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KS007)
- 作品数:10 被引量:11H指数:1
- 相关作者:刘新刚王启慧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资本论》创作史再研究:新文献与新视野被引量:1
- 2014年
- 20世纪80年代《资本论》创作史研究曾经是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热点学术问题,取得了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MEGA2)中的第II部分"《资本论》及其准备材料"已经全部出齐,为对《资本论》创作史的再研究提供全新的文献学基础,"市场经济语境中的劳动价值分析范式"开启了这一《资本论》研究新视野。文献和视野的翻新,使得对《资本论》创作史的再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刘新刚
- 关键词:资本论
- 新时代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探讨——基于金融关系及其治理的视角被引量:10
- 2019年
- 金融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理论上说,需要反思当今时代全球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流派——新自由主义发展金融理论。该理论以"理性人"为研究起点,抽掉了现实金融世界中的"金融关系",开出的方案在现实中导致了金融脱实向虚和风险激增等问题。我们应该将金融发展问题拉回人间,以现实中切实存在的金融关系问题及其治理为视角深入思考金融高质量发展问题。从理论上推进"金融关系"视角的发展金融学研究,在现实中基于"金融关系"视角,从制度和文化双重维度考察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方法将成为新时代金融高质量发展中聚焦性理论与现实问题。随着中国发展金融理论在实践中的逐渐成功,将为人类贡献实现金融现代化的中国方案。
- 刘新刚
- “帕累托最优”理论批判:以《资本论》为视角
- 2017年
- 在古典经济学视阈中,人被抽象为孤立的理性人,每个孤立的理性人为追求自己的利益而展开竞争所达到的市场均衡状态,就是资源配置最佳的效率状态,也被称为'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转型国家按照这一理论进行改革却带来了经济的无效率甚至反效率。《资本论》中包含着大量解释这一反常现象的学术资源。《资本论》认为古典经济学只是给出了抽象层面的经济效率研究进路,在现实经济中,市场的自由运行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此基础上,《资本论》给出了现实经济效率研究进路。开发《资本论》中的学术资源,对于建立现实经济学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同时对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也具有巨大的现实价值。
- 刘新刚郑宇博
- 关键词:帕累托最优理性人现实人资本论
- 当代全球理性主义发展范式反思与超越
- 2014年
- 以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为理论内核,以亚当·斯密的市场法则为运行机制的西方传统发展范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将整个社会按照理性原则组织起来,从而将各种经济要素最佳配置起来,以达到物尽其用。但是按照这一发展范式进行的全球经济发展在带来物质财富极大增长和现代性全面生成的过程中,也将全球带入环境破坏、能源紧张、贫富分化、经济危机等发展困境。与绝对理性主义发展论者不同,马克思强调社会发展中应该坚持理性维度和价值维度的辩证统一。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反思和超越驱动现代社会发展的单一的理性主义车轮,打造出驱动现代社会的新的车轮——价值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理性和价值的整合方法,以重建当代全球发展范式。
- 刘新刚
- 关键词:实践哲学
- 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路径研究——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考察
- 2016年
- 我国正处于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不同学者基于不同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不同的改革方案。党和国家多次倡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本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视角,基于全球背景和我国国情来考察我国的汇率市场化改革路径。本文认为我国在推进汇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应遵循渐进性、张力性和动态平衡性原则,最终达到既能利用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正面效应,又能避免其负面效应。
- 刘新刚王启慧郑宇博
- 关键词: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效率:基于《资本论》视角的分析
- 2017年
- 古典主义经济学将人抽象为理性人,在这一假设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效率具有"三位一体"式的内在统一关系。但在现实中,人的非理性心理机制、市场的垄断性、社会信息的不对称性、社会的利益集团性等,使得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经常呈现无效率甚至反效率状态。《资本论》给出了抽象经济学的批判进路和现实经济学的拓展进路,它启示我们:在学术上,我们应该对抽象经济学和现实经济学进行学理区分性探讨;在现实中,我们应该以《资本论》为基础理论资源凝练中国具体经济改革道路。
- 刘新刚裴振磊
- 关键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论
- “理性与价值”关系问题再考察——以实践哲学为视角
- 2016年
- 从马克思实践哲学观的视角对"理性与价值"关系问题进行考察,可以将这两个维度的关系细化为物本与人本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竞争与联合的关系、自由与秩序的关系等。这样的考察所得出的理论资源是解决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信仰危机这三大人类当前面临危机的核心理论视角。
- 刘新刚裴振磊
- 关键词:辩证关系实践哲学
- 《1844年英国银行法》新解析及其当代启示:基于《资本论》的视角
- 2018年
- 《1844年英国银行法》确立了资本主义中央银行的基本理念与基本制度,这部银行法的基本思想来源于李嘉图的通货原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李嘉图的通货原理为西方主流货币理论——货币中性论(货币数量论)奠定了基础,此后西方主流货币理论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但都没有离开这个基本框架。可以说,货币中性论就是古典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谱系在货币经济学领域的体现。基于"理性人"假设,货币中性论无疑是科学的,其基础上的《1844年英国银行法》也就有理可依,这一思维已经极大地影响到经济学界。然而,以"现实人"为研究起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货币中性论及其基础上的《1844年英国银行法》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货币领域是经济关系问题最大的领域之一,利益集团性、垄断性、非理性心理因素、信息不对称性等都使得货币中性论在现实市场经济中矛盾重重。这是"现实"层面的真正科学的中央银行理论,其不但具有中国价值,也为世界贡献中央银行治理的中国方案。当前中国应该基于"现实人—货币关系批判和货币关系管理"的基本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央银行理论。
- 刘新刚
-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关系
- 虚拟社会批判——基于《资本论》等文本的解读
- 2013年
- 当前虚拟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急需从马克思的文本中开发理论资源以审读虚拟社会发展中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难题。然而,在马克思进行学术活动的时代,虚拟化问题尚未生成和凸显,这使得我们不能直接从其文本中寻找虚拟社会的理论资源,而需要深入到马克思理论的学理深处,以其基本方法和价值取向为基础进行理论推演。通过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等文本的当代解读,我们发现,马克思对"观念世界"的当代技术版——虚拟社会,持一种辩证批判态度,认为在资本逻辑的牵引下,虚拟社会的当代发展出现实体与虚拟、理性与价值的分裂,只有通过实践哲学思维,在实体与虚拟、理性与价值之间保持必要张力的基础上才能生成有序的现代虚拟社会。
- 刘新刚
- 关键词:虚拟社会实践哲学资本逻辑
- 《资本论》关于土地市场理论的形成过程、基本观点及其在新时代的新发展
- 2018年
-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从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影响极大,其以理性人为起点推出土地资源完全交给市场可以得到最优配置。然而,在现实中,完全自由化的土地市场安排不但极易带来土地市场本身的问题,也影响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的实现。因此,研究土地市场现实运动规律就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亟待破解的重大学术问题。以学说创作史的视角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资本论》以现实人为起点从学术深处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土地市场理论进行了批判,指出土地具有特殊属性,如果完全由市场配置会产生价格不断上涨,并由于其财富聚集效应而引发与制造业等领域争夺资源等问题。基于《资本论》土地市场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观点,结合新时代的经济实践,可以推出只有对土地市场进行经济关系的诊断、管理,才能实现土地市场本身的真实效率和整个经济体系的真实效率。
- 刘新刚李佳颍
- 关键词:资本论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