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74065)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3
相关作者:黄美荣李新贵马小立李舒饶学武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电极
  • 3篇离子
  • 3篇纳米
  • 2篇选择电极
  • 2篇铅离子
  • 2篇离子选择
  • 2篇离子选择电极
  • 2篇离子载体
  • 2篇金属
  • 2篇贵金属
  • 2篇苯胺
  • 2篇催化
  • 2篇催化活性
  • 1篇担载
  • 1篇导电聚苯胺
  • 1篇电沉积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活性
  • 1篇乙基苯
  • 1篇乙基苯胺

机构

  • 8篇同济大学

作者

  • 8篇黄美荣
  • 6篇李新贵
  • 2篇马小立
  • 1篇杨海军
  • 1篇桂运能
  • 1篇饶学武
  • 1篇后振中
  • 1篇李舒

传媒

  • 2篇分析化学
  • 2篇河南化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09
  • 8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铅离子选择电极优异响应性大环化合物载体被引量:5
2008年
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文献,系统总结了应用于高性能铅离子选择电极的大环化合物载体,具体涉及到冠醚、氮杂冠醚、硫醚、杯芳烃和卟啉等.归纳了其分子结构特征,重点论述了以提高铅离子选择电极性能为目的所做的取代改性规律.指出在大环化合物中对称性地引入含有软碱配位中心如氮原子、硫原子和磷原子的取代基,不仅能调节大环化合物的空腔大小和构型,而且取代基还能够和空腔一起发挥协同络合作用,实现对铅离子的选择性络合,避免其他离子干扰.迄今为止性能最优异的大环化合物衍生物载体是在氮杂冠醚中引入极性的氰基基团形成的N,N′-二甲基腈乙基二氮杂-18-冠-6载体,它对铅离子的检出限低7.0×10-8(14.5μg/L).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离子的干扰系数均在10-4数量级及其以下,其中汞离子的干扰系数低至为8.9×10-4,成为目前难得的能够真正排除银离子和汞离子干扰的少数载体之一.依据现有研究结果,提出了高性能载体分子的设计思路,即在大环化合物中引入氮原子,尤其是引入氰基或硫氰基或(亚)氨基而不是仅引入硫原子能够获得新型高选择性铅离子载体;精心设计含芳香氮原子的环番也不失为新型铅离子载体的研究方向.铅离子选择电极在电位滴定、流动注射电位测量分析、冶炼厂烟道排泄废气检测、岩石铅含量化验、尤其是在头发、血液、食用油、食品、水和空气等痕量铅的测定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美荣李新贵
关键词:大环化合物离子载体离子选择电极铅离子
重金属离子天然吸附剂的解吸与再生被引量:26
2009年
总结了重金属离子的天然吸附剂的解吸与再生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各类解吸剂的解吸原理、解吸特点和解吸性能。指出无机酸解吸剂是价廉高效的理想解吸剂,其中盐酸可在低浓度下达到较高的解吸率,且对吸附剂性能没有损害,而强碱溶液是以阴离子基团形式存在的Cr^(6+)的专有解吸剂。在解吸过程中采用超声波或微波有助于提高解吸率。多数天然吸附剂都具有良好的再生能力,经5次吸附—解吸循环操作仍能保持原有的吸附性能。
黄美荣李舒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吸附剂解吸
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共聚物的防腐性能
2008年
利用动态电位极化法和开路电位法,研究了去掺杂态N-乙基苯胺与苯胺(EA/AN)共聚物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仅涂有EA/AN共聚物的钢板在强酸性、NaCl水溶液和自来水介质中的自腐蚀电位,分别为-487,-495和-354mV,腐蚀速度分别为0.111 0,0.020 8和0.027 7 g.m-2.h-1,降低倍率远远大于仅涂覆聚苯胺的钢板.以EA/AN共聚物涂层为底漆、环氧树脂为面漆的复合涂层具有最佳的防腐效果,尤其在强酸性介质中,该共聚物复合涂层钢板的开路电位在浸泡过程中不降反升.在长达半年的浸泡中,涂层平滑,粘结紧密不脱落、不起泡,也无锈点.
黄美荣李新贵桂运能
关键词:N-乙基苯胺防腐涂料极化曲线开路电位
聚苯二胺与贵金属纳米复合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基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文献和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贵金属与聚苯二胺如聚邻苯二胺、聚间苯二胺、聚对苯二胺的纳米复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优异的电导性能和电催化性能。指出通过电沉积技术、自组装技术、化学氧化还原复合法及原位聚合原位还原复合法可以获得具有多功能性的聚苯二胺/金属纳米复合物,其电导率较基体聚苯二胺最高可提高1 000倍,该复合物修饰电极的电还原催化电流较金属裸露电极最高可提高70倍。聚苯二胺/金属纳米复合物在电催化、修饰电极、二次电池等领域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黄美荣马小立李新贵
关键词:贵金属纳米复合物电沉积催化活性
用于高性能铅离子选择电极的含氮有机物载体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系统地综述高性能铅离子选择电极中掺杂于膜内的含氮有机物铅离子传感载体,如双席夫碱、吡啶酰胺、酰羟胺、苯腙,以及载体分子结构特征与铅离子电极性能之间的关系。电极对铅离子的选择性能与载体分子结构密切相关,无论是在载体还是在膜基体中引入氰基都可以明显改善铅离子电极探测下限;加强传感机理的深入研究,为高性能载体的研究指明方向。
黄美荣饶学武李新贵
关键词:离子选择电极铅离子双席夫碱吡啶酰胺
极低逾渗阈值的导电聚苯胺纳米复合膜
2008年
直接将改进的微乳液聚合法合成的纳米聚苯胺分别与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进行溶液共混复合,浇铸成纳米聚苯胺复合膜,研究了聚苯胺的加入量对复合膜的电导率的影响.所得复合膜的电导率符合逾渗规律,且导电膜的逾渗闽值极低,为0.04%左右,其中PVA纳米复合膜出现了双逾渗行为.加入极少量的聚苯胺即可使膜的导电率发生突跃,使其从绝缘体转变成半导体或导体.逾渗阈值下的复合膜不仅力学性能良好,而且透明性接近于纯基体膜,当膜中的聚苯胺质量分数为0.1%时,PVA复合膜对300~700nm波长的可见光的透过率为70%~84%.
黄美荣李新贵杨海军
关键词:聚苯胺纳米复合膜逾渗阈值
基于担载贵金属纳米粒子聚苯二胺的生物传感器被引量:2
2008年
系统论述了基于聚苯二胺的电流型生物传感器,如过氧化氢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等的探测性能。指出聚苯二胺中的大量氨基/亚胺基及其膜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加大贵金属纳米粒子的载入量,这种载有贵金属的聚苯二胺对酶的高效锚定作用以及贵金属纳米粒子的快速电子传输能力使其具有明显的电流增敏效果。聚苯二胺膜具有优异的选择透过性能,对抗坏血酸、脲酸、醋氨酚等常见干扰物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由此制备的生物传感器生物物质探测与分析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新贵马小立黄美荣
关键词:贵金属生物传感器电催化活性
超临界CO_2协助马来酸酐对聚丙烯的接枝共聚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超临界流体插嵌技术协助苯乙烯和马来酸酐共单体对聚丙烯膜进行接枝改性。在制备过程中采用"两步法",有利于研究超临界CO2的溶胀、渗透和携带作用,并且能够控制成本。临界CO2的插嵌压力、插嵌温度以及引发剂浓度是影响接枝率的主要因素。在压力10 MPa、温度42℃条件下,接枝率具有极大值,约为4.7%。对接枝前后聚丙烯膜的FT-IR、DSC、SEM表征,进一步证明了共单体确实接枝在聚丙烯膜基质上,并且随着接枝率的提高,接枝聚丙烯膜的表观结晶度和熔点均下降。
后振中黄美荣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聚丙烯马来酸酐接枝
Macrocyclic compound as ionophores in lead(Ⅱ)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with excellen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被引量:3
2008年
Macrocyclic compounds,such as crown ethers,azacrown ethers,thiacrown ethers,calixarenes and porphyrins,which act as ionophores in lead(Ⅱ) ion-selective electrodes,a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based on the latest literatures.The molecular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onophores are general-ized.The modification regulations for the substituted ionophores are elaborated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response features of the lead(Ⅱ)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assembled by them.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endant moieties which contain soft base coordination centers like N,S and P atoms is in favor of adjusting the cavity size and conformation of the macrocyclic com-pounds.Furthermore,there is synergic effect between the cavity and the donor sites of the ligand and thus the selective complexation of lead ions is easily realized,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avoidance of the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metal ions.The macrocyclic ionophore having the bes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thus far was found to be N,N'-dimethylcyanodiaza-18-crown-6 with the detection limit of 7.0×10-8(14.5 μg/L),which is one of the uncommon ionophores that can really eliminate the interference from silver and mercury ions.The selectivity coefficients of the ionophore for lead ions over other metal ions,such as alkali,alkaline earth and transition metal ions are in the order of 10-4 or smaller,where the se-lectivity coefficient of lead(Ⅱ) over mercury(Ⅱ) ions is much lower,down to 8.9×10-4.The structure de-sign idea for high-performance ionophore is proposed according to present results.The incorporation of nitrogen atom,especially cyano group or thiocyano group or amino/imino groups,rather than thio atom alone could result in new excellent lead ionophores.The aborative design for metacyclophanes containing aromatic nitrogen atoms with the aim of creating excellent ionophores would also become a potential research trend.The lead(Ⅱ) ion-selective electrodes have shown widely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the potentiometric ti
HUANG MeiRong MA XiaoLi LI XinGui
关键词:离子载体电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