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1-12-102)

作品数:3 被引量:4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宁王旭珍余正发刘洋邱介山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硫化
  • 2篇硫化钼
  • 2篇加氢
  • 2篇加氢脱硫
  • 2篇二硫化钼
  • 1篇多孔
  • 1篇多孔碳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气相沉积
  • 1篇组装体
  • 1篇羰基硫
  • 1篇微米
  • 1篇模板法
  • 1篇化学合成法
  • 1篇化学气相
  • 1篇化学气相沉积
  • 1篇化学制备
  • 1篇合成法
  • 1篇N掺杂

机构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山...

作者

  • 3篇王旭珍
  • 3篇刘宁
  • 1篇王新平
  • 1篇胡涵
  • 1篇邱介山
  • 1篇徐文亚
  • 1篇郭德才
  • 1篇刘洋
  • 1篇张宝禄
  • 1篇汤济洲
  • 1篇余正发

传媒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N掺杂多孔碳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3年
通过掺杂氮原子对多孔碳材料进行功能化,可强化多孔碳材料固有的优异性能并赋予其新功能,从而拓宽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近年来,研究者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技术方法,已制备得到多种结构特异、性能优异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本文基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利用液相模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氨气后处理法、化学活化法和水热法等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评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并简要介绍了该类材料在电池催化、气体吸附分离、储氢及污染气体脱除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工业应用的规模化制备发展方向。
余正发王旭珍刘宁刘洋
关键词:多孔碳N掺杂模板法化学气相沉积
3D二硫化钼/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催化脱硫性能被引量:13
2014年
采用水热合成法,原位一步还原硫钼酸铵/氧化石墨前驱体,得到三维的二硫化钼/石墨烯(3D-MoS2/G)组装体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拉曼光谱仪、场发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低温氮吸附等手段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羰基硫(COS)的催化加氢转化为评价指标,对比研究微波处理前/后组装体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与传统硫化法制备的MoS2/γ-Al2O3催化剂相比,经微波处理的水热一步法构筑的3D-MoS2/G-160M组装体显示出优异的催化加氢脱硫活性,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260℃),COS转化率即可达100%。这种优异的催化性能归结为三维组装体的特殊结构及高度分散在其石墨烯片层上的MoS2纳米晶的共同作用。
王旭珍刘宁胡涵王新平邱介山
关键词:石墨烯二硫化钼羰基硫加氢脱硫
纳/微米二硫化钼的化学制备及其催化加氢脱硫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二硫化钼(MoS2)是典型的层状过渡金属硫化物,因其在加氢催化、润滑、光电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纳/微米材料由于特殊的微观结构而表现出很多优异的性质,因此具有特定形貌和结构的MoS2纳/微米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对层状无机化合物的发展有重要意义。针对近年不断涌现的有关纳/微米MoS2及其在相关领域应用的报道,本文综述了MoS2的化学制备方法,主要介绍了基于热分解法、硫化法、水热/溶剂热法、液相沉淀法及新颖的物理化学联合技术等制备具有不同形貌和性能的纳/微米级MoS2及其复合材料,讨论了反应条件对产物形貌和性能的影响,评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此外,简要介绍了非负载型和负载型MoS2催化剂在油品加氢脱硫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
刘宁王旭珍徐文亚郭德才汤济洲张宝禄
关键词:化学合成法加氢脱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