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6AA05A103)

作品数:33 被引量:208H指数:9
相关作者:肖云汉徐祥姜凡王雪瑶田文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化学工程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理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流化
  • 10篇流化床
  • 7篇循环流化床
  • 6篇气固
  • 4篇数值模拟
  • 4篇提升管
  • 4篇气化
  • 4篇煤气
  • 4篇
  • 4篇值模拟
  • 3篇制氢
  • 3篇平均粒径
  • 3篇气固两相
  • 3篇气固两相流
  • 3篇气固流动
  • 3篇粒径
  • 3篇两相流
  • 3篇CFB
  • 3篇DENSE
  • 2篇动力学

机构

  • 1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东南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中国科学院过...
  • 3篇沈阳化工学院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京诚凤凰...
  • 1篇北京航天万源...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3篇肖云汉
  • 11篇徐祥
  • 7篇姜凡
  • 6篇王雪瑶
  • 5篇田文栋
  • 4篇吴学智
  • 4篇阳绍军
  • 4篇许光文
  • 3篇王圣典
  • 3篇陈晓平
  • 3篇梁财
  • 3篇刘云义
  • 3篇孟庆敏
  • 3篇周云
  • 3篇金保升
  • 3篇鹿鹏
  • 2篇程晓磊
  • 2篇钟文琪
  • 2篇马正中
  • 2篇张晓方

传媒

  • 6篇工程热物理学...
  • 6篇化工学报
  • 4篇中国电机工程...
  • 3篇陶瓷
  • 3篇Journa...
  • 2篇煤炭转化
  • 2篇Partic...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能源研究与利...
  • 1篇动力工程
  • 1篇洁净煤技术
  • 1篇化学反应工程...
  • 1篇锅炉技术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2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密度CFB提升管内气固两相曳力修正模型及冷态实验验证被引量:5
2009年
通过实验和模拟方法考察了高气速,高固体通量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内B类颗粒的流动情况.根据EMMS(energy minimization multi-scale)理论提出了改进的曳力修正表达式,同时与传统的曳力模型如Gidaspow,O'Brien-Syamlal,Koch-Hill-Ladd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使用本文提出的修正曳力模型的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得到了较好的吻合。
王雪瑶吴学智姜凡徐祥廖良良樊保国肖云汉
关键词:提升管气固两相流
热解条件对煤焦孔结构和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13年
使用加压热重分析仪、马弗炉和常压滴管炉装置对褐煤、次烟煤、烟煤进行制焦,应用压汞法、低温N2和常温CO2吸附法测定煤焦孔结构参数,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煤焦表面形貌,测定了煤焦的CHN元素含量,利用热重分析仪测定焦900℃下的CO2气化反应活性,研究了压力、升温速率、高温停留时间对孔结构和气化反应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慢速升温下提高热解压力会降低孔表面积和气化反应性;提高升温速率,降低高温停留时间,则微孔表面积降低,中孔显著增加,大孔的分形维数降低,化学反应活性提高;煤焦反应活性主要与残余挥发分含量相关,其次受到大、中孔表面积影响,而与微孔无关。
温雨鑫徐祥肖云汉
关键词:煤焦热解孔隙结构气化反应活性
循环型高通量输送床的建立与控制被引量:1
2008年
密相输送床气化和双流化床气化是基于循环型流化床反应器发展起来的两种新型煤和生物质气化技术,根据这两种技术对流动的要求,提出了在循环流化床的下行床底部耦合一段移动床,为输送床内的流动提供足够高的驱动压力而提高颗粒循环量的技术思想。在根据该思想而建立的直径90 mm的输送床实验装置上的实验研究表明,利用所提出的床型构造可在表观气速9.6 m·s-1下实现400 kg·m-2·s-1的颗粒循环量。输送床的一次风速和移动床松动风速是影响颗粒循环量和输送床内颗粒浓度的主要因素,但循环量随输送床一次风速的增大而增加的走势弱于普通循环流化床。移动床松动风速在小于颗粒最小流化速度的范围内轻微变动即可显著改变颗粒循环量和输送床内颗粒浓度。在保持输送床总气速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二次风可在40%的比例范围内调节颗粒循环量,且调节作用随二次风位置的增高而减弱。
孙光蒋国祥刘新华孙国刚许光文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密相输运床的团聚物频率和持续时间被引量:3
2013年
在内径0.102m、高17m的密相输运床冷态实验台上,以石英砂(属Geldart B类颗粒)作为循环物料,对光纤探针在表观气速8.2~11.2m.s-1,固体循环流率139~530kg.m-2.s-1下获得的瞬态信号,采用小波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团聚物频率、团聚物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提升管边壁与底部区域更易形成大尺度团聚物,径向上团聚物频率中心高边壁低,而团聚物持续时间中心短边壁长。轴向上提升管底部团聚物频率低、持续时间长。团聚物频率随表现气速增大而增大,而团聚物持续时间随表现气速增大而缩短,提升管底部团聚物频率随固体循环流率增大而降低,团聚物持续时间随固体循环流率增大而变长。
曾鑫阳绍军王圣典赵凯徐祥肖云汉
关键词:光纤探针小波分析
煤直接制氢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07年
构建了煤直接制氢定压实验系统,实现了高压系统内固体反应物料和水蒸气的连续供给和富氢气体产物的连续生产。以忻州烟煤为原料,在压力为3MPa和钙碳摩尔比为1.0的条件下对不同的温度等级(600、650、700和800℃)以及在3MPa压力和650℃温度条件下对不同钙碳摩尔比(0.6、1.0和1.5)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压力下650℃以上的反应温度和1.0的钙碳摩尔比具有很好的制氢效果。典型工况下气态产物中氢占77.2%,甲烷占19.0%,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含量很少,均在1%左右。
王峰田文栋肖云汉
关键词:直接制氢
气固喷射器的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5
2008年
采用欧拉双流体模型及颗粒动理学理论,对洁净煤发电系统关键单元中的气固喷射器内的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该喷射器的收缩段的下壁面有一明显的固体颗粒聚集区,这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基本一致;气体在喷射器中心形成一个高速射流区域,由于高速气流的卷吸作用,高速射流区的两侧有明显的回流现象;固体颗粒速度最大的地方离气体入口有一段距离。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气固喷射器内静压分布的数值结果与实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欧拉双流体模型的三维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平均误差较小,这说明该模拟方法是成功的,可为进一步研究与节能减排相关装置的气固喷射器的复杂气固流动特性提供参考。
王皓为朱烨钟志华金保升
关键词:节能减排洁净煤发电气固喷射器数值模拟
循环流化床三维全循环模拟及实验验证被引量:4
2013年
基于EMMS方法,提出了适用于稠密气固两相流的修正曳力模型,并将其耦合到欧拉框架下的计算流体力学(CFD)中,结合颗粒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基于多尺度流动结构分析的循环流化床循环回路的三维流动模型。通过与试验结果的比较证实了改进模型的可行性,并对床内的特殊流动特征进行了描述。文中提出的曳力模型可以捕获到颗粒团聚的复杂运动,适用于稠密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王雪瑶雷福林吴学智徐祥阳绍军温雨鑫肖云汉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
3D full-loop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gas-solid flow hydrodynamics in a dens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被引量:2
2014年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numerical research methods for large-scal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FB) apparatus are gaining ever more importance.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umer- ical study of gas-solid flow dynamics using the Eulerian granular multiphase model with a drag coefficient correction based on the 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 (EMMS) model. A three-dimensional, full-loop, time-dependent simul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s of a dense CFB apparatus is performed. The process parameters (e.g., operating and initial conditions) are provid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al experiment to enhance the accuracy of the simulation. The axial profiles of the averaged solid volume fractions and the solids flux at the outlet of the cyclone are in reasonable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data, thereby verify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models. As a result, the streamline in the riser and standpipe as well as the solids distribution contours at the cross sections is analyze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serves as a basis for CFB modeling to help resolve certain issues long in dispute but difficult to address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the basis of a general approach to describing dynamic simulations of gas-solid flows.
Xueyao WangXuezhi WuFulin LeiJing LeiYunhan Xiao
基于欧拉多相流模型的流化床煤气化过程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14
2008年
以欧拉多相流模型为基础,气相采用k-ε湍流模型,固相采用基于颗粒动理学理论封闭模型,引入传热、传质、煤热解、气化过程反应模型,建立了流化床煤气化过程的三维数理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稠密气固流动和相内、相间的化学反应.对直径0.22m的流化床煤气化炉不同操作参数下的气化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气化炉内气化产物的组分分布、温度分布及化学反应速率变化规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吻合较好,最小相对误差仅为1%左右,最大相对误差为20%左右,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4%.
王小芳金保升钟文琪
关键词:流化床煤气化
煤燃烧解耦双流化床气化反应基础研究
2008年
为确定燃烧解耦双流化床气化的气化反应条件和气化反应器的设计.在直径60 mm 和高700 mm的小型流化床反应器中,采用粒径8 mm 以下的锅炉烟煤以间歇气化方式在1133 K 的条件下,研究了进料方式、气化剂中水蒸汽和 O_2含量、以及煤料粒径等因素对煤气化生成燃气反应过程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各因素对煤转化速率的作用规律。综合各因素对 C 转化为燃气的速度、最大 C 转化率及生成气热值的影响趋势,确定了适宜的煤气化操作条件为:从流化颗粒表面附近加料.气化剂中 O_2体积分率5%、水蒸汽体积分率35%,煤粒径小于5 mm。在该条件下。实现60%的 C 转化为燃气所需要的停留时间大致为600 s。
张晓方金玲刘云义许光文
关键词:煤气化流化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