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2212)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4
- 相关作者:曹建平沈玉娟胡媛周何军徐馀信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脾脏白髓结构特征以及维持其完整性的分子机制被引量:3
- 2011年
- 脾脏是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白髓作为脾脏内淋巴细胞的聚集地,其结构的完整性包括T/B淋巴细胞区室化、清晰的边缘区、完整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络及生发中心等特征,是机体对外来病原微生物作出快速且有效免疫应答的物质基础,深入探讨维持脾脏白髓结构完整性的分子机制将为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持。
- 王燕娟曹建平
- 关键词:脾脏淋巴滤泡生发中心
- 血吸虫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09年
- 血吸虫免疫逃避机制是血吸虫抵抗宿主而得以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较肯定的机制主要是抗原改变和免疫调节。抗原改变主要是血吸虫抗原的变异、模拟和伪装,使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敏感度下降;免疫调节主要是血吸虫通过合成神经分子、蛋白酶、细胞因子及其他小分子物质,阻断宿主补体的激活,抑制宿主的免疫细胞功能,从而下调宿主的免疫功能,这两种机制均有利于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存活。
- 曹建平胡媛沈玉娟周何军陈勤刘述先
- 关键词:血吸虫免疫逃避免疫调节
- 细粒棘球绦虫亲环蛋白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克隆表达细粒棘球绦虫亲环蛋白(EgCyP)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细粒棘球绦虫cD NA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BL21(DE3),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后,进行SDS 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鉴定,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重组质粒pET28a EgCyP构建成功。SDS PAGE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在E.coliBL21(DE3)中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蛋白EgCyP分子量约为22 kDa,可被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犬血清识别。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蛋白具有7个潜在的抗原表位。结论成功克隆出细粒棘球绦虫EgCyP基因并在E.coliBL21(DE3)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原性奠定了基础。
- 王莹沈玉娟袁忠英徐馀信韩秀敏周何军汪俊云王虎曹建平
-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亲环蛋白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 日本血吸虫虫卵破坏小鼠脾脏结构的作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虫卵对脾脏结构的病理影响。方法 C57BL/6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日本血吸虫虫卵或虫卵可溶性抗原,经剖腹手术后向小鼠脾脏注射虫卵,4周后剖杀小鼠分离脾脏,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脾脏结构。以单性和双性尾蚴感染小鼠,9周后剖杀比较组间脾脏质量,石蜡切片观察各组小鼠脾脏结构。结果尾静脉注射虫卵小鼠脾脏淋巴滤泡数目减少,边缘区模糊难辨。手术将虫卵注射入小鼠脾脏4周后,虫卵注射部位淋巴滤泡萎缩甚至消失。单性尾蚴感染小鼠脾脏质量(0.15±0.01)g,显著低于双性尾蚴感染组(0.41±0.03)g(P<0.01)。苏木素伊红染色脾脏切片显示单性尾蚴感染组小鼠脾脏淋巴滤泡未被破坏,而双性尾蚴感染组脾脏淋巴滤泡消失。结论日本血吸虫虫卵对C57BL/6小鼠脾脏结构有破坏作用。
- 王燕娟徐馀信胡媛沈玉娟李佩周何军曹建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脾脏虫卵可溶性虫卵抗原小鼠
- 东方田鼠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日本血吸虫病研究中的应用
- 2010年
- 东方田鼠是我国非常有价值的野生动物资源之一。东方田鼠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已被列为国家的有关研究项目并得到了广泛全面的研究。日本血吸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仍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而东方田鼠是迄今为止唯一发现具有天然抗血吸虫病的哺乳动物。目前,在东方田鼠生物学特性、实验动物化研究、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均有一定的进展,以期为东方田鼠的抗日本血吸虫特性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模型。该文就东方田鼠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在血吸虫病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 费正弦袁忠英胡媛曹建平
- 关键词:东方田鼠抗血吸虫病动物模型
- 日本血吸虫感染适宜与非适宜宿主的免疫学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3种不同易感性宿主感染日本血吸虫后免疫应答特征的差异,初步探讨适宜和非适宜鼠类宿主感染血吸虫后免疫应答的机制。方法 C57BL/6小鼠、Sprague Dawley(SD)大鼠和东方田鼠(Microtus fortis)各12只,均随机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每组6只。C57BL/6小鼠、SD大鼠和东方田鼠的感染组每鼠经腹部皮肤分别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200和1000条。感染后42d,剖杀各组动物,观察门脉系统成虫寄生及肝脏肉芽肿情况。收集血清,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γ干扰素(IFN-γ)和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G_(2a)及IgG_1的水平。结果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2d,C57BL/6小鼠和SD大鼠均检获日本血吸虫成虫,并在宿主肝脏发现虫卵肉芽肿,而东方田鼠未检获血吸虫成虫及虫卵,肝脏正常。SD大鼠血清中IL-10的含量[(2.21±0.12)pg/ml]明显高于东方田鼠[(1.64±0.39)pg/ml](P<0.05)和C57BL/6小鼠[(0.10±0.04)pg/ml)](P<0.01),而东方田鼠也显著高于C57BL/6小鼠(P<0.01);SD大鼠血清中IFN-γ的含量[(0.21±0.11)pg/ml]均高于东方田鼠[(0.11±0.03)pg/ml]和C57B1/6小鼠[(0.09±0.02)pg/ml](P<0.05),而C57BL/6小鼠与东方田鼠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大鼠IgG(1.53±0.31)、IgG_1(1.48±0.44)、IgG_(2a)(0.41±0.11)水平均显著高于东方田鼠各抗体亚类水平(0.48±0.14、0.15±0.03和0.12±0.06)(P<0.01),C57BL/6小鼠IgG(1.21±0.16)和IgG_1(0.88±0.31)水平也显著高于东方田鼠(P<0.01),3种鼠血清抗体亚类均以IgG_1占优势。未感染组C57BL/6小鼠、SD大鼠及东方田鼠均未检测出IL-10、IFN-γ及抗体亚类IgG、IgG_1、IgG_(2a)的表达。结论与Th2型免疫应答主要相关的细胞因子IL-10在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体内水平显著高于适宜宿主,可能在抗血吸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 卢潍媛胡媛袁忠英李佩徐馀信沈玉娟周何军陈盛霞曹建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
- 日本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东方田鼠和SD大鼠特异性DNA序列的克隆
- 2010年
- 目的比较日本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东方田鼠和SD大鼠特异性DNA序列的差异。方法提取东方田鼠、SD大鼠、C57BL/6小鼠和KM鼠肝脏DNA,根据东方田鼠特异性DNA序列片段(GenBank登录号:AF277394)设计引物,PCR方法扩增以上4种鼠的基因组特异性DNA,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特异条带,纯化后的PCR产物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PCR扩增东方田鼠、SD大鼠DNA分别得到520bp左右的特异扩增片段,同源性为99%。C57BL/6小鼠和KM鼠没有扩增出此特异片段。结论日本血吸虫非适宜宿主东方田鼠和SD大鼠之间特异性DNA序列有高度的同源性。
- 胡媛袁忠英沈玉娟朱小华刘述先曹建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东方田鼠SD大鼠
- 日本血吸虫DNA鸡尾酒疫苗免疫研究
- 2010年
-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DNA鸡尾酒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 方法 制备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s, Trx)、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ribosyl-transferase,HGPRT)DNA疫苗,免疫C57BL/6小鼠.C57BE/6小鼠随机分为感染对照组、空质粒对照组、pVAX1-GST免疫组、pVAX1-Trx免疫组、pVAX1-HGPRT免疫组及DNA鸡尾酒疫苗组,依次注射生理盐水,空质粒pVAX1,pVAX1-GST,pVAX1-Trx,pVAX1-HGPRT和由pVAX1-GST、pVAX1-Trx、pVAX1-HGPRT等3种质粒混合而成的DNA鸡尾酒疫苗.每组小鼠于0、2、4周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后2周,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3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后42 d剖杀小鼠,并计数各组小鼠血吸虫成虫数和肝虫卵数. 结果 pVAX1-GST、pVAX1-Trx、pVAX1-HGPRT和DNA鸡尾酒疫苗免疫组小鼠的减虫率依次为0、35.78%、47.89%和48.13%,肝减卵率依次为22.94%、34.14%、43.35%和26.77%. 结论 pVAX1-Trx、pVAX1-HGPRT及DNA鸡尾酒疫苗具有一定的抗日本血吸虫病作用,但3种疫苗联合使用并未发现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 胡媛徐馀信沈玉娟卢潍媛刘述先曹建平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硫氧还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