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07LZ023)
- 作品数:4 被引量:39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越尹勤张赵荣竺波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流动妇女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关系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流动妇女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2009年3月,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通过判断抽样的方法在江苏省江阴市和张家港市对656名流动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性流动人口在内外向(E)、掩饰性(L)分量表得分均值高于全国女性常模(P<0.01),神经质(N)分量表得分均值低于全国常模(P<0.01);N,L分量表得分均值高于流动男性(P<0.01),精神质(P)分量表得分均值低于流动男性(P<0.05);EPQ中P分量表、N分量表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E分量表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呈负相关,N分量表与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相关系数最高;回归分析表明:精神质、内外向和神经质是影响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人格特征。结论流动妇女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呈一定程度的相关。
- 刘越黄慧娟林朝镇尹勤竺波
- 关键词:流动妇女人格特征心理健康
- 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16
- 2010年
- 通过对江苏省张家港市和江阴市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实地调查,从流动妇女的人口社会学因素和流动经历特征分层分析流动妇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流动妇女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成年正常女性;从人口社会学因素来看,未婚、无小孩、年轻的流动妇女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从流动经历来看,常回老家者、和家人同在一个城市者、对生活状况满意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好。
- 刘越林朝政黄惠娟
- 关键词:流动妇女心理健康
- 流动妇女与流动男性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被引量:6
- 2010年
- 刘越尹勤黄惠娟林朝镇张赵荣
- 关键词:流动妇女心理健康社会支持
- 流动人口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判断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江阴和张家港市流动人口集中居住点、企业和集贸市场等地抽取的1 097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 097名流动人口的心理异常发生率为18.0%;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正常人群(P<0.01);典型外向和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外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内向组流动人口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高于3省区常模(P<0.05);典型高神经质和典型高精神质流动人口9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神经质组除恐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1);典型低精神质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和偏执因子得分均低于3省区常模(P<0.05);流动人口心理正常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均高于心理异常者(P<0.01);高社会支持组流动人口躯体化因子得分低于3省区常模(P<0.01),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5);低社会支持组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他8因子得分均高于3省区常模(P<0.01)。结论流动人口的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能影响其心理健康状况。
- 刘越林朝镇黄慧娟尹勤张赵荣
- 关键词:流动人口心理健康人格特征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