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720100) 作品数:59 被引量:214 H指数:9 相关作者: 刘俊杰 孙贺江 龙正伟 胡松涛 汪光文 更多>> 相关机构: 天津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理学 建筑科学 医药卫生 更多>>
冲击射流激波振荡与抑制 被引量:1 2022年 欠膨胀冲击射流具有复杂的激波结构,并伴随产生高幅值的离散频率单音.通过高速摄像获取的纹影图像并结合噪声测量,对欠膨胀冲击射流激波振荡过程、剪切层不稳定波的模态和离散频率单音的产生进行了系列研究.给出了冲击距离为5倍喷嘴出口直径的复杂流动实验结果分析,射流剪切层不稳定波有对称和非对称两种模态,发现不同模态下的离散频率单音声源位于射流冲击平板后的不稳定的流动结构处.反馈声波在喷嘴唇口对剪切层扰动激励,使剪切层不稳定波向下游发展.激波结构与剪切层相互作用发生振荡,并与不稳定波模态的特征相关.通过消弱反馈声波在喷嘴唇口对剪切层的扰动,可消除离散频率的冲击单音,降低噪声,同时也抑制了激波振荡,使得激波结构趋于稳定. 李庠儒 刘年华 刘露菡 何枫关键词:冲击射流 单音 激波振荡 降噪 不确定作业的飞机大修并行拆卸调度优化研究 被引量:3 2013年 在飞机大修作业并行规划中,以往将部件/结构件的拆卸时间视为确定性变量,但由于飞机老龄化或作业空间小等原因,实际拆卸时间存在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不确定理论描述该不确定时间变量,将其期望值转化为确定性实数规划模型,并设计一套遗传算法计算出并行规划的最优解。计算实例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算法的有效性。 栗中华 陈艳 官颂关键词:大修 遗传算法 高斯变异 变压力环境下人体热感觉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利用高原低气压气候模拟舱模拟不同压力环境,着重研究0.8~1.0atm范围内压力变化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主要从压力的升降方面对热感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100名受试者在不同压力环境下热感觉投票值的调查,发现随着压力的降低,热感觉投票值下降,人体感觉越凉;在压力回升的过程中,热感觉投票值上升,人体感觉越暖,结合升降压过程,发现在经历降压过程再回升至常压时,人体热感觉存在滞后.探讨了人体热感觉在升降压过程中的变化,为进一步改善因气压环境变化引起的不舒适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空调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肖卫 刘国丹 李亮 张金程关键词:热感觉 出汗状态下舒适皮肤温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014年 现有的2种公式计算得到的舒适皮肤温度相差较大,为明确其计算的准确性,利用实验方法,对出汗状态下的人体皮肤温度进行了测试,并通过主观问卷,调查了人体热感觉和出汗情况。通过对3种活动水平下舒适皮肤温度和热感觉的分析,建立了舒适皮肤温度与代谢量之间的关系式。通过对比发现,本文得到的舒适皮肤温度计算式与Gonzalez公式更接近,Fanger公式计算偏差较大。 王海英 胡松涛关键词:出汗 高活性异质结TiO_2/SrTiO_3纳米管阵列及其光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4 2014年 首先通过阳极氧化法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以TiO2纳米管为初始反应物和模板,在Sr(OH)2溶液中水热反应,然后热处理,合成了异质结TiO2/SrTiO3纳米管阵列.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FE-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激光拉曼(Raman)光谱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最后通过紫外光照下亚甲基蓝(MB)的降解速率,评估异质结TiO2/SrTiO3光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部分TiO2发生原位取代在高度有序的纳米管表面形成了SrTiO3,并促使TiO2锐钛矿(004)晶面的取向生长;与纯TiO2纳米管相比,该异质结TiO2/SrTiO3活性提高非常明显,特别是阳极氧化2 h异质结TiO2/SrTiO3,光电催化15 min,MB降解率高达99.66%.此外,讨论了异质结纳米管长度对光电性能的影响.本文所提出的合成异质结TiO2/SrTiO3纳米管阵列的方法,为异质结TiO2/ATiO3(A=Ca、Ba等)复合材料的合成提供了基础. 谭欣 石婷 于涛 黄娟茹 胡文丽关键词:水热合成 光电催化 航空发动机进口支板外部热气膜对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17年 设计了4种不同气膜缝角度的防护结构,发展并验证了基于欧拉法框架的水滴撞击算法,针对直径为20μm的过冷小水滴,定量分析了气膜缝角度和吹风比对支板壁面水滴撞击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热气膜射流对水滴有明显吹袭作用,导致壁面平均局部水收集系数和撞击极限减小,而且气膜缝开孔位置越靠近支板前缘,吹袭水滴效果越明显.4种结构的平均局部水收集系数与无气膜缝结构相比分别下降了82%,8%,1%和0.5%.此外,吹风比增大会导致前缘最大局部水收集系数和撞击极限的减小变明显,尤其是气膜缝角度为5°结构的水滴撞击特性受吹风比影响最显著.前缘区域局部水收集系数呈现了相似的分布规律;支板后部区域,当吹风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水滴被完全吹除. 柯鹏 张韵 于广锋 杨春信关键词:水滴撞击 基于任务分析的飞行机组失误预测研究 2014年 在过去的20年内有多起严重事故由机组失误引起,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飞行机组失误成为降低航空事故率的关键。通过使用人误预测技术预测机组在执行飞行任务时的失误,寻找失误原因,进一步改进驾驶舱设计或增加培训来降低航空事故率是可行的方法。本研究以民航领域飞行安全需求为背景,在原有人误预测技术基础上,开发了基于任务分析的飞行机组失误预测模型,以某型飞机起飞任务为例,对飞行机组在操纵飞机起飞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人误进行分析,实现了飞行机组失误的定性和定量预测。 于燕 杨坤 褚静华关键词:飞行机组 飞行任务 大型客机座舱混合送风形式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2013年 提出了一种新的四风口混合送风形式,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对其送风效果进行评估。首先利用真实MD-82飞机实验平台的气流实验数据对所采用的非定常RNG k-ε模型进行了验证;然后针对某机型座舱的热天地面工况,用上述验证后的CFD模型分别对这种新的四风口送风形式及现行的两风口、三风口混合送风形式进行了数值仿真;最后对这三种送风形式营造的客舱环境从速度、温度、局部热舒适度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非定常RNG k-ε模型能够准确合理地预测客机座舱内的空气流动;两风口送风形式在乘客周围形成较大风速,脚部吹风感达15%;三风口送风形式下走廊风速达到0.5m/s,会引起工作人员的热不舒适;而新的四风口送风形式在乘客周围大部分区域的风速低于0.1 m/s,垂直温差引起的不满意率(PD)平均值约为0.5%,吹风感引起的不满意率(DR)在身体周围大部分区域低于5%,其舒适度是三种送风形式中最优的,适合在客机上使用。 孙贺江 吴尘 安璐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 气流组织 气液两相流界面多尺度问题可计算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14年 气液两相流复杂多变的界面结构在瞬态时间上具有宽广的空间尺度范围。界面多尺度问题涉及化工领域、核安全领域以及其他多个领域,其可计算性是当前国内外气液两相流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分析了欧拉体系下处理气液两相流相界面不连续性的两种基本模型以及湍流模拟方法对界面结构的影响。针对离散流界面尺度分布性和混合流界面跨尺度性两类多尺度问题,分析了可计算性研究面临的困境,将其归因于网格尺度的约束、几何及物理边界的缺失。重点归纳了混合流界面跨尺度性问题的计算方法以及典型应用。最后对气液两相流界面多尺度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及研究趋势,为此类问题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文伟 柯鹏 杨春信 周成龙关键词:气液两相流 多尺度 计算流体力学 可计算性 Synthesis and Optimization of TiO_2/Graphene with Exposed {001} Facets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of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被引量:2 2018年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 was employed to optimize the control parameters of TiO_2/graphene with exposed {001} facets during synthesis, and its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i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toluen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predicted results obtained using RSM with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 of 0.9345. When 22.06 mg of graphite oxide(GO) and 2.09 mL of hydrofluoric acid(HF) were added and a hydrothermal time of 28 h was used, a maximum efficiency in the degradation of toluene was achieved. X-ray diffraction(XR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obtained hybrid photocatalyst. The electron transferred between Ti and C retarded the combin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s and hastened the transferring of electrons, which enhanced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Yifei Wang Zhiyang Zhang Qianqian Shang Xin Tan Hongmei Wang关键词:SYNTHESIS METHOD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