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CHB4110)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刘井元马立名陈辉林文张聪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中国鼠疫布氏菌病预防控制基地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蚤科
  • 3篇蚤目
  • 2篇革螨
  • 1篇新种记述
  • 1篇雄螨
  • 1篇蠕形蚤
  • 1篇蠕形蚤科
  • 1篇若螨
  • 1篇鼠蚤
  • 1篇蜱螨
  • 1篇蜱螨亚纲
  • 1篇细蚤科
  • 1篇后若螨
  • 1篇交尾
  • 1篇角叶蚤科
  • 1篇雌雄

机构

  • 5篇湖北省预防医...
  • 1篇吉林省地方病...
  • 1篇中国鼠疫布氏...

作者

  • 5篇刘井元
  • 2篇马立名
  • 1篇林文
  • 1篇陈辉
  • 1篇张聪

传媒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2篇蛛形学报
  • 1篇寄生虫与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秦巴异球螨雄螨和后若螨的发现及对雌螨形态的补充(蜱螨亚纲:球革螨科)
2013年
本文报道秦巴异球螨MirabulbusqinbaensisLiuetMa,2001的雄螨及后若螨形态,采自湖北省大巴山东段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2980rn的高山针叶冷杉林的藏鼠兔(Ochotonathibetana)和大林姬鼠(Apodemusspeciosus)体上。此种雄螨与庐山异球螨舱lushanensisMa,2003的雄螨相近:但秦巴异球螨体后缘膜质刀形毛较长,92~106μm,头盖顶端两侧各有1个大齿,气门板与腹肛板不分开可与后者区别。文后编制了已知3种异球螨分种检索表。标本存放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
刘井元马立名
吴氏角叶蚤雌雄交尾结构关系初步研究(蚤目,角叶蚤科)
2014年
选择雌雄交尾吴氏角叶蚤Ceratophyllus wui标本10对,采用加碘改良贝氏液封片,在45℃温箱内烤干后并继续置于阴暗处平放,直至色泽变浅清晰后观察.结果表明:雄第9腹板前臂在交尾中前伸而较直,这与加拿大树胶封片前臂向上、向后弯曲有一定不同,表明第9腹板前臂是可以自由前、后伸展的,这与适应雌雄交尾变形节扣抱牵拉屈伸有一定关系;从吴氏角叶蚤交尾结构关系看,雄第9腹板后臂腹膨与雌蚤肛腹板腹缘相对应,应是角叶蚤属多数种类交尾中位置的一个共性,而雌蚤第8背板生殖棘鬃在雄第9腹板腹膨前缘小狭凹处2根、侧缘2根和后缘1(2)根,在夹持稳固第9腹板前、后缘在其他角叶蚤中是否为共性,目前尚难作出判定,但这一结构位置与雄可动突插入雌第7腹板后缘内侧,不动突位于外侧夹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两处在交尾锁合和定位上起到了关键作用;阳茎杆进入生殖腔后仅见到长的一根且末端渐细而成微波浪形,它经过雌蚤交配囊袋部被小凹口固定推测是所有角叶蚤属种类的共性,然而交配囊袋部多数种类呈膜质,加上交配囊袋部小,有小凹口不易引起注意且凹口膜质关闭后也难于识别,因此蚤类复杂的生殖系统,有的结构只有在交尾时才呈现出其对应机制的具体功能和每一种结构的应有特性.
刘井元马立名张聪
湖北西部山地革螨及恙螨名录被引量:1
2011年
自1989年以来,先后从湖北西部山地6个不同海拔、12个不同类型生境捕获的啮齿、食虫等小型哺乳动物体外采集到一大批革螨、恙螨和吸虱标本,经初步整理,鉴定有革螨l1科32属73种、恙螨有3亚科11属41种和亚种、吸虱3种,其中有中国新纪录1种,籁氏巨刺螨Macronyssus leucippe(Domrow)和湖北新纪录41种。
刘井元林文陈辉
关键词:革螨
湖北长江三峡地区鬃蚤属一新种记述(蚤目,蠕形蚤科)
2012年
记述从湖北省长江三峡以北神农架与兴山交界处,海拔 1 400 m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捕获的花面狸 Paguma larvata 体外,采获的鬃蚤属 Chaetopsylla Kohaut,1903 1 新种,马氏鬃蚤 Chaetopsylla ( Chaetopsylla) malimingi sp. nov.。新种♂可动突端半部显向前弯,前缘甚凹,后缘弯弧形,最凸处位于中点稍下方,末端窄并显低于不动突; 不动突前背缘及内侧亚前缘至顶端具较密集的短簇鬃; 第 8 背板气门下具 3 根粗长鬃和 1 ( 0) 根中长鬃; 以及第 9 腹板前臂直而不呈弓形显向上拱和背缘具发达的峰状背突等特征与该属 5 个相近种均不同,文后附 6 个近缘种分类检索表。
刘井元
关键词:蚤目蠕形蚤科
湖北长江三峡地区盲鼠蚤属一新种及其与该属已知种类的鉴别(蚤目,细蚤科)被引量:1
2010年
记述从湖北省长江三峡以南巴东县绿葱坡海拔1750m落叶阔叶林中捕获的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体上采到的盲鼠蚤属Typhlomyopsyllus Li et Huang,19801新种,巫峡盲鼠蚤Typhlomyopsyllus wuxiaensis sp.nov.。新种以其独特的可动突形态和宽大卵圆形交配囊袋部及环形骨化增厚脊与该属已记录的4种盲鼠蚤均不同,而其它特征♂仅与洞居盲鼠蚤T.cavaticus Li et Huang,1980、♀与刘氏盲鼠蚤T.liui Wu et Liu,2002相近,但依其雌、雄两性变形节的形态可与后2种区别。文后就新种与近缘种的关系和盲鼠蚤属的蚤类地理分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刘井元
关键词:蚤目细蚤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