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12-002-004-002)

作品数:8 被引量:137H指数:6
相关作者:李怀恩史冬庆邓娜赵伟吴军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省级重点实验室科研与建设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植被
  • 4篇植被过滤带
  • 3篇点源
  • 3篇点源污染
  • 3篇污染
  • 3篇非点源
  • 3篇非点源污染
  • 2篇野外
  • 2篇野外试验
  • 2篇入渗
  • 2篇水分
  • 2篇水分入渗
  • 2篇污染物
  • 2篇径流
  • 2篇河流
  • 1篇地表径流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含量
  • 1篇运移
  • 1篇溶质运移

机构

  • 8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黄河勘测规划...
  • 1篇陕西省环境科...

作者

  • 6篇李怀恩
  • 4篇邓娜
  • 4篇史冬庆
  • 2篇李家科
  • 2篇吴军虎
  • 2篇赵伟
  • 2篇汪磊
  • 1篇王莉
  • 1篇杨寅群
  • 1篇董文财
  • 1篇朱磊
  • 1篇蔡明
  • 1篇王升
  • 1篇王全九
  • 1篇张铁钢
  • 1篇周君君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聚丙烯酰胺对黄土坡面水分入渗及溶质迁移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研究上方供水方式模拟降雨径流条件下,聚丙烯酰胺(PAM)对黄土坡面水分入渗及溶质(Br-)迁移的影响,结果显示:施加PAM能显著减少坡面产沙率及溶质的流失量,不施PAM(CK)的坡面累积产沙量分别是施加PAM1、PAM2、PAM3和PAM4的5.2,3.0,13.1,30.5倍;冲刷试验前期不同施量的PAM均能增加土壤水分入渗,约5~10min后与PAM施量较少的处理(<1g/1.25m2)相比,施量较大的处理(>1g/1.25m2)地表径流量较大;对于提高降雨径流的就地利用、增加地表入渗,PAM的最佳用量约为1g/1.25m2;对于集蓄和利用坡地径流、减少入渗,PAM最佳用量约为3g/1.25m2;不同PAM用量条件下,坡面溶质Br-浓度变化过程与时间存在y=axb的幂函数关系。
赵伟吴军虎王全九董文财王升
关键词:入渗溶质运移
径流流量对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8
2012年
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1次降雨径流过程中植被过滤带的净化效果也会随时间变化。该文通过野外小区试验,分析了暴雨径流过程中流量对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场暴雨径流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段,即不同入流流量下,植被过滤带对悬浮固体、总氮、总磷、颗粒态氮和颗粒态磷的净化效果变化较大,随着入流流量的减小,植被过滤带的净化效果更为显著,其中草地过滤带的净化效果最好;对植被过滤带进出口水流中的颗粒粒径分析也表明植被过滤带对粗颗粒的净化效果较好,植被阻滞水流使粗颗粒沉积是植被过滤带净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该研究可为我国西北地区植被过滤带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邓娜李怀恩史冬庆汪磊
关键词:植被径流植被过滤带
容重对不同有机质含量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1
2013年
通过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入渗试验,分析有机质含量及容重对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容重对质地相同而有机质含量不同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程度,对高有机质含量的土壤影响显著,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在容重递增的过程中,土壤累积入渗量、湿润深度显著下降,稳定入渗率以乘幂形式迅速下降;有机质含量较低的土壤,容重增加对土壤入渗过程影响相对较小,容重增加时,其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湿润深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但其减小的幅度范围较小,稳定入渗率呈平缓线性降低。采用Green-Ampt模型与Philip模型模拟不同容重及有机质含量的土壤饱和导水率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吴军虎张铁钢赵伟李家科杨亮
关键词:土壤有机质容重土壤水分入渗特性
沣河水质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分析沣河水环境质量状况,确定水体污染程度及水质变化趋势,为水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技术,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衡量污染变化趋势。结果 rs沣河口=0.05W9=0.833,表明严家渠断面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rs三里桥=-0.933,且|rs三里桥|>W9=0.833,表明三里桥断面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呈显著下降趋势。结论严家渠断面及三里桥断面水质明显好转;沣河口断面水质有恶化趋势,应引起注意,应继续巩固加强对沣河中下游点源的控制管理,以确保沣河入渭断面水质能持续稳定达标。
王莉胥鹏海宋涛李怀恩
关键词:河流水质
考虑非点源污染影响的河流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初步提出了考虑非点源污染影响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以渭河干流西安段为例,应用所建模型计算了该河段不同水平年及研究年(2009年)丰、平、枯三个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及负荷削减量。结果表明,渭河西安段丰水年的水环境容量大于枯水年的水环境容量,丰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大于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同时,丰水年COD和NH3-N的总污染负荷削减量均大于枯水年的总削减量,丰水期COD和NH3-N总削减量均大于枯水期的总削减量。
李家科周君君李怀恩蔡明朱磊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
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被引量:68
2010年
植被过滤带是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措施"之一。为了探讨植被过滤带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实际应用,该文作者在陕西小华山水库岸坡地建设了3条不同配置方式的植被过滤带,通过试验测定了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几种污染物的净化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的颗粒态氮、颗粒态磷、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浓度削减率分别达到82.02%、77.13%、46.05%、73.28%和60.48%以上,负荷削减率分别达到89.98%、87.25%、69.93%、85.11%和77.97%以上,并能有效地削减溶解态氮和溶解态磷的负荷量;自然草地过滤带和沙棘-草本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这几种污染物的削减主要发生在前10m。过滤带内的植被条件、入流流量和入流污染物浓度是影响过滤带净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李怀恩邓娜杨寅群史冬庆
关键词:污染控制径流植被过滤带非点源污染物野外试验
植被过滤带对悬浮固体净化效果的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数学模型是进行植被过滤带(VFS)设计的重要工具。本研究通过分析植被过滤带对径流中悬浮固体的净化机理,采用植被过滤带田间尺度机理模型VFSMOD和修正的土壤侵蚀模型MUSLE耦合,对植被过滤带的悬浮固体净化效果进行模拟,并利用野外小区试验数据对该耦合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植被过滤带出流悬浮固体浓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偏差多在±20%以内,其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判定系数R2为0.98,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且优于VFSMOD模型,可用于我国植被过滤带的规划设计。
邓娜李怀恩史冬庆
关键词:植被过滤带
植被过滤带非点源污染及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野外小区试验,探讨了植被过滤带非点源污染的产生及其对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氮、总磷在植被过滤带初始出流中呈现出较高的浓度;在入流单宽流量大于0.004 m3/(s.m)的大流量冲刷下,植被过滤带出流悬浮固体的浓度大多增加;当植被过滤带内土壤初始氮浓度较高时,径流会再次受到氮污染。植被过滤带内坡面和表层土壤的初始情况(污染物量和干湿度)以及入流流量是植被过滤带产生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因素;非点源污染的产生是植被过滤带净化效果降低的主要原因。
邓娜李怀恩史冬庆汪磊
关键词:植被过滤带非点源污染野外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