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133)
-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4
- 相关作者:桂智凡薛滨姚书春魏文佳段洪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湖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近百年环境变化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2009年6月用重力采样器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的三池和五池分别采集岩芯钻孔(wdlc-3孔和wdlc-5孔),运用核素^(210)Pb和^(137)Cs进行定年,同时分析了岩芯沉积物的理化指标,包括烧失量(LOI_(550℃))、总磷(TP)、总氮(TN)、粒度、金属元素和磁化率,研究近代五大连池湖泊环境演化过程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920s~1950s,湖泊沉积物中值粒径较大,LOI_(550℃)和TN呈增长趋势,两孔Al和Fe含量呈增长趋势或处于高值阶段,可能与该期人类活动如开垦荒地有关;1950s~1980s,中值粒径较小或呈减少趋势,而TN,Al和Fe及重金属的含量呈增加趋势,人类活动如毁林、毁草开荒开始成为湖泊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1980s~2000s阶段氮、磷增加更为迅速,重金属的含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可能与化肥、农药、含磷物品、含铅汽油的大量使用以及增强的工业活动有关;2000s以来,湖泊主要面临营养水平增加导致的富营养化问题。
- 桂智凡薛滨姚书春魏文佳
- 关键词:沉积物环境演变
- 阳澄湖水质现状及原因探讨被引量:35
- 2011年
- 阳澄湖丰水期和枯水期水质调查结果显示:TN、叶绿素、TP和CODMn丰枯期都呈从西湖区向东湖区递减趋势,且一般枯水期大于丰水期,TP反之;丰枯期水质均较差,为Ⅳ类或劣Ⅴ类,污染物主要为TN和TP;富营养化加重趋势有所缓解,但水体仍呈富营养化状态。氮磷来源分析表明:丰枯期NO3--N、NO2--N与TN以及丰水期PO43--P与TP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叶绿素浓度与TN在枯水期有显著相关性,其他时期叶绿素浓度与TN、TP的相关性均不显著。阳澄湖养殖活动和底泥营养盐释放可能是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
- 桂智凡薛滨姚书春魏文佳
- 关键词:水质富营养化影响因素
- 全新世大暖期中国湖泊碳埋藏速率初步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湖泊沉积物中埋藏了大量碳,是个不容忽视的碳汇,在区域乃至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未来全球平均温度增加1~2℃的情景下,湖泊沉积物碳埋藏潜力将如何变化值得关注。了解和重建我国不同区域过去类似增温幅度下(如全新世大暖期,6kaB.P.)的湖泊碳埋藏情况及其时空分布,可作为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湖泊碳汇潜力影响的重要参考。
- 张风菊薛滨姚书春桂智凡
- 关键词:全球碳循环湖泊沉积物全新世大暖期未来气候变化平均温度
- 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以太湖流域和呼伦湖流域为例被引量:9
- 2012年
-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有利于揭示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驱动机制,同时为制定合理的区域碳排放政策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1980年、1995年、2000年和2005年4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数据,借助IPCC第四次报告推荐的计算方法和对应参数,选择我国东部亚热带和温带的两个典型大湖——太湖流域和呼伦湖流域1980~2005年碳收支情况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1980~2005年太湖流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农田的逐年减少和聚居地的持续增长,而呼伦湖流域则主要表现为由于林地向草地的转化和草地向其他土地的转化所导致的林地面积的减少和其他土地面积的增加。2)在碳源/汇方面,太湖流域和呼伦湖流域均表现为碳汇,对于太湖流域来说,林地和农田是主要的碳汇,聚居地是碳支出的主要贡献者,2000年以来呼伦湖流域固碳能力出现比较明显的下降,林地和草地的变化是导致碳储量变化的主导因素。3)通过两个流域碳储量变化情况的比较,发现人类活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此外,植被类型差异以及成林时间也是影响固碳能力的主要原因。
- 魏文佳桂智凡薛滨段洪涛姚书春李相憲
-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太湖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