石中较稳定,物种丰度和密度在大卵石、片砾石和小卵石中较高,粗沙中较低,细沙中最低。
- 段学花王兆印田世民
-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 黄河下游流量变化与工程出险关系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河道整治工程出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河流流量变化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利用黄河下游河南段河道整治工程出险资料,统计分析了工程出险与河流流量之间的关系,并且引入了正则化分析方法,使能在同样发生概率条件下比较不同流量的河道整治工程出险概率。分析结果表明,有近32%的险情发生在1000—20000/s流量级;有近70%的险情发生在500—3000m^3/s流量级。表面上看,流量大于3000m^3/s时,发生险情的比率反而较低。这主要是由于黄河下游发生大流量的概率较低的缘故。采用正则化处理,即在同样发生概率的条件下比较发现,随河流流量的增大,整治工程出险次数和出险级别均大幅增加。
- 程东升王兆印刘继祥
- 关键词:工程出险黄河
- 冲积河流的极限流速被引量:2
- 2009年
- 为了说明天然冲积河流存在极限流速,整理了长江、松花江等20条冲积河流上25个水文站的日均流量、日均水位、实测大断面、日均含沙量等水文资料,利用水流连续性方程,由日均流量和过水断面面积求出断面平均流速。结果表明,天然冲积河流断面平均流速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流量后,断面平均流速趋近于一个极限流速。天然冲积河流流量较大时通过增加过流断面面积使得流速始终低于极限流速。人类活动会影响冲积河流的极限流速。
- 贾艳红王兆印
- 关键词:冲积河流
-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中扰动地面径流泥沙模拟研究被引量:16
- 2006年
- 神府东胜国家级特大煤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严重扰动了原有的土壤结构层次,破坏了地面的植被,造成了严重的新增水土流失,本文采用野外放水冲刷实验的研究方法,对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建设中人为扰动地面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5°条件下在流量为15 L/min2、0 L/min2、5 L/min时产沙量与径流量呈幂函数关系,10 L/min时呈线性关系。11°条件下在各放水流量时的产沙量与径流量呈线性关系。17°条件下流量为10 L/min1、5 L/min时产沙量与径流量呈对数函数关系,20 L/min2、5 L/min时呈线性关系。产沙量与坡度在放水流量10 L/min2、5 L/min时呈对数函数关系,在放水流量15 L/min2、0 L/min时呈线性关系变化。径流量与放水流量呈线性关系,产沙量与放水流量呈对数函数关系。
- 王文龙王兆印李占斌郭彦彪李鹏鲁可新
- 长江的需沙量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河流泥沙管理必须同时考虑河流的产沙量和需沙量。本文从河床演变、河口平衡和人类活动三个方面研究长江的需沙量。长江的需沙量主要包括:1)长江中下游向着最小能耗平衡纵剖面的河床演变所需的泥沙;2)人工采沙量;3)长江口造陆所需泥沙。长江中下游河道横向摆动受到两岸堤防约束,河床演变主要是纵剖面调整。目前中游远未达到最小能耗的平衡纵剖面,长期发展趋势以淤积为主,因此正常情况下中游以淤积为主。三峡水库蓄水暂时改变了这个演变过程。近20年来长江泥沙逐渐减少,水库蓄水拦沙、河道人工采沙等各种人类活动的影响,加剧了长江输沙量的减小。上海市的发展需要在河口创造大片新生陆地,需要大量的泥沙。长江中下游汛期的泥沙主要为冲泻质,非汛期主要为床沙质,输送到河口的泥沙只有大约90%的较粗泥沙可以用于造陆。河口造陆计划的实现需要长江至少来沙超过3亿t才能维持平衡。目前长江每年的缺沙量约为1亿t。
- 王兆印黄文典何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