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708)
- 作品数:14 被引量:88H指数:5
- 相关作者:穆卫东徐鹏王润泽刘志勇范文闯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省立医院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核心蛋白多糖对大鼠创伤性骨髓炎中骨骼肌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多糖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致骨髓炎中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60只SPF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采用自行改良设计的钝挫伤装置造模,造成大鼠股外侧肌群钝挫伤。显露股骨及股骨大转子,向髓腔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建立骨髓炎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核心蛋白多糖干预组(B组),每组30只。A组于术后0,5,10,15,20,25d局部肌肉注射50“磷酸盐缓冲液(PBS),B组给予10μg/ml核心蛋白多糖局部肌肉注射。两组分别于术后7,14,28d取骨骼肌组织检测,采用HE染色评价慢性骨髓炎中骨骼肌瘢痕化的程度,Westernblot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β1(TGF—β1)、磷酸化Smad3和I型胶原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HE染色观察发现,与A组比较,B组术后14d及28d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术后7d,A组TGF-81、磷酸化Smad3和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52±0.031,0.439±0.035,0.714±0.116;B组分别为0.145±0.039,0.446±0.036,0.712±0.078。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A组TGF-β1、磷酸化Smad3和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263±0.015,1.082±0.017,1.171±0.138;B组分别为0.136±0.004,0.155±0.040,0.217±0.025;术后28d,A组TGF—β1、磷酸化Smad3和I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54±0.042,1.197±0.086,1.825±0.044;B组分另4为0.307±0.006,0.193±0.028,0.256±0.057。B组较A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局部肌肉注射核心蛋白多糖可以有效抑制大鼠骨髓炎中骨骼肌瘢痕化程度。
- 张永兴王润泽郝福玲徐鹏郭卫东宋信亮王鹏穆卫东
- 关键词:骨髓炎瘢痕转化生长因子Β1核心蛋白多糖
- 大鼠创伤性骨髓炎后骨骼肌过度纤维化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的相关性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髓炎后骨骼肌过度纤维化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骨髓炎组和对照组,每组40只。骨髓炎组通过创伤(软组织钝挫伤)、手术(髓内克氏针固定)、感染(接种10^2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建立创伤性骨髓炎模型。对照组以无菌等渗盐水替代菌液。术后3,7,14,28d取损伤周围肌肉组织,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时相点病理学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骼肌HE染色:骨髓炎组各时相点可见炎症、坏死、纤维组织增生等变化,而对照组病变较轻。骨骼肌免疫组化染色:骨髓炎组、对照组染色结果均为阳性,骨髓炎组肌细胞和间质阳性染色均较强,对照组阳性染色主要表达在肌细胞中。术后3d骨髓炎组TGF-β表达强度(19.4±2.7)与对照组(18.6±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28d,骨髓炎组(25.3±1.9,28.5±2.7,36.0±1.8)与对照组(21.7±2.5,25.6±1.8,34.2±1.6)相应时相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髓炎组、对照组TGF-β表达逐步增强,表达强度均在术后28d达到峰值。结论大鼠创伤性骨髓炎致骨骼肌纤维化增加,且其纤维化程度与TGF-β表达增加相关。
- 鲁嘉良张永兴徐鹏王润泽郝福玲郭卫东宋信亮穆卫东
- 关键词:骨髓炎转化生长因子-Β纤维化
- 国人骶髂贯穿螺钉置钉通道的数字解剖学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确定并测量骶髂贯穿螺钉置钉通道(TSIP),为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依据及参考。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选取90例成年国人正常骨盆CT扫描数据,其中男45例,女45例;年龄21—82岁,平均53.88岁。将数据导入Mimics16.0软件,重建骨盆三维图像,在矢状面描记骶骨、髋骨轮廓线,以最大内切圆法确定经第一骶椎(S1)、第二骶椎(S2)椎体贯穿螺钉固定的安全置钉通道位置及大小。测量置钉通道半径、长度,入钉点至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距离及与解剖面的夹角。结果多数人(男78%,女76%)具备经S1置钉通道,所有受测骨盆均具备S2置钉通道。男女组内左右侧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IP半径:男S1[(5.52±1.91)mm]、男S2[(5.35±1.05)mm]、女S1[(5.49±1.3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女S2[(4.79±1.40)mm](P〈0.05)。TSIP长度:男S1[(158.25±9.84)mm]〉男S2[(138.94±9.75)mm](P〈0.05),女S1[(154.91±9.40)mm]〉女S2[(141.01±8.60)mm](P〈0.05)。入钉点位于髂骨外板,距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分别为:经S1,男分别为(96.49±6.91)mm、(68.22±6.35)mm;女分别为(100.48±8.15)mm、(61.57±6.84)mm;经S2,男分别为(114.43±8.77)mm、(49.62±8.54)mm,女分别为(114.75±10.19)mm、(44.52±8.36)mm。当骨盆S1无TSIP时,较具备S1TSIP者,其S2TSIP半径更大[男(6.22±1.27)min:(5.10±0.84)mm,女(6.11±1.84)mm:(4.37±0.92)mm](P〈0.05)。S1、S2贯穿螺钉通道矢状面夹角接近90°,与冠状面夹角接近0°。结论在解剖上,多数国人可以经S1或S2贯穿固定双侧骶髂关节。Mimics软件有助于确定置钉通道,可为髋髂贯穿螺钉固定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 初向全董永伟徐波穆卫东
- 关键词:骶髂关节脱位螺钉
- 骨髓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骨髓炎是由于感染引起的骨及其相关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该病具有治疗困难、花费高、病程迁延不愈、致残率高等特点。由于骨髓炎发病过程非常复杂、变异度高,目前有多种动物模型应用于骨髓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建立骨髓炎模型的动物常使用兔、大鼠和小鼠,较少使用狗、猪、山羊等大型动物。然而,目前研究中尚未发现可以较好控制的动物模型。本研究通过检索目前骨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以期寻求一种可以较好控制的用于研究骨髓炎发生、发展的动物模型,并对目前骨髓炎研究进展进行展望。
- 鲁嘉良徐鹏刘志勇王润泽穆卫东
- 关键词:骨髓炎动物模型内固定
- 重建钢板+空心螺钉Ⅰ期治疗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被引量:2
- 2018年
- 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较少见,仅占髋臼骨折总发病率的1.2%-1.6%。对髋臼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报道国外仅见少量个案报道,多为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病情严重,若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份胜关节炎,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于其治疗方法也存在着很大争议。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应用重建钢板+空心螺钉Ⅰ期治疗12例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效果。
- 余也张钦王润泽范文闯穆卫东王鲁博张琰
- 关键词:同侧股骨颈骨折髋臼骨折空心螺钉重建钢板股骨头缺血坏死高能量损伤
- Decorin抑制骨髓炎所致骨骼肌过度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 2016年
- 慢性骨髓炎时骨骼肌受炎性因子的持续刺激而发生过度纤维化,导致瘢痕形成,修复极度困难。近年来对骨骼肌纤维化机制的研究显示,多种细胞和系列调控分子参与该过程,根据其发生过程多种方法被用于瘢痕再治疗。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是肌肉、皮肤、软骨、韧带、肝、肾等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的小分子蛋白多糖,主要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及Ⅰ型胶原的作用来抑制纤维化的进程,广泛用于瘢痕的治疗。本文就Decorin抑制骨髓炎所致骨骼肌过度纤维化机制进行综述。
- 王润泽范文闯罗丽芳穆卫东
- 关键词:核心蛋白多糖细胞外基质骨髓炎纤维化
- 骶骨椎弓根螺钉治疗骶骨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进行骨椎弓根螺钉治疗骶骨骨折的数字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取61例成人骨盆薄层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模型重建,确定S1-4椎弓根螺钉进钉安全区,模拟骶骨椎弓根螺钉置入,测量螺钉进钉点、长度、直径、进钉方向。结果S1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S1上关节突基底部外侧缘,S2~4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位于骶板上下骶后孔外侧缘连线中点略偏上处,进钉点由上到下位置逐渐外移,外倾角变大,螺钉直径及长度逐渐变小。通过男、女性之间比较,S2进钉点至S3骶孔上缘切线距离(L2)、S2进钉点至骶正中嵴垂直直线距离(L3)、S3螺钉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Mimics软件对骶骨椎弓根置入所测的骶骨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螺钉长度、螺钉直径、进钉方向可作为临床治疗骶骨骨折的参考依据。
- 邓亦奇许中豹罗利芳刘志勇徐鹏张琰王鲁博穆卫东
- 关键词:骶骨骨钉计算机模拟解剖学
- 山羊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神经电生理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动物模型,并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判断骶丛神经在骨盆不同移位方向及距离时的损伤程度,探讨移位方向和距离与骶丛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山羊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骨盆纵向移位)、B组(骨盆侧方移位)、C组(骨盆背侧移位),每组8只;另正常组为骨盆移位前的所有山羊数。暴露山羊左侧L6、S1神经根及坐骨神经起始段,分别与引导电极和刺激电极连接,以1圈/s(1圈=0.25mm)速度牵拉骨盆,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模型。当骨盆移位距离分别为0,0.5,1.0cm时,记录山羊L6、S1神经的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结果随着骨盆牵拉距离的增大,三组神经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潜伏期均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峰峰值均呈逐渐降低趋势。骨盆不同方向移位0.5cm时,A组神经阈电位、潜伏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峰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最大刺激电位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除峰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电生理信号均发生改变,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所有电生理信号变化均不明显。骨盆不同方向移位1.0cm时,A、B组神经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潜伏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峰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除潜伏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电生理信号均不同程度发生改变,但较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电生理信号变化幅度比较,A组最明显,B组次之,C组最小。结论山羊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后,骨盆纵向移位时,骶丛神经牵拉损伤程度最严重。
- 范文闯徐鹏张磊王润泽罗利芳穆卫东
- 关键词:骨盆腰骶丛电生理学
- 等中心C形臂三维导航辅助下经皮双螺钉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结合等中心C形臂(Iso-c)三维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尸体骨盆标本上模拟双螺钉置入耻骨联合,获得双螺钉置人耻骨联合的进钉角度,置入螺钉后行局部解剖研究及影像学检查,验证螺钉通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取成年防腐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8具,女7具。制作防腐尸体骨盆标本,在Iso—c三维导航辅助引导下,在耻骨联合模拟螺钉置入,得出进钉点及安全通道。在骨盆标本上置入双螺钉,行局部解剖学研究,逐层显露耻骨联合周围神经血管,测量2枚螺钉各进出钉点与同侧精索、股动静脉、股神经、闭孔动静脉及其神经等结构的距离。完全去除周围软组织,只保留骨盆骨性结构,测量螺钉的进钉角度与长度。所有标本在x线及cT下行影像学检查,进一步验证双螺钉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可行性。结果第1枚螺钉进钉点为一侧耻骨结节与耻骨上支的移行处,螺钉与水平面夹角男为(7.7±1.9)°,女为(8.1±1.7)°;与冠状面夹角男为(7.8±1.8)°,女为(7.7±2.0)°。第2枚拉力螺钉的进钉点为对侧耻骨结节与耻骨上支移行处,螺钉与水平面角度男为(30.6±4.0)°,女为(30.8±3.4)°;与冠状面角度男为(9.1±3.0)°,女为(9.24-3.3)°。结论应用三维计算机导航技术,获取双螺钉置入耻骨联合安全通道的方法可靠;经皮双螺钉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是可行的。
- 刘志勇毕玉梅鲁嘉良范文闯罗利芳穆卫东
- 关键词:耻骨联合分离骨钉解剖学
- 低分子肝素预防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被引量:45
- 2013年
- 目的观察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围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的105例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65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和低分子肝素组都行物理疗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比较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和凝血相关指标的状态。结果低分子肝素组发生血栓事件的患者有4例(6.15%)。常规治疗组形成血栓的患者有13例(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0d的血红蛋白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髋关节周围骨折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十分理想。
- 李晓东安可英孙国锋王玉海于洪建穆卫东
- 关键词:骨折髋关节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