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8151008901000205)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3
相关作者:熊观霞詹杰民黎建峰许庚江广理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鼻腔
  • 3篇鼻窦
  • 2篇中耳
  • 2篇中耳炎
  • 2篇气流
  • 2篇慢性
  • 2篇耳炎
  • 1篇药物敏感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浓度
  • 1篇手术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破骨
  • 1篇破骨细胞
  • 1篇最小抑菌浓度
  • 1篇外界温度
  • 1篇外科
  • 1篇外科手术
  • 1篇温度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熊观霞
  • 3篇许庚
  • 3篇黎建峰
  • 3篇詹杰民
  • 2篇周旭辉
  • 2篇江广理
  • 1篇陈锡辉
  • 1篇吴旋
  • 1篇白晶
  • 1篇庄惠文
  • 1篇文卫平
  • 1篇雷文斌
  • 1篇容亮湾
  • 1篇马志超

传媒

  • 3篇中华耳鼻咽喉...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流体力学方法测量全鼻窦开放对鼻腔鼻窦气流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从流体力学角度探讨全鼻窦开放术对鼻腔鼻窦气流的影响,比较鼻腔鼻窦气流走向、速度、压力和分布以及鼻腔鼻窦气流交换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方法在1例健康成年女性鼻窦CT扫描基础上,使用Fluent 6.1.22软件模拟出正常人鼻腔鼻窦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再模拟出鼻内镜下全鼻窦开放手术后的鼻腔鼻窦模型,利用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比较手术前后气流流速、压力、分布和迹线。结果①全鼻窦开放术后鼻腔总鼻道气流量明显减少,中鼻道和开放的筛窦连通区域的气流量增加,在稳态吸气时增加10%,呼气时增加9%;②全鼻窦开放术后相当于原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手术区域的气流速度提高,鼻腔流场的最大速度发生了变化,手术后吸气时左侧鼻腔出现了2个高速区域,一是与手术前一致的下鼻甲前端的高速区域,另一区域在中鼻道的前端,相当于原钩突与中鼻道之间的区域,速度为5.03m/s;③全鼻窦开放术后气流在鼻前庭、总鼻道、下鼻道、鼻咽等位置的迹线与手术前大致相近,但手术区域的气流轨迹发生了较大变化,上颌窦、筛窦连通区域和蝶窦内形成大范围的涡旋;④全鼻窦开放术后鼻腔的总体压强逐渐降低,鼻腔中部压强降低较为明显;⑤全鼻窦开放术后各鼻窦内气流均有不同程度增加,上颌窦最多,蝶窦次之,额窦气流增加不明显。结论全鼻窦开放术后鼻腔以中鼻道为主的手术区域的气流速度、流量和迹线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各鼻窦的气流增加,上颌窦最为明显。
熊观霞黎建峰江广理詹杰民容亮湾许庚
关键词:气流鼻腔鼻窦内窥镜检查耳鼻喉外科手术
白细胞介素-17和干扰素-γ与慢性中耳炎骨质破坏的关系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在不同类型慢性中耳炎(COM)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骨质破坏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实验组37例慢性中耳炎病变组织(胆脂瘤中耳炎20例,非胆脂瘤中耳炎17例)和对照组18例(13例正常外耳道皮肤及5例正常中耳黏膜)中的IL-17、IFN-γ的表达。【结果】IL-17在胆脂瘤中耳炎、非胆脂瘤中耳炎、外耳道皮肤及中耳黏膜中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81.6±20.0)%、(43.3±25.7)%、(4.7±1.9)%和(5.6±2.3)%,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IFN-γ在胆脂瘤中耳炎、非胆脂瘤中耳炎、外耳道皮肤及中耳黏膜的阳性表达指数分别为(65.4±24.0)%、(30.1±24.5)%、(4.8±1.8)%和(4.0±1.6)%,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慢性中耳炎病变组织中IL-17(r=0.685,P<0.001)、IFN-γ(r=0.662,P<0.001)与骨质破坏程度均成正相关。【结论】慢性中耳炎患者病变组织中的IL-17、IFN-γ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该病骨质破坏的发生有关。
马志超熊观霞
关键词:IFN-Γ慢性中耳炎骨质破坏破骨细胞
外界温度对鼻腔气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在不同外界温度下,健康成年人鼻腔鼻窦的气流流场特点。方法根据健康成年人鼻腔鼻窦CT扫描,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正常的鼻腔模型,模拟周期性呼吸下,外界温度在0℃、24%、37℃时鼻腔的气流状况,计算并分析不同温度下鼻腔气流场参数的异同。结果周期性呼吸下,吸气相加速区与减速区的鼻腔温度分布不完全对称,吸气加速区温度大于减速区,越靠近过渡点相同流量下加速区与减速区差异越大;呼气相鼻腔温度比较平稳;无论吸气和呼气相,各鼻窦温度分布基本保持一致。外界温度在0℃和24℃时,鼻腔的加温作用主要位于鼻腔前部;鼻腔吸气相的气流速度明显不同,但各鼻道的气流比例、流线差异不大;外界温度对呼气相鼻腔主要通道的气流运动影响很小。外界温度在0℃、24℃、37%时,每个呼吸周期内鼻窦气流平均速度的变化都相近,但温差增大了鼻窦内气体的无规则流动。结论外界温度影响吸气相鼻腔的温度和鼻腔主要通道的气流速度,温差增大了鼻窦内气体的无规则流动。
熊观霞黎建峰雷文斌周旭辉詹杰民许庚
关键词:温度鼻腔鼻窦
周期性呼吸与稳态呼吸状态下正常鼻腔气流的数值模拟比较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比较周期性呼吸状态与稳态呼吸状态下正常鼻腔气流的流场特点.方法 根据正常成人鼻腔的CT扫描,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正常的鼻腔模型,模拟周期性呼吸下鼻腔的气流状况,选取其中某些时刻(呼气加速区第15.600秒、呼气减速区第16.495秒)的气流状态与相同流量下稳态呼气状态下的气流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周期性呼吸时第15.600秒与入口流量为697.25ml/s稳态呼气情况下鼻腔气流参数如下:两种呼吸状态下,左鼻腔主要通道气流的平均速度、最大速度和压强相近,各鼻窦内气流的平均速度相近;气流分布均以总鼻道和中鼻道为主,两者分别占气流总流量的50%和30%以上;两种呼吸状态下,下鼻道和总鼻道下部的气流流线均以直线为主,中鼻道、上鼻道和总鼻道中上部的气流流线呈抛物线形.周期性呼吸第16.495秒(距离交界点0.005 s)时鼻腔气流平均速度为0.0706 m/s,气流在鼻咽和鼻阈等宽阔区域形成大范围的涡旋运动;而入口流量为7.62 ml/s稳态呼气时左鼻腔气流的平均速度为0.0415 m/s,鼻腔气体的流动与高流量时相似.结论 在相同流量时,除在呼气和吸气交界点附近外,周期性呼吸和稳态呼吸状态下鼻腔气流流动的各参数相似.
熊观霞黎建峰庄惠文周旭辉詹杰民许庚
关键词:鼻腔鼻窦气流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细菌学监测和药物敏感性动态分析被引量:35
2012年
【目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脓性分泌物的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动态检测,以了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致病菌的变化趋势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取近3年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住院患者的鼓室内脓液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取得细菌分离率的排序,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各类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相应的抑菌株数,并与本课题组在2002-2005年间同样题材的研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近3年369耳中培养有微生物生长254耳,其中细菌231耳、真菌23耳,1例患耳同时检出细菌和真菌。细菌检出率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1耳(占30.74%),铜绿假单胞菌53耳(占22.94%),金黄葡萄球菌44耳(占19.05%),奇异变形杆菌12耳(占5.19%);(2)胆脂瘤型中耳炎以奇异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为主,非胆脂瘤型中耳炎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为主。绿脓杆菌感染耳中骨质破坏相对较重。(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和亚胺培南敏感;奇异变形杆菌对实验药物的敏感度都很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对喹努普汀/达福普汀、替考拉宁、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都敏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的浓度在0.5μg/mL时对上述四种细菌有90%以上的抑菌作用。(4)近3年与2002-2005年期间的药物敏感试验相比,4种常见致病菌的药物敏感度基本相似。【结论】近年来慢性中耳炎活动期患者分泌物的致病菌分布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奇异变形杆菌为主;四种常见细菌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临床分型和骨质破坏中各有特点;药敏实验对临床用药有指导作用。
熊观霞白晶吴旋江广理陈锡辉文卫平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药物敏感最小抑菌浓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