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50507)

作品数:15 被引量:121H指数:8
相关作者:于东升史学正张海东王宁董林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土壤
  • 10篇有机碳
  • 9篇土壤有机
  • 7篇土壤有机碳
  • 5篇红壤
  • 4篇典型区
  • 4篇有机碳库
  • 4篇有机碳密度
  • 4篇水稻
  • 4篇水稻土
  • 4篇碳库
  • 4篇碳密度
  • 4篇土壤有机碳密...
  • 3篇引黄
  • 3篇植被
  • 3篇土壤有机碳库
  • 2篇叶面
  • 2篇叶面积
  • 2篇叶面积指数
  • 2篇引黄灌区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苏师范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西省科学院
  • 1篇中国冶金地质...
  • 1篇苏州市农业科...

作者

  • 13篇于东升
  • 12篇史学正
  • 10篇张海东
  • 7篇王宁
  • 4篇董林林
  • 3篇潘剑君
  • 3篇赵永存
  • 2篇张忠启
  • 2篇廖丹
  • 1篇于法展
  • 1篇张宏玲
  • 1篇冯金良
  • 1篇顾成军
  • 1篇刘杨
  • 1篇林永崇
  • 1篇周春国
  • 1篇孙小艳
  • 1篇高少鹏
  • 1篇黄标
  • 1篇杨浩

传媒

  • 5篇土壤学报
  • 5篇土壤
  • 2篇生态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方法研究红壤侵蚀恢复区植被垂直结构被引量:4
2014年
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HDS 3000对南方红壤侵蚀恢复区植被样方进行扫描,提取了植被的平均树高、胸径,并分层反演了森林冠层及灌草层投影叶面积指数。结果表明:利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能够准确获取样方尺度上的植被垂直结构信息,研究区整体投影叶面积指数达0.60,林冠层投影灌草层平均投影叶面积指数分别为0.37和0.41。样方植被整体的变异性较小,而垂直方向上林冠层和灌草层的变异性较大。成土母质是引起植被垂直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不同成土母质红壤上植被垂直结构恢复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千枚岩林地>红砂岩林地>花岗岩林地,垂直结构恢复水平的不同引起了林下土壤侵蚀的差异。
张海东于东升史学正王宁
关键词:植被恢复土壤侵蚀植被结构
近10年典型区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库平均驻留时间变化特征
2023年
弄清土壤有机碳库平均驻留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对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尤为关键。本研究基于历史采样信息开展新一轮土壤样品采集,进行100 d土壤呼吸培养实验,借助三库一级动力学模型拟合获得土壤活性碳库(MRT_(a))和缓效性碳库平均驻留时间(MRT_(s)),揭示了2009—2019年江西东乡红壤性水稻土表层土壤MRT_(a)和MRT_(s)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东乡2019年红壤性水稻土表层土壤MRT_(a)与MRT_(s)均值分别为26.5 d和14.1 a,与2009年相比,未发生显著性变化。整体上,东乡南部地区活性碳库和缓效性碳库更为稳定,且东乡地区红壤性水稻土MRT_(a)与MRT_(s)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不同地理位置的MRT_(a)与MRT_(s)变化幅度分别达-1.3%~544.5%和-6.7%~1375.5%。这种时空变异,部分源于土壤活性碳和缓效性碳组分构成的空间分异。尽管存在较大空间变异,与南方其他稻作区相比,东乡地区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库近10年变得更为稳定。
王玺洋李晓晖辛在军辛在军孙小艳李亮
关键词:红壤性水稻土平均驻留时间时空分异
侵蚀红壤恢复区植被垂直结构对土壤恢复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3
2014年
通过获取典型的侵蚀红壤恢复区植被垂直结构参数及林下土壤属性值,构建归一化土壤恢复指数,研究了植被垂直结构对林下侵蚀土壤恢复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研究区植被垂直结构与土壤属性特征较侵蚀期均有所恢复,植被垂直结构对侵蚀土壤的恢复影响显著,土壤重组有机碳、全氮和黏粒含量的恢复水平均呈现出纯林<林草<林灌草的趋势,体积质量顺序相应为林灌草<林草<纯林。植被投影叶面积指数与归一化土壤恢复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332*,P<0.05)。在投影叶面积指数大于0.2的情形下,土壤恢复特征随植被垂直层次的增多呈正向演变,不同植被结构投影叶面积指数的增大有利于侵蚀区退化土壤质量的恢复,灌草层是侵蚀红壤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
张海东于东升董林林史学正王宁
关键词:土壤侵蚀
藏北高原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母质成因及其成土模式被引量:8
2012年
基于对藏北高原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粒度组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探讨了该地区高山草甸土的母质成因及成土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粒度分布以20μm为界线呈双峰态分布。主峰峰值粒径在90μm左右,较细峰呈宽阔细尾分布,峰值粒径在3~6μm之间。高山草甸土的各粒级组成(<2μm、2~20μm、20~300μm、300~2 000μm)沿剖面变化很小。高山草甸土主要由极细砂组成(50~125μm),平均粒径集中在60~90μm,明显比黄土高原黄土、川西黄土、成都粘土的粗。高山草甸土粒度分布特征与土壤底部的薄层粗骨性残留古风化层相比存在显著差别,而与该区域河谷沉积、风尘沉积具有相似的特征。总之,各实验数据指示,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具有土层厚、质地均匀、无砾石和层理不发育的特点,与基岩原地风化形成的高山草甸土存在明显差别,其成土母质来源于风尘沉积。该区高山草甸土成土过程符合风尘"加积型"土壤发育模式,而风尘沉积在高山草甸土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林永崇冯金良张继峰鞠建廷胡兆国高少鹏
关键词:藏北高原高山草甸土粒度组成风尘沉积土壤发育
红壤典型区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构成及空间分异研究被引量:13
2015年
以江西省东乡县为研究区,基于土壤有机碳三库(活性、缓性和惰性碳库)一级动力学理论,通过22个土壤样品的实验室呼吸培养实验,计算了各土壤亚类的碳组分含量及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并借助全县229个采样点获得了东乡县的活性、缓性和惰性有机碳的空间分布图。分析结果表明,淹育、潴育、潜育型水稻土和红壤的活性碳含量分别为0.54、0.72、0.72和0.33 g/kg,分别占其总有机碳含量的2.78%、2.83%、2.91%和2.57%;缓性碳含量分别为7.57、9.79、12.34和4.72 g/kg,分别占总有机碳含量的41.09%、45.25%、46.24%和37.12%;惰性碳含量分别为10.36、11.22、13.49和7.67 g/kg,分别占总有机碳含量的60.31%、56.13%、51.92%和50.67%。在空间分布上,活性、缓性和惰性碳含量均呈现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趋势。分析表明水稻土各亚类活性和缓性碳含量高于红壤,说明水稻土不仅是该地区固碳的主要类型,也是较大的潜在碳排放源。红壤的惰性碳尽管比例最高,但总有机碳含量较低,其土壤固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张忠启于东升潘剑君张海东史学正王宁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土壤类型南方红壤丘陵区
不同比例尺农田土壤碳库模拟的最佳栅格单元分辨率被引量:5
2014年
基于太湖地区1:50 000、1:1 000 000、1:14 000 000 三种比例尺土壤矢量图斑单元以及通过上述矢量图斑单元转换生成的不同分辨率的栅格单元,在1982年水稻土土壤有机碳库的基础上,利用DNDC (Denitrification-Decomposition) 模型模拟了2000年水稻土表层 (0-20 cm) 土壤有机碳库,对比分析了不同分辨率栅格单元与3种比例尺矢量图斑单元的水稻土类型数量、面积、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以及有机碳密度的变化特征,并以矢量图斑单元获得的这4个指标结果为基准,用相对变异百分数 (VIV) 来判别基于三种比例尺DNDC模型模拟的最佳栅格单元分辨率。结果表明,在4个指标的│VIV│〈 1%前提下,基于1:50 000、1:1 000 000、1:14 000 000 三种比例尺的最佳栅格模拟单元分辨率分别为0.2 km × 0.2 km、2 km × 2 km、17 km × 17 km,既能保证模型模拟过程中的精度要求,又可以避免数据冗余,提高模拟效率。建立的土壤碳库模拟研究的比例尺与其最佳栅格单元分辨率对应转换关系,对区域土壤碳模拟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倪元龙于东升张黎明史学正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库DNDC模型水稻土
成都典型区轮作与土壤特征类型对有机碳密度影响力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分析轮作制度与土壤特征类型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主导作用程度,对提高农田土壤固碳潜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年在新都区和郫县采集的土壤样点数据,利用方差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分析土壤特征类型(土壤质地、土壤亚类、成土母质)和轮作制度对成都平原典型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变异的影响,比较土壤特征类型与轮作制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力。结果显示:土壤特征类型和轮作制度均对SOCD的变异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土壤质地类型,其中黏粒含量与各土层的SOCD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轮作制度影响力比较,土壤特征类型对SOCD变异性影响起主导作用,能够分别解释SOCD在0~40、0~20和20~40cm土层变异性的35.9%、43.0%和16.8%;而轮作制度对SOCD变异性影响表现在0~40和0~20cm土层,SOCD逐步回归解释能力在土壤特征类型基础上仅增加2.2%和4.5%,轮作制度影响力不足以改变土壤特征类型对区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的影响地位。研究和揭示区域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异及其驱动力,更应注重土壤特征的影响力,轮作制度影响力可以被忽略。
张宏玲于东升王宁周春国王美艳张海东赵永存史学正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因素
成都典型区水稻土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对农业生产、生态平衡和全球气候变化至关重要,有机碳组分构成及平均驻留时间对深入了解土壤有机碳特征及演变规律意义重大。通过土壤呼吸培养实验和三库一级动力学方程,模拟分析了成都典型区水稻土有机碳组分构成特征;利用土壤定量化属性与有机碳各组分相关及回归分析,建立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各组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有机碳组分的活性碳、慢性碳和惰性碳含量在表层(0—20cm)分别为0.42、6.13、11.43gkg-1,均高于亚表层(20~40cm)的0.23、4.09、7.50gkg-1,两土层间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但有机碳组分比例没有显著性差异。剖面(0—100cm)有机碳组分含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小,活性碳和慢性碳比例随着深度增加而降低,惰性碳比例则随着深度增加显著升高。容重、全氮和全磷对有机碳各组分含量,质地对活性碳组分含量、比例及平均驻留时间,pH对慢性碳和惰性碳组分比例均具有显著影响;活性碳和惰性碳组分含量与土壤全氮、碳氮比、pH以及土壤细粉粒(0.02~0.002mm)含量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可用来预测水稻土有机碳各组分含量,研究结果对其他地区土壤有机碳各组分研究及预测具有积极启示作用。
廖丹于东升赵永存王宁张海东潘剑君史学正
关键词:水稻土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
引黄灌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剖面特征及固碳速率被引量:11
2014年
为揭示灌溉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剖面(0—100 cm)分布产生的影响,通过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实地调查与采样,以无灌溉耕作的自然土壤作为对照,研究不同灌溉耕作时间序列下灌区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剖面分布特征,并估算其平均固碳速率。结果表明:灌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随土层深度增加而下降的剖面分布特征,灌溉耕作对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作用最明显;灌区土壤剖面碳密度与灌溉耕作时间和土壤类型均显著相关(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74,且因灌溉耕作时间和土壤类型的不同,土壤有机碳密度差异性显著(P<0.05);灌溉耕作影响的土层深度及剖面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增加量因灌溉耕作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异;引黄灌区5类土壤的平均固碳速率为0.53 MgC·hm-2·a-1。引黄灌溉耕作在增加农田土壤固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董林林杨浩于东升张海东刘杨史学正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灌溉剖面特征宁夏引黄灌区
典型黑土区农田土壤碳库及其影响因子显著性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明确不同时期农田土壤碳库及其显著影响因子对农田土壤固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北安和克东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和实际补充采集样品分析数据,利用土壤类型GIS连接法研究土壤有机碳库及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时期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变异的影响因子及其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沟谷和低洼平地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下降速率均高于漫岗高平原,表层和剖面的碳库年均下降速率为-0.14 t hm-2a-1和-0.13 t hm-2a-1,碳库储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1980年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显著性影响因子为土壤类型(亚类)、海拔、pH和全磷;2010年影响因子中土壤类型(亚类)和pH依然显著,海拔和全磷不再显著,坡度成为新的显著性影响因子。
王充于东升张海东赵永存史学正王宁
关键词:典型黑土区土壤有机碳库土壤有机碳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