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08JCYBJC05000)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4
相关作者:王华忠章珍贺洋岳洁瑜马婉晴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白粉
  • 3篇白粉病
  • 2篇小麦白粉
  • 2篇小麦白粉病
  • 2篇抗白粉病
  • 2篇基因
  • 2篇白粉菌
  • 1篇都市型
  • 1篇都市型现代农...
  • 1篇性状
  • 1篇乳糖操纵子
  • 1篇农业
  • 1篇侵染
  • 1篇种群
  • 1篇种群分布
  • 1篇为害
  • 1篇温室
  • 1篇西花蓟马
  • 1篇现代农业

机构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王华忠
  • 3篇贺洋
  • 3篇章珍
  • 2篇岳洁瑜
  • 1篇刘新红
  • 1篇翟洪翠
  • 1篇高戈
  • 1篇刘悦琳
  • 1篇马婉晴

传媒

  • 3篇作物学报
  • 1篇遗传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病原侵染早期小麦抗白粉病性状的构成因素剖析和QTL定位分析
2011年
以国际小麦作图组织提供的W7984×Opata85重组近交群体为材料,将白粉病抗性分解为互作早期不同时间点的乳突指数、乳突级别、吸器指数和二级菌丝指数等成分性状,在成分性状鉴定和统计的基础上,进行遗传分析和相关QTL定位。白粉菌侵染早期乳突指数和吸器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均受主效单基因的调控。数量性状分析共找到34个与抗白粉病相关的QTL(21个主效QTL),分布于小麦1B、1D、2B、3A、3B、3D、4A、4B、4D、5B、6A、6B、6D、7B和7D染色体上。位于7B染色体上的QTL(QPmPI16.tn-7B)对乳突形成的影响极为显著,贡献率达48.7%,促进乳突形成的等位变异来自Opata85。不同成分性状存在共定位的QTL。成分性状的特异QTL提供了更多有关抗白粉病遗传机制的信息。
王华忠章珍贺洋岳洁瑜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QTL定位
天津温室西花蓟马种群分布及为害情况调查——以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核心区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对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核心区内病虫害进行了调查,以确定西花蓟马的种群变化、空间分布及番茄果实的受害情况。结果表明:西花蓟马成虫在温、湿度相对较高的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高,较为活跃。西花蓟马在作物种植地块中部、靠墙等区域的植株中下部隐秘位置种群密度较高,为害严重,应该是灭虫时的主要防治部位。
高戈贺洋王华忠
关键词:西花蓟马温室
小麦Pm21基因调控的白粉菌早期侵染抑制和寄主细胞反应被引量:4
2011年
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21的小麦材料对白粉病免疫,叶片可见坏死斑。苗期人工接种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 tritici)和病原侵染初期的细胞学观察表明,在互作位点,携带Pm21基因的抗病材料上表皮细胞乳突形成时间与感病对照差异不明显,但乳突的大小、致密度、持续时间及乳突中H2O2染色较对照有明显差异,并由此显著降低白粉菌的侵入频率。抗病材料上发生多次侵染未成功导致白粉菌附着胞畸形。对于少数成功侵入并形成吸器的白粉菌,抗病材料表皮细胞发生过敏性反应,限制白粉菌吸器和二级菌丝的发展。因此,Pm21调控的白粉病抗病反应在细胞水平上表现为细胞壁加固和过敏性反应的发生。
章珍刘新红翟洪翠王华忠
关键词:小麦白粉病PM21过敏性反应
利用表达分析和基因沉默方法研究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基因TaTST与小麦抗白粉病反应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参与植物体内的硫代谢、氰化物的清除以及活性氧的生成与清除,与植物抗病反应密切相关。小麦抗、感白粉病近等基因系材料在接种白粉菌后均诱导表达硫代硫酸硫转移酶基因TaTST,并在接种后0~48h内呈现2次诱导峰值,分别与白粉菌初次接触识别和附着胞侵入、吸器形成时间相对应,也与2次氧突发时间对应。TaTST在感病材料上的诱导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在抗病材料上,由此导致的活性氧过度清除可能是导致感病反应的原因之一。TaTST也参与抗病反应过程。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创造了TaTST基因沉默的抗病植株。尽管充分发病时间后沉默植株叶片上并未观察到肉眼可见的病斑,但侵染早期白粉菌成功侵入频率的增加和次级菌丝的有限伸长说明TaTST沉默植株抗病水平下降。TaTST沉默导致乳突致密度下降和H2O2在细胞内的扩散时间延迟。因此,TaTST可能通过调节活性氧的积累和扩散、乳突的形成等小麦-白粉菌互作早期的寄主细胞反应而参与小麦对白粉菌的抗侵入过程。
贺洋岳洁瑜王华忠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VIGS
大肠杆菌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细菌在多种碳源共存的环境中优先利用一种(通常是葡萄糖)的现象被称为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效应。国内现有分子生物学及相关课程教材普遍对该效应的机理解释不清甚至给出错误的解释。大肠杆菌葡萄糖-乳糖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不是胞内葡萄糖的存在,而是葡萄糖经PTS(Phosphoenolpyruvate:carbohydratephosphotransferase system)系统向胞内运输同时藕联磷酸化的过程。磷酸向葡萄糖的传递导致PTS关键组分EⅡAGlc去磷酸化形式的积累。该形式的EⅡAGlc可以与质膜上本底表达的乳糖透性酶LacY结合,阻止诱导物乳糖的吸收。cAMP的影响也是通过激活参与PTS系统的关键基因而加强了诱导物排斥作用。此外,去磷酸化形式的EⅡBGlc和YeeⅠ对全局性转录阻遏蛋白Mlc活性的抑制也保证了PTS系统关键组分蛋白的基因表达。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大肠杆菌分解代谢产物阻遏效应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相关教材有关这一内容的阐述提出了修改建议。
马婉晴章珍刘悦琳王华忠
关键词:乳糖操纵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