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50012)

作品数:29 被引量:377H指数:11
相关作者:林亲录吴跃吴伟杨涛肖华西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6篇籼米
  • 6篇米糠
  • 4篇淀粉
  • 4篇响应面
  • 4篇米糠油
  • 4篇糙米
  • 3篇蛋白
  • 3篇淀粉回生
  • 3篇色谱
  • 3篇食品
  • 3篇气相
  • 3篇气相色谱
  • 3篇相色谱
  • 3篇响应面优化
  • 3篇米粉
  • 3篇回生
  • 3篇多肽
  • 2篇蒸煮
  • 2篇蒸煮品质
  • 2篇脂肪酸

机构

  • 26篇中南林业科技...
  • 7篇湖南化工职业...
  • 4篇湖南生物机电...
  • 3篇江南大学
  • 2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26篇林亲录
  • 13篇吴跃
  • 12篇吴伟
  • 10篇杨涛
  • 9篇肖华西
  • 7篇肖怀秋
  • 7篇李玉珍
  • 4篇喻凤香
  • 3篇梁盈
  • 3篇罗文波
  • 3篇王佳
  • 3篇陈正行
  • 2篇谢莹
  • 2篇周婷
  • 2篇黄亮
  • 2篇肖依
  • 2篇程威威
  • 2篇魏小军
  • 2篇邓靖
  • 1篇赵谋明

传媒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食品与机械
  • 3篇粮食与油脂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 2篇粮食与饲料工...
  • 2篇食品工业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农业机械
  • 1篇中国油脂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Agricu...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浸泡工艺对糙米发芽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以早籼稻为原料,研究了其糙米的浸泡工艺对其发芽率的影响。浸泡工艺因素选取用水量、浸泡温度、浸泡时间以及浸泡液添加剂。结果表明,浸泡时用水量为糙米质量的8倍以上适宜糙米发芽,吸水率在24%~29%;适宜发芽的浸泡温度和时间组合分别为35℃浸泡6h,30℃浸泡8h;浸泡温度与时间组合在30℃浸泡8~10h,此时发芽率最高;在浸泡液中添加赤霉素或Ca2+,当浸泡液中赤霉素浓度为0.1mmol/L时,糙米发芽率最高;当浸泡液中Ca2+浓度为1.0mmol/L时,糙米发芽率最高。同时还测定了糙米和发芽糙米中主要物质还原糖、总糖、蛋白质、γ-氨基丁酸含量,并进行对比。
温坤芳林亲录吴跃杨涛吴伟梁盈肖华西
关键词:浸泡工艺发芽糙米发芽率赤霉素CA2+
不同品种籼米生产的鲜湿米粉理化特性与感官品质被引量:34
2011年
采用湖南省各地区广泛种植的50种籼米原料来生产鲜湿米粉,对鲜湿米粉的理化特性及其感官品质进行研究。通过二者相关性和回归分析,为生产鲜湿米粉的品质评价和专用稻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发现,理化性质中的透射比、熟断条率、碘蓝值、吐浆值与鲜湿米粉的组织形态、口感、色泽等重要感官品质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当碘蓝值中等(0.1~0.3)、透射比高(>0.85)、熟断条率低(<10%)以及吐浆值低(<5%)时,鲜湿米粉的感官评分相对最高。碘蓝值、透射比、熟断条率和吐浆值这些理化特性指标能够较好地反映出鲜湿米粉的感官特性,可以用来评价鲜湿米粉的品质。同时,稻米品种对鲜湿米粉的品质有极显著影响,其中T优167、早熟213和中嘉早17品种的籼米制作的鲜湿米粉的品质最好。
罗文波林亲录黄亮吴跃肖华西王佳
关键词:籼米理化特性感官品质
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法优化冷榨花生粕脱脂工艺被引量:2
2014年
为高效利用冷榨花生粕优质蛋白质资源、减少残存油脂对蛋白质精深加工的影响,在综合考虑溶剂安全性和无水乙醇对蛋白质损失率及脱脂率影响的基础上,选择无水乙醇作为脱脂溶剂。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技术考察了脱脂温度(X1)、脱脂时间(X2)和固液比(X3)的影响规律并构建了脱脂工艺二阶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方程和数值模型。优化分析发现,在脱脂温度59.5℃、脱脂时间108 min和固液比1∶19的优化条件下脱脂率为92.56%,与模型预测值93.07%接近,偏差为0.55%。研究表明,单因素试验与二次旋转中心组合响应面优化联用能很好地应用于冷榨花生粕脱脂工艺的优化分析。
肖怀秋李玉珍赵谋明林亲录杨涛
溶剂浸提高谷维素稻米油工艺优化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溶剂浸取法提取稻米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溶剂种类、浸提温度、料液比和浸提时间等因素对稻米油的出油率及其谷维素含量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高谷维素稻米油浸提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提溶剂异丙醇和六号溶剂等比混合、浸提温度40℃、液料比5mL/g和浸出时间70min。在该条件下,稻米油的提取率为16.20%,谷维素含量为1.3739%。
谢莹林亲录吴伟
关键词:稻米油溶剂浸提得率谷维素
鲜湿米粉生产中HACCP关键控制点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将HACCP应用于鲜湿米粉的生产过程,是确保鲜湿米粉安全性的有效措施。文章通过对鲜湿米粉制品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原辅料及包装材料接收、浸泡、金属检测、杀菌4个关键控制点,提出鲜湿米粉制品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
林亲录吴跃王婧杨涛吴伟李丽辉
关键词:HACCP关键控制点
响应面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制备多肽工艺被引量:11
2012年
为优化低值豆粕液态发酵生产大豆多肽工艺,应用Minimum Run Equireplicated Res IV析因设计进行了主效因子的筛选,根据主效因子影响及变化方向进行爬陡坡试验,最后,应用二次旋转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液态发酵多肽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豆粕浓度6.0%、pH 8.0、装瓶量93.0 mL.300 mL-1。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多肽含量为707.204μg.mL-1,验证试验结果为683.023±9.23μg.mL-1(n=6)。
李玉珍肖怀秋杨涛林亲录
关键词:豆粕大豆多肽
糙米的应用研究与发展前景被引量:13
2011年
糙米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全谷食品之一,是当前受欢迎的集营养、保健于一体的功能性食品。概述了糙米研究的起源和历程,介绍了目前糙米的主要应用研究方向,指出了糙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糙米的发展前景。
汪阿虎林亲录吴跃吴伟肖华西
关键词:糙米功能性食品
我国主稻作区稻谷镉和铅含量及其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13年
收集我国6个主稻作区代表性稻谷样品120份,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d、Pb含量,分析各地区各品种稻谷及其加工产物Cd、Pb含量差异,探讨Cd、Pb在稻谷、精米、米糠和米糠油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主稻作区稻谷、精米、米糠和米糠油中Cd平均含量分别为(0.116±0.057)、(0.089±0.413)、(0.149±0.069)和(0.111±0.043)mg.kg-1,且华中稻作区、华南稻作区、华北稻作区、西北稻作区、东北稻作区和西南稻作区稻谷及其加工产物Cd平均含量依次降低;稻谷、精米、米糠和米糠油中Pb平均含量分别为(0.232±0.105)、(0.125±0.061)、(0.301±0.142)和(0.089±0.024)mg.kg-1,华中稻作区、华南稻作区、西北稻作区、华北稻作区、东北稻作区和西南稻作区稻谷及其加工产物Pb平均含量依次降低。米糠、稻谷、米糠油和精米中Cd平均含量依次降低,米糠、稻谷、精米和米糠油中Pb平均含量依次降低,稻谷加工为精米,Cd去除率为(9.40±1.46)%,Pb去除率为(36.03±1.15)%,米糠加工为米糠原油,其Cd和Pb残留率分别为(62.43±2.00)%和(31.24±0.63)%。
喻凤香林亲录陈煦
关键词:稻谷米糠油CDPB
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蒸煮食用品质是衡量发芽糙米开发前景及影响其推广的最关键因素。为研究影响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的理化指标,该实验以湖南省的20种早籼米为原料,研究了发芽糙米饭感官品质与光谱测定结果、糊化特性值、质构分析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适口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及硬度有极显著负相关(ρ<0.01);崩解值与适口性之间、糊化温度与滋味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ρ<0.01);回生值与适口性、滋味及冷饭质地之间、糊化温度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外观结构与回复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ρ<0.05);直链淀粉含量及碱消值与冷饭质地之间、崩解值与总分之间、适口性与咀嚼性之间有显著正相关(ρ<0.05)。因此,直链淀粉含量、崩解值、碱消值及回生值可作为评价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的指标,为发芽糙米生产原料的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
程威威吴跃周婷林亲录
关键词:发芽糙米
冷榨花生蛋白酶解液活性炭脱色工艺的响应面优化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运用中心复合响应面优化技术对冷榨花生蛋白酶解液活性炭脱色工艺进行了优化分析,探讨了脱色pH、活性炭添加量、脱色时间和脱色温度对酶解液脱色率和多肽损失率的影响规律,并分别建立了酶解液脱色率和多肽损失率的二阶多项式非线性回归方程和数值模型。响应面优化分析发现,用2.0%(占酶解液质量)的活性炭在pH 2.5、40℃条件下脱色60 min,脱色率为(89.12±5.42)%,多肽损失率为(8.62±1.27)%。验证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肖怀秋李玉珍林亲录杨涛刘军
关键词:活性炭脱色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