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B01B10)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9H指数:7
- 相关作者:郭晓东王治华陈祥王绍明王欣更多>>
- 相关机构: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地质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EH4连续电导率测量在宝兴厂矿区的应用被引量:23
- 2009年
- 宝兴厂矿区是一个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岩体与围岩接触带、近东西向构造裂隙带是主要控矿构造,奥陶系地层与斑岩体具有明显的物性差异,利用EH4连续电导率物探测量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隐伏的斑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部位,对该区深部地质找矿具有指导作用。
- 郭晓东陈孝强王治华陈瑞林樊占军徐德利
- 关键词:电阻率
- 云南马厂箐富碱斑岩埃达克岩性质的厘定及其成矿意义被引量:29
- 2009年
- 马厂箐复式岩体SiO2含量变化于61.56%~71.63%,平均67.30%(≥56%);Al2O3含量变化于13.38%~17.18%,平均15.44%(≥15%);K2O含量变化于3.36%~8.92%,平均5.35%;K2O+Na2O变化于7.75%~11.55%,平均9.08%;K2O/Na2O变化于0.65~4.00,平均1.49,明显具有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特征;MgO含量变化于0.40%~4.59%,平均1.11%,在R1-R2图解中处于造山晚期和同碰撞期岩浆岩的范围内。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相对亏损,Sr含量高(337×10-6~718×10-6),Y主要集中在6.2×10-6~15.8×10-6之间(≤18×10-6),Yb含量变化于0.20×10-6~1.63×10-6之间(≤1.9×10-6),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且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的特点,LREE/HREE变化于8.02~24.01,Sr/Y变化于40.5~57.4之间,平均48.2(>40),La/Yb变化于17.5~105.8之间,平均43.4(>20),Sc含量变化于2.5×10-6~7.9×10-6之间(<10×10-6);δEu变化于0.81~1.38之间,显示出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马厂箐岩体属于C型埃达克岩中的钾质埃达克岩。马厂箐岩体埃达克岩性质的厘定及其与同一成矿带上的玉龙斑岩体具有相似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环境的认识,对于该区地质找矿具有一定的意义。
- 郭晓东侯增谦陈祥王治华
- 关键词:富碱斑岩埃达克岩成矿意义
- 云南省马厂箐Cu-Mo-Au矿床花岗斑岩成矿地质证据被引量:5
- 2010年
- 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内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有关的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之一,其铜钼(金)矿(化)体在空间上与花岗斑岩紧密相伴,且主要位于花岗斑岩脉(体)的上、下盘。花岗斑岩内发育有具斑岩型矿化特征的细网脉状、浸染状矿化,其上盘的(似)斑状花岗岩和下盘的向阳组围岩内均发育有脉状、细脉状矿化,且总体表现出向接触带附近花岗斑岩倾斜的特点。(似)斑状花岗岩中的矿化脉体北倾,围岩地层中的矿化脉体南倾。花岗斑岩脉(体)上、下盘的矿化脉体表现出越靠近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蚀变矿化越强、矿化体的规模越大、出现的频率越高,而远离接触带(花岗斑岩脉体)则蚀变矿化越弱、矿化体的规模越小、出现的频率越低。铜钼(金)的成矿时代与花岗斑岩的成岩时代较为一致,其同位素年龄集中在34~36Ma。花岗斑岩含有源于富集地幔的镁铁质暗色微粒包体,并发育浸染状的黄铁矿化、磁铁矿化。暗色微粒包体及其寄主岩(花岗斑岩)具有同源性,且与壳-幔岩混合作用及成分分异有关,具有提供成矿物质、成矿流体的基础。因此,该区的铜钼(金)成矿与花岗斑岩有关。
- 郭晓东王治华王欣刘烊周晓锋王绍明
- 关键词:地质学花岗斑岩
- 云南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被引量:26
- 2009年
- 滇西马厂箐铜钼(金)矿床是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内生金属矿床。铜钼金成矿与马厂箐岩体空间上紧密相伴,时间上相近或稍晚。蚀变矿化和元素组合具有明显地分带性:岩体内发育斑岩型铜钼矿化,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产出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矿化,围岩地层中则产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银、铅锌矿化。铜钼矿化主要发育在石英钾长石绢云母化蚀变带中。这些不同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紧密共生,在矿化类型、蚀变类型和元素组合分布上连续递变,清晰地展现出成矿流体从岩浆中分凝出来并在向外运移的路径上淀积金属的图像。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期富碱侵入岩提供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铜钼金成矿属于同一个构造-岩浆-成矿系统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受富碱侵入伴驱动,成矿作用由斑岩体内部向接触带和围岩地层推进,矿化类型、围岩蚀变和元素组合反映出成矿流体系统由高温向低温的演化趋势。
- 郭晓东王治华陈祥王欣王淑贤
-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
- 云南宝兴厂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被引量:4
- 2008年
- 文章总结了云南宝兴厂金矿区地质特征,划分了成矿期和成矿阶段,通过对硫、铅、氢氧同位素特征的研究,认为下奥陶统向阳组第四岩性段的碎屑岩为金成矿的矿源层。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该区多期次、多阶段、多样式、多矿种的矿床组合类型。矿床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红土型等。该金矿的形成在时间、空间上与喜马拉雅期的富碱斑岩密切相关。
- 李汉光郭晓东王绍明皮清明和正中
- 关键词:地质学金矿床地质特征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机理
- 马厂箐斑岩型铜、钼矿辉钼矿Re-Os年龄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0
- 2009年
- 滇西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为多期、多阶段岩浆活动叠加侵入的复式岩体,其岩浆活动时限为52~29Ma,最早岩浆活动始于52Ma,中期岩浆活动为47~42Ma,晚期岩浆活动为37~29Ma。采用ICP—MS法测定宝兴厂斑岩型铜、钼矿中的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获得其模式年龄为34.9±0.8~36.0±0.5Ma,加权平均值为35.3±0.7Ma,指示了马厂箐铜、钼矿床的成矿时限为35~36Ma左右。这种方法获得的年龄与马厂箐复式杂岩体晚期花岗斑岩(29~37Ma)相吻合,表明成矿作用主要与晚期岩浆侵入活动有关。马厂箐铜、钼多金属矿床存在2种矿体产出形态和矿物组合形式,均属于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是同期成矿作用在不同空间部位上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同一个成矿系统。金沙江-哀牢山成矿带斑岩型铜、钼矿床是同期成矿作用的产物,成矿时限集中在35—36Ma。
- 邢俊兵郭晓东屈文俊王治华李汉光
- 关键词:RE-OS同位素辉钼矿成矿年龄富碱斑岩
- 云南省宝兴厂铜、钼、金多金属矿床矿化类型及成因探讨被引量:5
- 2008年
- 宝兴厂矿区是一个多金属成矿集中区,其成矿在时间上、空间上主要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体关系密切,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幔,具有斑岩型矿床特征。通过对该矿区的深入工作,从控制矿化体地质、构造特征将矿区的矿化类型划分成4类。铜、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发生在富碱斑岩中晚期,金矿化发生在富碱斑岩体的晚期和末期。斑岩型铜、钼矿是主要矿化类型,斑岩体内东西向构造蚀变带和接触带部位是找矿的主要方向。
- 郭晓东王治华张勇周晓锋王绍明和正中
- 关键词:矿化类型
- 云南马厂箐富碱斑岩体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2
- 2011年
- 马厂箐富碱斑岩体是马厂箐铜钼矿的主要赋矿围岩,属于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岩体为喜马拉雅期的富碱杂岩体,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二长斑岩和正长斑岩。稀土元素丰度与分配在不同岩石中是不一样的,马厂箐岩体中∑REE为106.29×10-6~297.9×10-6,LR/HR为8.04~23.99,La/Yb为9.86~75.16,La/Sm为2.98~11.82,Gd/Yb 28.42~141.31,δEu值为0.72~0.88。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模式图上,表现为左高右低的较平滑曲线,轻微的Eu负异常。表明岩体物源来自于地幔或地幔与地壳的共同作用,为壳幔混熔的产物。
- 王治华郭晓东葛良胜王科强邹依林张勇喻万强张国利
- 关键词:富碱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云南省马厂箐富碱斑岩体可能是一种埃达克岩被引量:1
- 2010年
- 马厂箐复式岩体w(SiO2)变化于61.56%~71.63%,平均67.30%(≥56%);w(Al2O3)变化于13.38%~17.18%,平均15.44%(≥15%);w(K2O)变化于3.36%~8.92%,平均5.35%,w(K2O)+w(Na2O)变化于7.75%~11.55%,平均9.08%,w(K2O)/w(Na2O)变化于0.65~4.00,平均1.49,明显地具高钾钙碱性或钾玄岩系列的特征;w(MgO)变化于0.40%~4.59%,平均1.11%。在R1-R2图解中处在造山晚期和同碰撞期岩浆岩的范围内。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场强元素HFSE(Nb、Ta、Ti)相对亏损,wSr高(337×10-6~1046×10-6),wY主要集中在6.2×10-6~15.8×10-6之间(≤18×10-6),wYb变化于0.20×10-6~1.63×10-6之间(≤1.9×10-6),轻重稀土元素强烈分异,且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的特点,LREE/HREE变化于8.02~24.01,wSr/wY变化于40.5~57.4之间,平均48.2(>40),wLa/wYb变化于17.5~75.1之间,平均43.4(>20),wSc变化于2.5×10-6~7.9×10-6之间(<10×10-6);δEu变化于0.81~1.38之间,显示出弧火山与埃达克岩的过渡特征,可称为似埃达克岩或总体上属于C型埃达克岩。
- 郭晓东陈祥王治华
- 关键词:地质学富碱斑岩
- 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多金属矿床构造控岩控矿作用被引量:11
- 2010年
- 滇西特提斯构造域存在一系列铜钼金铁多金属斑岩型矿床,这类矿床的成矿作用与本区富碱斑岩体(浆)的侵入、演化有关。以往的研究侧重于成矿物质的来源,但对岩浆侵入过程中形成的局部容矿构造的研究相对薄弱,这不利于提高矿床成因研究的整体水平,也阻碍了该区的地质找矿。本文旨在对马厂箐矿区容矿构造体系研究,揭示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对成矿的控制作用。该矿区是一个铜钼金铁多金属成矿集中区,成矿在时间、空间和物质组成上主要与喜马拉雅期的马厂箐富碱斑岩体有密切关系。由于岩浆侵位的方式、强度、规模等方面的原因,在岩体内、岩体与围岩内外接触带、近接触带围岩中的层间滑脱带和远接触带的围岩中的引张裂隙带等多种岩浆侵入接触构造样式,并为与岩浆作用成矿有关的成矿系列提供有利的成矿场所,分别控制着岩体内斑岩型铜钼矿、岩体与围岩接触带附近的接触交代型铜钼金磁铁矿和围岩地层中的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的金、银、铅锌等矿化类型,并表现出从高温到低温的演化序列。岩浆侵入接触构造体系是该区主要的控岩控矿构造。
- 郭晓东王治华王欣陈祥王绍明覃文明
- 关键词:多金属矿床控岩控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