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07)

作品数:9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志敏张英华姜丽娜蒿宝珍张菡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新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8篇小麦
  • 6篇冬小麦
  • 2篇氧化酶
  • 2篇氧化酶活性
  • 2篇幼苗
  • 2篇旗叶
  • 2篇相对电导率
  • 2篇酶活性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 2篇抗氧化酶活性
  • 2篇活性
  • 2篇光合特性
  • 1篇冬小麦旗叶
  • 1篇冬小麦幼苗
  • 1篇需水
  • 1篇幼苗期
  • 1篇幼穗
  • 1篇幼穗分化
  • 1篇玉米

机构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新乡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洛阳农林科学...

作者

  • 5篇王志敏
  • 4篇张英华
  • 3篇姜丽娜
  • 2篇张菡
  • 2篇丁位华
  • 2篇蒿宝珍
  • 2篇周顺利
  • 2篇李春喜
  • 1篇林琪
  • 1篇张洪生
  • 1篇薛丽华
  • 1篇赵艳岭
  • 1篇邵云
  • 1篇刘家斌
  • 1篇方保停
  • 1篇林琳
  • 1篇王彬
  • 1篇余海波
  • 1篇惠海滨
  • 1篇刘义国

传媒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农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限水灌溉下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物质运转的影响被引量:19
2010年
为给华北地区冬小麦节水栽培条件下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以高产小麦品种周麦18为供试材料,在大田限水灌溉条件下,设置六个不同氮肥处理[各处理底施和追施氮量(底氮+追氮)分别为:0+0、120+0、120+60、120+120、120+1801、20+240 kg.hm-2],研究了限水灌溉条件下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物质运转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120+60 kg.hm-2时,小麦产量最高,达到8 749 kg.hm-2。限水灌溉条件下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物质运转有较明显的调控效应,总体表现为,在0~120 kg.hm-2范围内,随着追氮量的增加,旗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增大,胞间CO2浓度降低,延缓了旗叶的衰老进程,延长了光合功能期,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而过高的追氮量(180~240 kg.hm-2)并没有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旗叶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以及降低胞间CO2浓度;适当追氮(60 kg.hm-2)虽然增加了花前贮藏物质和氮素的运转量,但运转率下降;过多的追施氮肥(120~240 kg.hm-2)会导致花前贮藏物质和氮素运转量、运转率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显著降低。在本试验...
蒿宝珍张英华姜丽娜方保停张菡李春喜王志敏
关键词:冬小麦限水灌溉光合特性
黄淮旱作麦区主栽小麦品种需水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评价黄淮旱作区主栽小麦品种的需水特性,选取黄淮地区大面积推广的3个旱作小麦品种,对其在不同灌水条件下的需水特性、株高、产量及其构成要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灌水条件下,3个小麦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以洛旱6号最高,为1.31kg/m3;洛旱6号、晋麦47不灌水的条件下能取得较高产量,洛旱7号在灌1水的条件下产量最高。因此,洛旱6号适宜旱肥地麦田种植,洛旱7号适宜在灌区种植,晋麦47适宜旱薄地麦田种植。
张园吴少辉晁军红田文仲张学品冯伟森杨洪强
关键词:黄淮地区耗水系数
冬小麦幼苗期初生根生长的基因型差异被引量:2
2013年
为探明冬小麦幼苗期初生根形态的差异,采用室内发芽试验比较31个冬小麦品种(系)的初生根数、根粗、根长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从种子中伸出的初生根数在发芽后6d确定。初生根数在不同品种(系)间有很大差异,最多为6.2条·株-1,最少为3.6条·株-1;发芽后初生根基部根粗因熟化相对变细,不同品种(系)间根粗差异明显,根基部直径最大为0.33mm、最小为0.19mm;初生根总长度差异明显,最长为57.0cm·株-1,最短为34.8cm·株-1;单条初生根长最长为10.3cm,最短为7.1cm(以上均为发芽15d的值)。聚类分析将31个冬小麦品种(系)分为三组:根数少、根长而粗;根数多、根长而细;根数多、根短而粗。节水高产品种石家庄8号属于根数多、根长细组。发芽试验的初生根系性状参数可作为品种选择的参考指标。
薛丽华王志敏张英华
关键词:冬小麦初生根基因型聚类分析
水分运筹对豫北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为探讨豫北地区冬小麦合理的水分运筹模式,以‘周麦18’为供试材料,设置了全生育期不浇水(CK)、越冬水(W1)、越冬水+拔节水(W2)和拔节水(W3)4种水分运筹方式,研究了水分运筹对冬小麦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W3处理下,小麦生育后期,旗叶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较高,蒸腾作用和胞间CO2浓度较低。从产量因素来看,W3处理下的有效穗数及穗粒数均较高,最终产量(10183.4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在豫北地区,足墒播种的基础上,小麦生育期灌拔节水有利于提高籽粒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蒿宝珍姜丽娜张菡张凯李彩云王志敏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特性
小麦-玉米双晚种植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为了了解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晚播、夏玉米晚收"双晚"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选用3个半冬性冬小麦品种和3个中晚熟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冬小麦播期、夏玉米收获期对周年产量及水温资源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期晚播冬小麦增产0.98%~8.17%,晚收夏玉米产量提高1 050.2~1 459.4 kg·hm-2,"双晚"种植模式周年最高产量达19 409.6 kg·hm-2,增幅16.64%。冬小麦适期晚播使降水生产效率和积温生产效率分别提高7.06%~14.68%和5.95%~13.49%,夏玉米晚收分别提高1.22%~4.44%和2.48%~5.50%。说明"双晚"种植模式能有效利用水、温资源,起到增产作用。
高海涛王育红孟战赢席玲玲段国辉温红霞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资源利用率
灌水量和灌水期对超高产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为了确定超高产麦田(9750kg/hm2)适宜的灌水时期和数量,深入挖掘超高产麦田的产量潜力。通过设置不同的灌水处理,研究灌水量和灌水期对超高产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对旗叶各衰老指标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灌水通过改善旗叶的结构完整性和功能持续性,能够明显延缓超高产小麦花后旗叶衰老。与CK处理相比,灌水提高了超高产小麦灌浆期旗叶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在保证水分利用率的同时显著增加了籽粒产量。在实验条件下,灌冬水、拔节水和灌浆水各60mm的T5处理花后旗叶衰老明显延缓,产量达到超高产水平(9923.58kg/hm2),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继续增加灌水量,处理T7和T8旗叶SPAD值和LAI降低,POD、SOD和CAT活性增幅不大,在灌浆后期甚至出现下降,穗粒数、千粒重和水分利用率下降显著,籽粒产量降低。
惠海滨刘义国刘家斌张洪生林琪翟延举
关键词:超高产小麦衰老
玻璃温室与田间栽培小麦幼穗分化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以河南省大面积种植的弱春性品种"郑麦9023"及半冬性品种"周麦18"为材料,开展了玻璃温室和田间栽培条件下小麦幼穗分化进程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玻璃温室内平均温度高于田间环境,小麦幼穗分化所需时间极显著低于田间环境(P<0.01)。温度和0℃以上积温升高,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加快。与田间种植小麦相比,玻璃温室内小麦幼穗分化缩短的时期主要集中在分化前期(出苗-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玻璃温室内小麦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和总积温均随播期推迟而降低,幼穗分化各阶段出现时间亦随播期的推迟而后延。小麦幼穗分化进程存在品种间差异,其中"郑麦9023"幼穗分化持续时间小于"周麦18",各阶段出现的时间亦早于"周麦18"。温度对幼穗分化各时期的影响存在品种间差异。温度升高对"郑麦9023"幼穗分化中期(二棱期、护颖分化期、小花分化期)影响较大,对"周麦18"幼穗分化前期和后期(单棱期、二棱期、药隔分化期)影响较大。积温对"郑麦9023"护颖分化期和"周麦18"药隔分化期、二棱期影响较大。
姜丽娜赵艳岭邵云余海波林琳杨金芳李春喜
关键词:小麦玻璃温室田间种植幼穗分化
pH缓冲液诱导冬小麦苗期抗寒的生理机理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讨外源pH缓冲液喷施诱导冬小麦苗期抗寒的生理机理,以济麦2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分析了pH缓冲液处理后经低温胁迫的冬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冬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增加。与对照相比,喷施pH 6.5和pH 6.0的缓冲液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且减少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幅度,以pH 6.0缓冲液处理效应最为显著,经该处理6d时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气孔导度也比对照明显提高。说明适宜的外源pH缓冲液处理可诱导冬小麦酶促和非酶促防御系统抗逆机能的增强,有利于植株经受更长时间低温胁迫。
丁位华张英华李娇周顺利王志敏
关键词:冬小麦相对电导率抗氧化酶活性相对含水量气孔导度
pH缓冲液对不同水分状态下冬小麦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解外源pH缓冲液对冬小麦幼苗抗旱性的影响,在温室条件下,采用负水头供水控水盆栽装置,测定和分析了不同供水(正常水分、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和叶片喷施不同pH磷酸缓冲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条件下小麦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活性氧代谢能力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使膜系统受到伤害,导致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在干旱胁迫下喷施pH缓冲液降低了叶片相对电导率、O2-产生速率及H2O2含量,其中pH 6.0和pH 7.5缓冲液处理效果最明显。说明在干旱条件下喷施适宜的pH缓冲液能增强小麦的抗氧化能力,减轻干旱引起活性氧增多对细胞膜的伤害,提高植株抗旱能力。
丁位华王彬张英华周顺利王志敏
关键词:冬小麦干旱胁迫相对电导率抗氧化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