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50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5024)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旭东何红波吕慧捷李响郑立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氮素
  • 2篇土壤
  • 1篇氮素形态
  • 1篇玉米秸
  • 1篇玉米秸秆
  • 1篇植物系统
  • 1篇同位素
  • 1篇土壤-植物系...
  • 1篇外源
  • 1篇无机氮
  • 1篇免耕
  • 1篇秸秆
  • 1篇秸秆还田
  • 1篇还田
  • 1篇覆盖还田
  • 1篇氨基糖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篇何红波
  • 2篇张旭东
  • 1篇张威
  • 1篇郑立臣
  • 1篇胡国庆
  • 1篇李响
  • 1篇吕慧捷
  • 1篇刘肖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免耕覆盖还田下玉米秸秆氮素的去向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以15N标记的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免耕覆盖还田下玉米秸秆氮素经过4个生长季后的作物累积利用率、在土壤(0~60 cm)的残留率以及损失情况。试验共设2个处理:TS1为第1年15N标记秸秆覆盖还田,此后秸秆不还田;TS2为第1年15N标记秸秆覆盖还田,此后每年以非标记秸秆还田。结果表明:经过4个生长季后,两个处理间的玉米籽粒、秸秆的累积产量及总氮素吸收量的差异均不显著。在TS1处理中,秸秆氮素在籽粒和秸秆中的累积回收率分别为14.2%和6.7%,并分别高于TS2处理的12.4%和5.8%。与作物的累积回收率相比,更多的秸秆氮素被保持在土壤中。在TS1和TS2处理中,秸秆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率分别为40.9%和73.8%,而损失率分别为38.6%和8.1%。与TS1处理相比,TS2处理中较高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以及较低的矿质态秸秆氮的含量,说明连续秸秆还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最初还田秸秆氮素在土壤中的微生物固持并降低了秸秆氮素的淋失风险,从而显著提高秸秆氮素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总回收率。因此,在温带农田生态系统中,长期的免耕结合秸秆覆盖还田可促进秸秆氮素的积累,这对提高和保持土壤氮素含量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国庆刘肖何红波张旭东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植物系统
外源无机氮素形态对土壤氨基糖动态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微生物生长对底物的可利用性存在不同的响应,外源氮素的形态可以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过程,而土壤氨基糖作为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其形成、分解和周转特征与外源碳氮供给密切相关,对土壤氨基糖的研究与同位素标记技术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反映微生物对底物的利用特征.本文以葡萄糖及15N标记的NH4+和NO3-为底物,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技术,通过测定氨基糖中同位素富集比例,跟踪新形成(标记)和原有(非标记)的土壤氨基糖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过程中,15N标记的氨基糖含量显著增加,NH4+向氨基糖的转化显著高于NO3-,反映出微生物对NH4+的选择性利用.土壤中原有的氨基糖也发生了不同变化.其中,非标记氨基葡萄糖在NH4+为底物时,其含量有所增加,但在NO3-为底物时含量逐渐下降;非标记胞壁酸含量在2个处理中均不断下降,尤其以NO3-为底物时更为显著;非标记氨基半乳糖含量的增减幅度均小于20%.这种特异性变化表明,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细胞壁残留物对土壤氮素周转和稳定的作用不同,真菌细胞壁残留物易于在土壤中积累,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稳定,而细菌细胞壁残留物容易分解,在土壤有机质周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李响何红波张威吕慧捷张旭东郑立臣田福林李红
关键词:无机氮同位素氨基糖土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