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20311001-6)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党建友张晶王姣爱裴雪霞张定一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冬小麦
  • 2篇施氮
  • 2篇小麦
  • 2篇秸秆
  • 2篇秸秆还田
  • 2篇还田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秸秆还田
  • 1篇生长发育
  • 1篇施氮方式
  • 1篇施氮模式
  • 1篇水肥
  • 1篇水肥利用
  • 1篇水肥利用效率
  • 1篇利用率
  • 1篇利用效率
  • 1篇还田条件
  • 1篇肥料
  • 1篇肥料利用
  • 1篇肥料利用率

机构

  • 2篇山西省农业科...

作者

  • 2篇张定一
  • 2篇裴雪霞
  • 2篇王姣爱
  • 2篇张晶
  • 2篇党建友

传媒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秸秆还田下施氮模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为给秸秆还田下山西南部一年两熟区冬小麦种植筛选适宜施氮方式,通过大田试验,以不施氮为对照,在施氮225.0kg·hm-2条件下设置10∶0、7∶3、5∶5和3∶7(底施∶拔节期追施比例)四种施氮模式,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下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干物质运转、肥料当季利用率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和施氮225.0kg·hm-2下,提高底施氮肥比例可增加冬小麦越冬前和拔节期单株茎蘖数和总茎数,并使旗叶SPAD值在灌浆前中期保持较高水平,且延缓其灌浆后期下降,促进灌浆期干物质向穗部转运和积累,增加成穗数和穗粒数,进而实现增产。施氮模式中底追比例7∶3的增产效果最好,籽粒产量达5 773.8kg·hm-2,较其他施氮模式增产1.58%~10.17%。增加底施氮肥比例可提高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和过氧化酶活性,促进冬小麦对养分的吸收及其向籽粒的转运,提高肥料当季表观利用率。底追比例7∶3的氮磷肥利用效果最好,其中氮肥当季利用率较其他模式提高1.46%~3.06%,磷肥当季利用率提高0.76%~3.34%;钾肥利用效果以氮肥全部底施最好,较其他施氮模式提高4.54%~14.53%。因此,山西省南部一年两熟种植区在玉米秸秆还田下冬小麦的合理施氮模式为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张晶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冬小麦施氮模式生长发育肥料利用率
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与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为给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的水氮运筹提供依据,以小麦品种临优2069为材料,研究了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冬灌时间和施氮方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冬前灌水时间的推迟,小麦总茎数、单株分蘖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11月25日冬灌的最高。在施氮量相同条件下,氮肥一次性底施(N10∶0)的拔节期总茎数、成穗数、产量、籽粒水分生产率和氮素吸收量、表观利用率高于氮肥70%底施+30%拔节期追施(N7∶3)处理,冬前总茎数、单株分蘖数则相反。冬前灌水时间提前和氮肥一次性底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前期单株干重;冬前灌水时间推迟和后期追氮则有利于灌浆期穗部和总干物质的积累。因此,山西省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采取一次性底施,并于11月25日冬灌,可实现冬小麦的高产高效栽培。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张晶
关键词:秸秆还田施氮方式冬小麦干物质水肥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