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RK010)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8H指数:8
- 相关作者:孙鹃娟冀云刘洋洋苑雅玲刘洋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廊坊师范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代际支持对抑郁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8年
-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中国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与代际支持对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影响,对自理老年人和不能自理老年人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三代共居的老人抑郁水平最低,独居老年人的抑郁水平最高;给予子女经济支持和家务支持对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与子女见面、电话、感觉亲近对自理和不自理老年人抑郁水平均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可以得出结论:与家人同住能降低老年人抑郁的风险,顺向支持比逆向支持对自理老年人抑郁症状更具积极抑制作用,情感支持对降低老年人抑郁风险有显著作用。
- 冀云孙鹃娟
- 关键词:老年人居住方式代际支持抑郁自理能力
- 中国老年人的照料需求评估及照料服务供给探讨被引量:20
- 2017年
- 采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的照料需求进行多维度评估,并对照料服务的供给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占8.54%,工具性日常生活不能完全自理老人占40.06%,约8%的老年人需要得到专业化的长期照护服务,其中2.19%的重度失能老人更是长期照护服务的重点人群;农村、女性、高龄老年人的认知与抑郁问题相对突出;94.96%的有照料需求的老年人首要照料者为家庭成员。应尽快建立由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合理分担的长期照料护理体系,并加强对老年人照料需求的精准化、动态化评估。
- 孙鹃娟冀云
- 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
- 中国老年人贫困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18年
- 文章利用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研究,对全国老年人的贫困状况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老年人中有24%处于贫困状态,女性、身体健康欠佳、农业户口、与子女居住、文化水平低、没有工作、缺少养老金以及高龄老人构成了贫困老年人口的主体;其中婚姻、性别、身体健康程度、文化水平、户口性质、是否有工作、是否有退休金以及居住方式对老年人贫困状况有显著的影响。
- 刘洋洋孙鹃娟
- 关键词:贫困老年人养老保障
- 北京市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及其留京意愿探讨被引量:7
- 2015年
- 本文采用2013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在京农民工群体进行研究发现,新生代已成为绝对主体,其流动方式以核心家庭成员整体流动为主,而父母基本留在农村老家;在京居住时间的长期化加剧了利益诉求,群体内部的就业身份和经济收入差异明显。绝大多数农民工有较强烈在京长期居住意愿,年龄、居住时间、收入、就业身份、住房情况等变量对居住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作用。建议通过细化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提升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水平。
- 孙鹃娟刘洋洋
- 关键词:农民工流动人口居留意愿
- 老年人孤独感、婚姻满意度与亲密恐惧的关系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的孤独感、婚姻满意度和亲密恐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恐惧问卷、孤独感量表和婚姻满意度量表对25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亲密恐惧男性低于女性,单独居住高于与子女一起居住的,随年龄增长亲密恐惧水平增加,但均无明显差异(P>0.05)。孤独感70~75岁的老年人显著高于60~64岁、65~69岁的(P<0.05)。亲密恐惧与孤独感呈正相关(P<0.01),与婚姻满意度量表呈负相关(P<0.01)。婚姻满意度对亲密恐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解释其41.9%的变异。结论降低孤独感,提高婚姻满意度,可以降低老年人的亲密恐惧水平,满意的婚姻对老年人的亲密恐惧具有保护作用。
- 李进伟冀云
- 关键词:孤独感婚姻满意度
- 家庭“向下”代际支持行为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兼论认知评价的调节作用被引量:57
- 2017年
- 文章根据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在代际关系中的"给予"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老年人对这些支持行为的认知评价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老年人给予子女经济支持、家务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有正向作用,但认为子女需求过多对其心理健康有负向作用。城镇老年人的认知评价会显著调节照顾孙子女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向,农村老年人的认知评价会显著调节"向下"经济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向,结果支持认知行为主义的ABC情绪理论。因此,在倡导积极老龄化并发挥老年人在家庭中作用的前提下,缓解城镇老年人照顾孙子女的压力、缓解农村老年人的经济压力分别是保持其良好心理健康状况的重点。
- 孙鹃娟冀云
- 关键词:老年人家庭代际支持心理健康
- 中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现状与变动特点——基于“六普”和“五普”数据的分析被引量:46
- 2013年
-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为了解我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提供了最新数据来源。文章在"六普"数据基础上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现状和特点,结合"五普"数据对其变动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同一队列老年人居住方式的纵向变化。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趋势明显,但空巢家庭中的独居户和夫妻户老人呈现两极化倾向;受老年人口生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三代同堂的扩展家庭依然是老年人的主要居住方式,但地区差异很大;随着"50后"、"60后"出生队列进入老年期,会率先使得以核心家庭为主的二代户比例降低,空巢化和独居化趋势将更加显著。尽快发展社会化养老机构、完善老年照料服务已成为老年人居住方式变化提出的迫切要求。
- 孙鹃娟
- 关键词:居住方式老年人家庭
- 中国城乡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及代际经济支持被引量:51
- 2017年
- 根据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开展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文章对中国城乡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代际经济支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影响老年人收入的因素。研究发现城市老年人平均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4.5倍。老年人家庭中的经济资源以"向上"净转移为主体,但城市老年人的"向下"转移比例和程度较高。老年人收入水平不但与先赋条件有重要关系,其生命历程中累积起来的多个社会因素也对晚年的收入产生影响,某些先赋因素与社会累积因素所发挥的作用甚至方向对于城市和农村老年人而言却有很大差别。文章提出提高老年人的经济独立性而非提倡家庭加大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力度才是真正保障老年人在经济上老有所养的关键。
- 孙鹃娟
- 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城市老年人经济收入代际支持生命历程
- 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童年期创伤经历、社会支持与施虐倾向的关系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究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童年期创伤经历、社会支持与施虐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照顾者虐待老年人评定量表对200名老年人主要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主要照料者施虐倾向农村显著高于城镇(P<0.01),初中及以下学历显著高于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P<0.05)。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童年期创伤经历及各子维度与施虐倾向呈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及各子维度与施虐倾向呈负相关(P<0.01),情感虐待对施虐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274,P<0.001),主观支持对施虐倾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332,P<0.001),解释其23.0%的变异。结论减少童年期创伤经历,提高社会支持,可以降低老年人主要照料者的施虐倾向。
- 冀云赵红蕾李进伟
- 关键词:社会支持
- 中国老年虐待与代际支持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8年
- 了解中国老年虐待的流行现状,探讨老年虐待的发生与代际支持的关系,采用第三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中国老年人群体中的虐待总体发生率为7.0%,其中情感虐待的发生率最高,为4.7%,照料忽视次之,3.6%,经济虐待2.7%,躯体忽视发生率较低,1.6%;农村、女性、无配偶、不识字、生活来源于个人劳动与其他资助救济的、需要照料、孩子数量多、身体与心理健康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暴露在遭受虐待的风险之下;子女给予支持会降低老年人受虐的风险,其中儿子的作用比女儿具更显著的积极作用。老年人给予子女支持(除了"儿子对您说心里话")对虐待的发生没有显著作用。结论:子代给予的支持对老年虐待具有预测作用,子代给予的支持越多,老年虐待的发生率越低。
- 孙鹃娟冀云
- 关键词:老年人虐待代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