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4191)

作品数:14 被引量:176H指数:10
相关作者:祖元刚杨逢建杨蕾唐中华王文杰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生活史
  • 4篇黄酮
  • 3篇生活史型
  • 2篇有害植物
  • 2篇植物
  • 2篇色谱
  • 2篇生境
  • 2篇生境条件
  • 2篇生物碱
  • 2篇水分
  • 2篇内源
  • 2篇内源激素
  • 2篇总黄酮
  • 2篇总黄酮含量
  • 2篇豚草
  • 2篇黄酮含量
  • 2篇CATHAR...
  • 1篇单链
  • 1篇单链构象
  • 1篇单链构象多态...

机构

  • 14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14篇祖元刚
  • 6篇杨逢建
  • 5篇王文杰
  • 5篇唐中华
  • 5篇杨蕾
  • 4篇张衷华
  • 4篇陈华峰
  • 2篇张学科
  • 2篇马书荣
  • 2篇孙艳斐
  • 2篇赵晓菊
  • 2篇曹建国
  • 2篇焦琰
  • 2篇赵则海
  • 2篇郭晓瑞
  • 1篇张宇亮
  • 1篇付玉杰
  • 1篇梁胜楠
  • 1篇贾晶
  • 1篇张乃静

传媒

  • 3篇植物学通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植物研究
  • 2篇色谱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喜树替代紫茎泽兰过程中根际微生物群落特征被引量:21
2006年
为研究我国重要经济树种喜树根际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喜树在控制林业有害植物紫茎泽兰生物入侵的可行性,采用传统培养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16S rDNA文库相结合对喜树(Ca)、紫茎泽兰(Ea)和二者混栽体系(CE)根际土壤中的真核微生物和真细菌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计数结果表明,喜树、二者混栽以及紫茎泽兰根际中的真细菌数量依次减少,而真核微生物数量依次增多.PCR-SSCP分析显示,紫茎泽兰根际土壤中真核微生物条带数量(多样性)远高于喜树和混栽根际,对部分条带克隆测序表明喜树根际中Meristolohmanniaspp.为主要优势种群;tRFLP对真细菌结构分析表明,3种根际中真细菌群落多样性丰富,但没有差别,对喜树根际真细菌16S rDNA文库测序比较分析,共包含了10个已分类的门,其中Proteobacteria门为优势菌群,占24.71%(其中δ-Proteobacteria占17.65%),Acidobacteria门占16.47%,Bacteroidetes门占10.59%.另外,色谱分析发现喜树和混栽根际土壤中分别含有较低浓度喜树碱和羟基喜树碱,而紫茎泽兰根际二者均检测不到.由此可见,紫茎泽兰的扩散和蔓延依赖于特有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模式,并不改变真细菌群落的结构,喜树能够通过根系分泌物改变紫茎泽兰根际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模式,进而制约其外延.本研究为喜树在紫茎泽兰生物替代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祖元刚高崇洋王文杰杨逢建刘英王敏赵阳国
关键词:喜树根际微生物紫茎泽兰
天然次生林三种不同生境刺五加丁香苷和总黄酮含量的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采用高效液相和分光光度的方法对天然次生林林内、林隙和林缘三种不同生境下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丁香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条件下,刺五加不同部位丁香苷的含量不同.生境的变化对枝中丁香苷的含量影响最大,林内生境枝中丁香苷的含量最低,林隙生境较高,林缘生境最高.而茎基部丁香苷的含量规律为林内生境最高,林隙生境次之,林缘生境最低.三种不同生境中根和根茎丁香苷含量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刺五加全株均含有黄酮类物质,其中叶和花中黄酮的含量较高.其总黄酮含量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在林内生境,刺五加叶、花和果中总黄酮的含量最低,林隙生境有所提高,而林缘生境中含量最高.叶片总黄酮含量与叶面积指数呈负相关,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中总黄酮的含量越低.对于刺五加的枝、茎干、根和根茎而言,1~3年枝总黄酮在各个生境之间没有显著的差异;而茎干中总黄酮的含量表现为林内生境显著的高于林隙生境和林缘生境,后两者没有明显的差异;与茎干不同,林内生境根和根茎中总黄酮的含量最低,林隙和林缘的较高.
曹建国赵则海王文杰付玉杰祖元刚
关键词:总黄酮含量天然次生林刺五加丁香生境条件林隙
土壤不同水分条件对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生活史型的影响被引量:16
2007年
为了研究土壤中不同水分条件对长春花生活史型形成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设置对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等土壤水分梯度,对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n)幼苗进行处理。对长春花形态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选择的20个聚类实体被分为2组,第1组为对照(CK)和轻度干旱(LD)处理的植株,第2组为中度干旱(MD)和重度干旱(HD)处理的植株。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方法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长春花营养生长(Vegetative growth,V)、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S)和无性繁殖(Clone reproduction,C)等3类15种性状进行统计。结果显示,长春花在对照条件下生活史型为V0.39S0.54C0.07,轻度干旱为V0.36S0.50C0.14,中度干旱为V0.53S0.27C0.20,重度干旱为V0.45S0.09C0.46,干旱程度加强显著提高了无性繁殖的比重,降低了有性生殖的比例。同时,对长春花中文朵灵、长春质碱和脱水长春碱等生物碱的含量进行了动态测定,发现重度干旱下的文朵灵、长春质碱和脱水长春碱的含量在16d时分别是对照水平的1.5倍、2.3倍和3.1倍,表明干旱胁迫诱导生物碱积累,为长春花高效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唐中华杨蕾梁胜楠祖元刚
关键词:干旱生活史型生物碱
高温对长春花生活史型形成和生理代谢的影响被引量:21
2006年
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广泛栽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高温(≥40℃)是其生活史过程中常见的胁迫因子之一。为了研究高温对植物能量在营养和繁殖上分配格局和生理代谢的影响,运用生活史型理论与方法研究高温和对照温度条件下长春花生活史型和生理代谢动态特点。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营养生长(Vegetativegrowth,V)、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S)和无性繁殖(Clone reproduction,C)等3类15种性状进行统计,发现4周后高温与对照温度条件下长春花生活史型划分结果分别为V0.480S0.487C0.032和V0.604S0.385C0.010。对高温处理过程中可溶性糖、生物碱和抗氧化剂的代谢规律研究发现,蔗糖含量在第4周增加了约7倍,达到了(1.41±0.23)mg/g;文朵灵、长春质碱和长春碱等3种生物碱在第2周增加了2倍,峰值分别达到(6.0±0.63)mg/g、(3.8±0.63)mg/g和(35.6±2.8)μg/g;还原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从(153.3±11.8)nmol/g升高到(348.7±19.9)nmol/g,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由(54.5±9.27)nmol/g增加至(149.2±10.1)nmol/g,均增加了1倍以上,GSH/GSSG比值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结果表明,高温使长春花能量固定总量增加了1倍以上,促进了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投入,降低了营养生长方面的投入比例,这种能量分配格局的变化伴随着显著的生理代谢变化。
唐中华焦琰张学科祖元刚高杨孙艳斐杨蕾赵晓菊
关键词:生活史型主成分分析生理代谢
假苍耳的生活史进程中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被引量:20
2006年
本文试图从生理生化的角度对假苍耳(Iva xanthifolia)生活史进程中可溶性糖类、赤霉素、单宁以及黄酮的变化进行探讨。通过对假苍耳在生长发育期间几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假苍耳生活史进程的不同阶段,其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基本都在种子或芽阶段具有最高含量。此外,不同发育阶段可溶性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芽>花序>苗>成株>种子。除在花序和苗阶段没有测到海藻糖,其他各阶段海藻糖的含量变化如下:芽>成株>种子。另外,只有在种子阶段检测到棉子糖,其含量为15.43 mg·g^(-1)。赤霉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如下:种子>芽≈苗≈花序>成株。单宁含量的变化趋势:种子>成株>苗>芽>花序。黄酮含量的变化趋势:种子>芽>成株≈花序>苗。值得注意的是,当单宁/黄酮的比值接近1时,植物体内需要的单宁和黄酮的含量则相对较低;相反,当单宁/黄酮的比值接近0时,植物体内需要的单宁和黄酮的含量则较高。
祖元刚贾晶王文杰杨逢建陈华峰张乃静
关键词:赤霉素黄酮可溶性糖
豚草叶片和果实气体交换特性与11种土壤重金属相关性被引量:8
2006年
对10个样地中Cu、Pb、Zn、Mn、Cr、Co、Ni、Cd、As、Sb和Hg11种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样地内豚草叶片和果实气体交换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地内豚草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1.88~9.41μmol·m^-2·S^-1,而果实的净光合速率最高可达2.81μmol·m^-2·S^-1叶片的呼吸速率、气孔导度、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81μmol·m^-2·s^-1、75.7mmol·m^-2·s^-16.05μmol·m^-1·s^-2和4.72μmol·mmol^-1,分别是果实的5.26、0.64、1.31和1.69倍,说明非同化器官幼嫩果实具有与叶片相当,甚至更强的呼吸、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地点重金属Ni达到轻微污染水平,其它重金属含量都接近或者显著低于重金属污染的阈值.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如Cu、Pb、Zn、Cd、As、Sb和Hg)含量的高低对豚草气体交换特性没有显著影响,仅部分重金属含量与豚草的叶片、果实气体交换特性密切相关,如Ni和Cr对豚草叶片、果实的气孔导度及水分利用效率显著相关;Cr与豚草叶片饱和光合速率显著相关;而As与豚草果实的气孔导度显著相关.表明大部分土壤重金属对叶片和球果的气体交换没有直接影响,而Ni、Cr和As可以在轻微污染甚至没有达到污染水平时影响豚草的气体交换特性.
祖元刚王文杰陈华峰杨逢建张衷华
关键词:豚草土壤重金属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
长春花叶片内源激素及黄酮与花芽分化的关系被引量:12
2009年
为了探讨内源激素及黄酮与长春花花芽分化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研究了长春花幼苗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及黄酮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春花幼苗叶片IAA、GA3、ZR的质量分数均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降低,而ABA质量分数升高,表明内源激素均与第一个花芽分化有密切关系。叶片ABA/ZR、GA3/ZR、IAA/ZR、ABB/IAA和ABA/GA3也是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说明向生殖生长转变时叶片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叶片黄酮质量分数在第一个花芽分化时期明显下降,部分黄酮通过枝输出消耗于第一个花芽分化。幼苗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黄酮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马书荣祖元刚
关键词:花芽分化内源激素黄酮
林业有害植物豚草挥发油GC—MS成分分析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对豚草新鲜枝叶进行水蒸气蒸馏,应用色质分析(GC—MS)方法,对林业有害植物豚草挥发成份进行鉴定及定量分析,鉴定出28种化合物,为探讨豚草能分布于不同的水分和热量带并使其他植物受害的机制提供了依据。
杨逢建王纪坤张莹张衷华陈华峰祖元刚
关键词:林业有害植物豚草挥发油色谱分析质谱分析
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扩散的综合测定方法被引量:4
2005年
在外来有害植物试点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外来有害植物的特点,介绍了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测定的样地选择和设置方法。对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生境条件、有性繁殖能力、无性繁殖能力及入侵现状评价、种群扩散测定的内容和计算方法进行了概括。并根据以上资料,计算了外来有害植物综合分析指数,分析外来有害植物入侵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综合治理外来有害植物提供参考资料。
杨逢建祖元刚王文杰赵则海曹建国张衷华陈华峰
关键词:外来有害植物种群扩散植物入侵繁殖能力植物种群生境条件
温室内长春花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以长春花为试材,应用超声提取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和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长春花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长春花不同时期各部位总黄酮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果、叶、花、茎、根;不同叶位总黄酮含量是花叶大于果叶,果叶大于营养叶,不同枝位总黄酮含量是果枝大于叶枝,叶枝大于茎,形成由上到下的递减趋势;侧枝各部位总黄酮含量高于主枝,须根总黄酮含量高于主根,形成由外到内的递减趋势。
马书荣曲笑岩祖元刚
关键词:温室黄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