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0094) 作品数:8 被引量:50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杨永川 达良俊 戚裕锋 张奇平 葛斌杰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云南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更多>>
天童山森林土壤种子库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14 2010年 土壤种子库是植物群落的潜在物种库。在中国东部典型丘陵地区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选取8类微地形,分别于2008年9月、12月和2009年3月、6月进行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实验,从总计1,960份土样中挑选种子进行鉴定及分类统计,研究其时空格局,探讨自然森林土壤种子库的基本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显示:(1)共检出有活力的种子5,024粒,共鉴定出68个种,其中定名种65个;落叶阔叶乔木和常绿阔叶小乔木物种数量以及种子数量均占优势;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共有种为48种,相似性系数为0.45。(2)2级和3级顶坡及下部边坡、麓坡、泛滥性阶地种子库储量较大,而高上部边坡、中上部边坡和低上部边坡种子库储量较小。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和细枝柃(Eurya loquaiana)是各个微地形单元种子库的优势种。其他优势种中,上部坡面的微地形主要为格药柃(E.muri-cata)、短梗冬青(Ilex buergeri)、黑山山矾(Symplocos heishanensis)、四川山矾(S.setchuensis)等常绿树种,而下部坡面的微地形主要为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橄榄槭(Acer olivaceum)、西川朴(Celtis vandervoetiana)等落叶树种。(3)土壤种子库储量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布是0-2cm土层>2-5cm土层>5-10cm土层>枯枝落叶层。(4)土壤种子库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其储量在各个取样时间中的分布为12月>3月>9月>6月。 葛斌杰 杨永川 李宏庆关键词:微地形 残存银杏群落的结构及种群更新特征 被引量:12 2011年 银杏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也是银杏纲植物现存的唯一种,但其自然群落和种群生态学特征至今尚未明晰。对分布于贵州省和重庆市交界的大娄山区7个地点的残存银杏群落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主要组成种的种群大小级结构等群落结构特征以及银杏种群更新特征进行了研究。林木层共记录到82个种,其中常绿针叶树3种,常绿阔叶树和落叶阔叶树分别为37种和42种;各群落中相对优势度均以落叶阔叶树为高,银杏在7个样方中为顶极优势种,其中在6个样方中为单优势种。银杏群落林木层在垂直结构上一般可分为3层,银杏为乔木层的主要成分。各个群落中银杏种群的大小级结构均为逆-J型或多峰型,更新连续,而其余种类多为单峰型。不同微地形单元上银杏具有不同的萌枝特性,沟谷生境中银杏的萌枝率显著高于下部边坡和崖锥,有萌个体率的差异是主要的贡献因子,而银杏的萌枝能力与主干的胸径无显著关联。残存银杏群落为典型的发育在不稳定立地上的落叶阔叶林地形顶级群落,银杏通过萌枝维系种群的长期存留和群落的相对稳定。群落中银杏、红豆杉(Taxus chinensis)、红椿(Toona ciliata)和川黄檗(Phellodendron chinense)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共存,有必要从群落层次上加强对残存银杏群落的保护。 杨永川 穆建平 TANG Cindy Q 杨轲关键词:种群结构 微地形 浙江天童7种优势乔木的种子形态特征和萌发特性 被引量:4 2013年 以浙江天童地区雷公鹅耳枥等7种常见优势乔木种子为材料,对其形态特征和近自然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体积最大的是长叶石栎(6 370.54mm3),最小的为雷公鹅耳枥(17.72mm3);千粒重最大的是长叶石栎(3 580.868g),最小的为木荷(5.148g);含水量最高的是长叶石栎(43.72%),最低的为西川朴(11.78%).在光/暗期温度25℃/15℃,光照强度1 402lx(14h/d)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木荷、云山青冈较高,分别达55.5%和56.5%,栲树、西川朴和长叶石栎较低,分别为20%、10.5%和6%,雷公鹅耳枥和南酸枣没有萌发;开始萌发时间木荷最早(6d),云山青冈最迟(35d),萌发持续时间西川朴、木荷和云山青冈均超过50d,并依次延长;木荷和云山青冈的种子萌发格局为缓萌型,而栲树、西川朴、长叶石栎、雷公鹅耳枥和南酸枣为低萌型.天童地区7种常见优势乔木采取了不同的萌发策略来适应当地外界环境,可能是其成为不同微地形中优势种的重要因素. 杨永川 戚裕锋关键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种子萌发 Role of urban remnant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s on natural restoration of artificial forests in Chongqing metropolis 被引量:2 2009年 The effects of urban remnant natur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EBLF) on the restoration of artificial pine forests surrounding it were studied with reference to species composition,biodiversity,dominant species and stand structure on Mt. Tieshanping in Chongqing metropolis,Southwest China. The seeds from the remnant EBLF naturally facilitate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of artificial Pinus massoniana forests near it. The similarity of species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artificial Pinus massoniana forests and the remnant EBLF and biodiversity index of the artificial Pinus massoniana forests decrease as the distance from the remnant EBLF increases. Castanopsis carlesii var. spinusa is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ground vegetation,shrub layer and sub-tree layer of the Pinus massoniana forests near the remnant EBLF. However,the natural restoration processes of those farther away from the remnant EBLF are restricted for the absence of seed source of the inherent components of the remnant EBLF,and the anthropogenic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facilitate the restoration process. 杨永川 李楠关键词:REMNANT VEGETATION EVERGREEN FOREST SEED RESTORATION 重庆铁山坪残存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重庆都市区铁山坪国家森林公园内残存常绿阔叶林是中亚热带低海拔地区典型的常绿阔叶林.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了2 000 m2的永久样方,并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对群落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划分了基于主要树种种群结构的特征种组,以此为基础,结合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分别讨论了其更新类型,同时对调查群落所处的演替阶段进行了诊断,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多样性特征.基于胸径级频率分布,将各树种的种群年龄结构归纳为5种类型,同时,依据树冠深度随树高的变化,将各树种的种群树冠结构归纳为3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将群落内主要树种归纳为6种特征种组类型,各特征种组类型均对应相应的更新方式.最后分析得出该群落已处于演替的顶级阶段,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李楠 杨永川 李百战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群落结构 种群结构 天目山第三纪孑遗植物缺萼枫香的群落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选择代表性地段,设置第三纪孑遗植物缺萼枫香群落样方,开展群落学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外貌及结构特征等.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生长维管束植物177种,分属65科128属,科属组成较为复杂.在该地区,物种的区系地理成分丰富多样,以温带成分占优势,并含有较多古老属种.群落外貌由中、小型草质单叶的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其中落叶成分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群落垂直结构分化明显,可以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树冠分布较为连续.天目山缺萼枫香群落是以落叶成分为主的、由中小型草质单叶的高位芽植物决定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古老性和残遗性.缺萼枫香林集中分布在中亚热带南部和中亚热带北部,种类组成表现较强的替代规律,随纬度升高落叶成分比例增加,常绿树种由适生冷凉气候的种类替代,常伴生有丰富的第三纪孑遗植物.应进一步研究缺萼枫香林群落的演替规律和演变历史,探讨枫香属植物的起源和进化以及冰期对第三纪森林的影响. 商侃侃 王婕 余倩 赵明水 达良俊关键词:枫香属 区系特征 群落结构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Ⅳ):土壤种子库在受损常绿阔叶林恢复初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2010年 模拟了常绿阔叶林的4种不同受损程度(间伐大树,清理下木,清除地上植被以及植被和表土完全破坏),于2003年10月在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各设置1个受损样方.通过分析土壤种子库萌发格局、种类组成及其与受损样地第一年恢复物种的相似性,探明土壤种子库在受损常绿阔叶林恢复初期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在16个0.5 m×0.5 m的取样面积上,土壤种子库共萌发出995株幼苗,密度为248.75粒/m^2,分属21科27属28种,其中乔木7种,灌木8种,藤本4种,草本9种.(2)土壤种子库对4种干扰方式的样地物种恢复贡献率为:Ⅰ号(0.467)>Ⅳ号(0.389)>Ⅱ号(0.368)>Ⅲ号(0).(3)檫木(Sassafra tzumu)、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大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和山鸡椒(Litsea cubeba)等先锋种可通过土壤种子库大量更新;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和石栎(Lithocarpus glaber)等虽具有种子库,但数量少;而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iaris)和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等种子不能通过土壤种子库实现更新.研究表明土壤种子库对天童地区受损常绿阔叶林的恢复作用比较有限. 宋垚彬 张奇平 达良俊关键词:生态恢复 浙江天童受损常绿阔叶林实验生态学研究(Ⅴ):不同干扰下植被恢复初期主要树种五年的恢复和更新 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解常绿阔叶林在遭受不同采伐干扰后的恢复和更新。于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浙江天童地区常绿阔叶林中对5个不同采伐处理下的样地进行了5年的秋季植被跟踪调查,样地处理分别是:(Ⅰ)去除大树保留萌枝,(Ⅱ)去除地表植物保留枯枝落叶层,(Ⅲ)去除地表植物和10 cm的表土,(Ⅳ)清除下木层保留大树,以及(Ⅴ)对照.结果显示:①样地Ⅰ和Ⅱ的胸高断面积(BA)增长量最高,分别为1631.8 cm^2和1 619.4 cm^2;而样地Ⅳ的BA值增长量最少,为43.4 cm^2.②样地Ⅰ的BA值增加以常绿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主要通过残留植株的生长而恢复;样地Ⅱ的BA值在5年中的恢复速度最快,主要以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和落叶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样地Ⅲ的BA值恢复主要以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和常绿阔叶乔木的BA增量为主;样地Ⅳ中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都非常少,BA值都小于10cm^2.③各样地中幼苗的补充有一个波动的过程,恢复第1年最多,恢复第2年则发生锐减.样地Ⅰ中幼苗主要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样地Ⅱ中幼苗也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但相对样地Ⅰ有较多的落叶树种.样地Ⅲ中幼苗主要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样地Ⅳ中幼苗主要以常绿阔叶乔木为主.结果表明采伐模式对常绿阔叶林的恢复和更新有着深远的影响.择伐上木层后,常绿阔叶树种能得到较快的恢复;清除下木层,保留大树后,主要树种恢复缓慢;在皆伐下,落叶树种侵入,形成落叶树种为优势种或者常绿和落叶混交的群落. 戚裕锋 杨徐烽 张奇平 宋坤 康敏明 达良俊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主要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