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XFX030)

作品数:3 被引量:95H指数:3
相关作者:陈亮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诉讼
  • 2篇环境公益
  • 2篇环境公益诉讼
  • 2篇公益诉讼
  • 2篇法律
  • 1篇代理
  • 1篇代理理论
  • 1篇当事
  • 1篇当事人
  • 1篇执法
  • 1篇社会公共利益
  • 1篇受案
  • 1篇诉讼法
  • 1篇诉讼制度
  • 1篇权益
  • 1篇委托代理
  • 1篇委托代理理论
  • 1篇消费者合法权...
  • 1篇民事
  • 1篇民事诉讼

机构

  • 3篇西南政法大学

作者

  • 3篇陈亮

传媒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法学
  • 1篇现代法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境规制俘获的法律防范——基于美国经验的启示被引量:9
2015年
规制俘获理论是研究政府规制过程中各利益集团相互行为关系的理论,其主张规制是企业争取来的,相应规则和运行都应当为企业利益服务。规制俘获理论的这一主张,不仅影响了美国环保局的身份定位,而且影响了美国环保局的内部结构,更影响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环境法律的制定,促使环境规制从"命令控制型"转向"经济激励型",限制宽泛的环境执法自由裁量权,激励公众参与政策之形成与实施,以及强化信息公开等等。对我国而言,规制俘获也是环境执法过程中无可避免的伴生现象。美国对环境规制俘获的法律防范经验,对我国环境规制的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陈亮
关键词:环境规制规制俘获环境执法
环境公益诉讼“零受案率”之反思被引量:66
2013年
环境公益诉讼“零受案率”现象,是我国环保法庭①运行过程中长期面临的尴尬困境,许多环保法庭在其成立之后的较长时期内,普遍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学界与实务部门大多把这种现象归咎于我国法律对原告资格的限制,并极力主张法律为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松绑”。2013年1月1日施行的新《民事诉讼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其立法条文中增设了公益诉讼条款,赋予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就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的权利。这一创举被媒体誉为“为环境公益诉讼打开了一扇门”,“使我国公益诉讼制度迈出了法律制度破冰的一大步”。
陈亮
关键词:环境公益诉讼受案《民事诉讼法》消费者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公益诉讼激励机制的法律构造——以传统民事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当事人结构差异为视角被引量:21
2016年
当事人结构对诉讼激励的法律构造有着决定性影响。诉讼当事人结构有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之分。在民事诉讼中,表层结构以当事人之间的对抗为其基本特征,决定着诉讼收益的有无;深层结构则表现为当事人在功能上的"三位一体",决定着诉讼收益的归属。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民事诉讼的激励机制内嵌于诉讼制度本身,激励着当事人的全部诉讼行为。环境公益诉讼当事人结构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表层结构上从对抗走向协作,而且表现在深层结构上"三位一体"的破裂,从而形成社会公众、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以及原告律师三者之间的双层委托代理关系,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困境由此产生。双层委托代理关系中高昂代理成本的存在决定了原告律师应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激励对象,而"败诉方负担规则"因同时具备正诉激励、滥诉预防与行为矫正三重功能而成为激励律师的最佳举措。
陈亮
关键词:委托代理理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