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教育部“211”工程([2004]834)

国家教育部“211”工程([2004]834)

作品数:19 被引量:113H指数:7
相关作者:宋才发李华明朱祥贵夏桂霞熊坤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咸宁学院聊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法律
  • 5篇遗产
  • 5篇法律保护
  • 4篇世界遗产
  • 4篇民族
  • 3篇治权
  • 3篇生态
  • 3篇自治
  • 3篇自治地方
  • 3篇自治权
  • 3篇民族自治
  • 3篇民族自治地方
  • 3篇非物质文化
  • 2篇依法
  • 2篇依法保护
  • 2篇倾销
  • 2篇经济法
  • 2篇可持续发展
  • 2篇反倾销
  • 2篇非物质文化遗...

机构

  • 17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咸宁学院

作者

  • 13篇宋才发
  • 3篇李华明
  • 1篇夏桂霞
  • 1篇杨道波
  • 1篇庄海丽
  • 1篇朱祥贵
  • 1篇熊坤新
  • 1篇黄伟

传媒

  • 3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1篇民族教育研究
  • 1篇河北法学
  • 1篇民族研究
  • 1篇贵州民族研究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学术论坛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艺...
  • 1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聊城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6
  • 14篇2005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及其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是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法律制度的总称,是一个新兴的法学学科和正在逐渐形成的法律部门。它是民族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跨学科的、特殊的交叉研究领域。它具有特定的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调整对象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法的体系的独特性。
宋才发
关键词:民族法研究方法
中国泰山的文化景观及法律保护被引量:2
2005年
泰山为全国名山之冠,被《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泰山不愧为“天下第一名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泰山魂”是中华民族之魂。泰山遗产的商业价值不能过度使用,泰安市政府要为全人类保护泰山遗产。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世界遗产实施保护,要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对世界遗产实行强制性保护,要依据国内法的有关规定对文物遗产实施规范管护。
宋才发
关键词:世界遗产依法保护
西部地区的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被引量:7
2005年
 素质性贫困在西部各种致贫因素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必须从思想观念、对策措施上思考全面推进西部地区的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国家要进一步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便利。中央民族大学必须围绕推进西部地区素质教育,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和形式。
宋才发夏桂霞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生态法范式的视角被引量:15
2006年
科学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有效保护的关键。立法应确立生态主体平等、生态利益公平、生态权利公正、生态秩序安全的原则,实现文化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谐。
朱祥贵
科学发展观与民族经济立法的价值导向被引量:3
2005年
立法价值导向决定立法成果。以往的民族经济立法根植于特定的时代土壤,追求效率优先,忽略了其他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弘扬了效率、公平、秩序的价值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民族经济立法新的价值导向,做到效率、公平、秩序三者并重、三者并举、相得益彰,构建适应时代的法治秩序。
黄伟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民族经济立法
论过年习俗与放鞭炮民俗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被引量:9
2006年
过年和放鞭炮都是中国人的传统民俗,它是经过千百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必须高度重视和立法保护传统节日。建设法治社会需要立法方、执法方与全体公民共同努力。禁放烟花爆竹的法规必须符合民情民意,不应该用禁止的方式让人们忘却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北京市立法有限地解除烟花爆竹“禁放令”,但开禁燃放烟花爆竹必须严把鞭炮质量关。
宋才发
关键词:燃放爆竹传统习俗文化遗产法律
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原生态保护法则被引量:11
2005年
在世界遗产法律保护体系中,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法律地位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体系中,原生态法则应当成为最高原则,它包括:原地保护原则、动态保护原则、以传承人为中心原则、范式科学原则、法制优先原则、教育为本原则等。
李华明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世界遗产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股份回购监管立法完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修正给股份回购法律监管措施完善留下的较多的遗憾。在我国股权改革的现实背景下,我国商事立法不仅应当明确股份回购法律监管的总体方向,而且应当在资金来源、信息披露等方面制定严格的具体措施,以达到既“兴股份回购之利”又“防股份回购之弊”
杨道波庄海丽
关键词:股份回购
西部民族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法律保障探讨被引量:2
2005年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自然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之一。我国制定“退耕还林还草”战略决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给西部地区人民营造一个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战略决策,必须尊重群众意愿,确保林草的成活率;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实行综合治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法规措施;必须认真落实保护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法律规范,树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协调观;必须建立和健全西部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充分利用价格杠杆的作用促进西部地区的生态平衡。西部大开发要维护经济发展与生态的良性循环,建设山川秀美的新家园,让西部地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宋才发
关键词: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脱贫致富可持续发展
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规律是消除“记忆丧失”的首要条件被引量:4
2005年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科学、合理、适度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佳方式。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规律是消除“记忆丧失”的首要条件。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处理好几大关系。
李华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丧失世界遗产法律保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