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BZY06008)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学群刘新琼马亢周杰覃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栽培
  • 1篇栽培稻

机构

  • 1篇中南民族大学

作者

  • 1篇王春台
  • 1篇覃瑞
  • 1篇周杰
  • 1篇马亢
  • 1篇刘新琼
  • 1篇刘学群

传媒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栽培稻与Oryza officinalis相似群野生稻基因组VDAC基因的比较被引量:2
2008年
根据水稻基因组文库日本晴的基因组VDAC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分别扩增6种不同基因组的野生稻(BB、CC、BBCC及CCDD)和2种栽培稻(AA)的基因组DNA的VDAC基因片段。所有分别代表8个VDAC基因的8对引物中,除引物VDAC3外,其它7对引物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的特异条带,其中一些片段是所有试验材料共有的,而另一些则具有明显的基因组或种的特异性。AA、BB、CC基因组均具有VDAC1、VDAC4、VDAC7和VDAC8引物的扩增位点,而DD基因组则不能确定。VDAC6的引物位点是AA基因组所特有。VDAC2引物的扩增位点存在于基因组AA、BB、DD,而CC基因组中则无此位点。而VDAC5则可区分同为CCDD的宽叶野生稻和高秆野生稻。栽培稻种与野生稻种基因组相比能扩增出更多的VDAC基因片段的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稻属中VDAC基因的起源及进化关系提供了基础。
马亢周杰覃瑞刘新琼刘学群王春台
关键词:栽培稻野生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