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9YJA751059)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刘家思刘璨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戏剧
  • 4篇广播
  • 4篇广播剧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审美向度
  • 1篇文学
  • 1篇戏剧研究
  • 1篇戏剧艺术
  • 1篇现实主义
  • 1篇向度
  • 1篇抗战
  • 1篇抗战戏剧
  • 1篇曹禺戏剧

机构

  • 4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宜春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刘家思
  • 1篇周桂华
  • 1篇刘璨

传媒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影剧新作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广播剧理论初探
2010年
20世纪40年代,中国广播剧理论研究经过短暂的沉寂后,到1944年又得到恢复,在1946至1948年形成了第二次理论高潮,对广播剧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探索。对于广播剧艺术本体的认识,比之以前,更深刻,触及到了广播剧的艺术本质;对于广播剧创作规律有了独到的把握,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既全面又深入,既富于理论色彩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广播剧演播理论的探索,改变了以往只有广播剧本体论、广播剧创作论的状况,使中国现代广播剧理论体系更加完备;对广播剧的缺陷与不足展开批评,丰富和促进了四十年代的广播剧理论。中国广播剧理论的基本框架体系在20世纪40年代已经确立。
刘家思
关键词:戏剧研究广播剧
论曹禺戏剧对现代广播剧的影响
曹禺戏剧与中国广播剧几乎同时问世,但它对广播剧产生了深广的影响。曹禺戏剧因为角色分辨率强、语言的立体化、音响效果好,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成为各电台播送的连续剧目,愉悦着广大听众。同时,曹禺戏剧模式被现代广播剧创作者广泛...
刘家思周桂华
关键词:戏剧艺术曹禺戏剧广播剧
文献传递
论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播剧的现实主义审美向度被引量:1
2014年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广播剧呈现了鲜明的现实主义的审美向度。一是紧密围绕着改革开放新的时代情势和现实生活去取材,显示了强烈的现实主义审美取向。二是以正向的艺术笔调进行描写,着力弘扬和传承民族精神,显示了浓郁的现实主义色彩。三是讴歌科学家和知识分子,呼唤为国效力,显示了坚定的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四是表现儿童生活和情趣,着力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也是其现实主义审美向度的重要表现。这些作品都塑造了生动真实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刘家思周宜楠刘璨
关键词:现实主义审美向度
浅论石凌鹤的抗战广播剧《烈妇》被引量:1
2014年
《烈妇》是石凌鹤广播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广播剧的重要代表作之一。该剧暴露了汉奸的丑恶嘴脸,表现了中国人民惩处汉奸、坚决抗日的鲜明主题,讴歌了大义灭亲的爱国行动,构思精巧,冲突激烈,剧场性很强。同时,该剧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也充分地显示了广播剧的文体特征,显示了广播剧成熟的艺术形态。
刘家思
关键词:抗战戏剧广播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