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GG2205024)
- 作品数:14 被引量:76H指数:6
- 相关作者:杨桂朋曹晓燕陆小兰王晓蒙任春艳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海水中二甲基硫的光化学氧化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二甲基硫(DMS)是海洋中最重要的挥发性生源硫化物,其在大气中的氧化产物会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酸雨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海水中DMS的光化学氧化,作为一个重要的去除途径,是控制海水中DMS浓度的重要因素。这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会受到光照、深度、海水中的溶解无机和有机物这些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根据光化学降解在DMS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作用,作者综述了国际海洋科学工作者近20年来在海水中DMS光化学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 杨桂朋厉丞烜
- 关键词:二甲基硫光化学降解光敏剂
- Tween20对DDT在胶州湾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
- 2011年
-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20)醚月桂酸酯(Tween20)对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滴滴涕,DDT)在海洋沉积物上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的影响.在实验浓度范围内,Tween20的加入能够加快DDT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速率,吸附符合伪二级吸附速率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吸附作用随着Tween20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吸附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随着体系的离子强度增加,温度降低,沉积物对DDT的吸附能力增加.在281~308K范围内,热力学函数表明,该过程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增加的物理吸附过程,Tween20的存在使DDT在吸附过程中的│ΔGθ│、│ΔHθ│值更大,ΔSθ更小.
- 曹晓燕宫晓飞杨桂朋景建宁
- 关键词:沉积物DDT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测定海水中氯甲烷和溴甲烷被引量:15
- 2010年
- 建立了海水中CH3Cl和CH3Br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吹扫时间12min、吹扫气流速50mL/min、吹扫温度40℃、干燥剂Mg(ClO4)2、液氮捕集、沸水解吸2min。本方法对CH3Cl和CH3Br的检出限分别为2.7和0.3pmol/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1.9%和7.1%,回收率分别为89%~97%和75%~85%。对海水样品保存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现场研究,结果表明:在24h内样品浓度没有明显变化,在现场调查过程中,一般6h内可测定完毕,因此本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结果。同时应用本方法对胶州湾表层海水样品中的CH3Cl和CH3Br进行了测定,其浓度范围分别为130~346pmol/L和3.90~20.7pmol/L,和文献报道的其它沿岸水体中的浓度一致,表明本方法能够满足海水中CH3Cl和CH3Br浓度测定的要求。
- 杨桂朋陆小兰宋贵生王晓蒙
- 关键词:氯甲烷溴甲烷气相色谱分析
- 顶空法测定海水中一氧化碳被引量:12
- 2010年
- 建立了顶空分析法结合ta3000痕量气体分析仪测定海水中CO浓度的方法,对实验条件进行了选择,确定了环境温度、平衡时间和液气相比等最佳实验条件。结果表明,在20℃的环境温度下采用50mL玻璃注射器进行测定,液气相比为44∶6和平衡时间为5min能够较好地测定出海水中CO的浓度。在优化实验条件下,CO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2.7×10-6(V/V),r=0.999,P<0.0001;相对标准偏差<4.4%;回收率为90.5%;检出限为0.02nmol/L。同时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北黄海海水中的CO,测得CO的浓度是0.20~3.13nmol/L,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于海水中CO浓度的测定。
- 陆小兰杨桂朋王晓蒙王为磊任春艳
- 关键词:一氧化碳
- 表面活性剂对DDT在胶州湾沉积物上吸附行为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采用批量定时取样法和批量平衡法,研究了低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存在下胶州湾沉积物对DDT的吸附特性及机制.结果表明,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等温式较好地描述.在实验浓度范围内,SDBS和CTAB均利于DDT在沉积物上的吸附,且吸附速率和吸附能力均随SDBS和CTA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CTAB的影响更为显著.以p,p'-DDT为例,当SDBS的浓度为10mg.L-1时,吸附速率常数k2由1.232×10-2 g.(μg.min)-1提高到4.193×10-2 g.(μg.min)-1,KF由2.866(μg.g-1)(L.μg-1)1/n增加到7.932(μg.g-1)(L.μg-1)1/n.另外本研究还分析了SDBS存在下温度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83~308 K范围内,较低的温度有利于DDT的吸附,该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增加的物理吸附过程,SDBS的存在使DDT在吸附过程中的ΔG0、ΔH0值更负,ΔS0值更小.该研究可为DDT在胶州湾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归宿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曹晓燕景建宁杨桂朋宫晓飞
- 关键词:DDT表面活性剂沉积物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 胶州湾海水中一氧化碳的分布与海-气通量研究被引量:3
- 2010年
- CO是大气中的重要痕量气体,它对控制大气中羟基自由基的浓度、参与全球碳循环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分别于2007年6,8和10月开展了3个航次的调查,对胶州湾海水中CO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3个月中胶州湾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分别为(4.90±2.24),(6.31±1.56)和(3.50±1.27)nmol/L,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中8月大于6月大于10月。水平分布上,6月和10月沿岸平均浓度高于同航次湾内和湾口的平均浓度;8月沿岸平均浓度小于本航次湾内和湾口平均浓度。分别将3个月中CO的浓度按取样和测试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分割求平均值,平均浓度和时间的分布关系总体符合周日变化的规律。但是胶州湾东部近岸站位的浓度出现周日变化的异常值,说明人文活动对CO的分布也起重要作用。结合中国大气中CO的平均浓度(0.329×10-6v/v)可知胶州湾表层海水中CO处于绝对的过饱和状态,6,8和10月3个月过饱和系数分别为(18.2±8.3),(20.6±5.1)和(10.3±5.28)。胶州湾CO的海-气通量6月大于10月,而小于8月。
- 王为磊陆小兰杨桂朋任春艳王晓蒙
- 关键词:一氧化碳通量
- 冬季中国东海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的组成与来源分析被引量:10
- 2011年
- 运用离子色谱对2009年冬季中国东海大气气溶胶中水溶性离子Cl-、NO3-、SO42-、CH3SO3-(MSA)、Na+、K+、NH 4+、Mg2+、Ca2+进行了测定,同时由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其来源.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中二次离子(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NO3-、NH 4+)浓度最高,占总测定离子的78.4%.阴阳离子当量浓度平衡表明气溶胶中酸性离子中和不充分,NH 4+在不同化合物中的计量比表明NH4HSO4是气溶胶中NH 4+与SO24-的主要结合形式.气溶胶中甲基磺酸(MSA)的浓度较低,平均值为(0.008 8±0.003 7)μg.m-3.通过计算发现海盐硫酸盐对总硫酸盐的贡献为4.5%,生源硫酸盐对非海盐硫酸盐(nss-SO42-)的贡献为1.4%,表明人为输入是中国东海大气气溶胶中硫酸盐的主要来源.另外,气溶胶中nss-SO42-/NO 3-为1.08,反映了近年来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效果.
- 何玉辉杨桂朋张洪海
- 关键词:大气气溶胶可溶性离子甲基磺酸东海海域
- 春季黄海与渤海一氧化碳的浓度分布、海-气通量和光生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在春季开展了黄海与渤海表层海水和上方大气中CO的浓度分布、海-气通量和表层海水中CO的光化学生产的研究.用顶空分析法测得表层海水中CO的浓度([CO]surf)为(0.19~3.57)nmol.L-1,平均值为1.24 nmol.L-1(SD=0.79,n=69);总体来看,[CO]surf的分布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的趋势.CO的浓度按取样和测试时间以小时为单位分割求平均值,该平均浓度表现出周日变化的特征,中午最高,凌晨最低,最大值约为最小值的10倍.黄海与渤海大气中CO的体积分数在215×10-9~850×10-9之间,平均值为414×10-9(SD=140×10-9,n=69),说明黄、渤海海区大气中CO的含量受到陆源输入的影响显著.黄、渤海表层海水均处于过饱和状态,CO的过饱和系数为0.42~18.90,平均值为3.61(SD=2.99,n=69),表明黄、渤海海水是大气CO的净源.CO的海-气通量采用LM86和W92这2个公式计算,平均通量分别为(1.22±1.70)μmol.(m2.d)-1和(2.13±2.91)μmol.(m2.d)-1.运用SMARTS2模型计算得到的黄、渤海的CO光化反应产率为54.60μmol.(m2.d)-1,整个调查区域的春季光致生成碳的量为26.95×109 g.光化学反应产率约为海-气交换通量的25~50倍,说明黄、渤海表层海水中的CO大部分被微生物所消耗.
- 张聪陆小兰杨桂朋任春艳赵保振
- 关键词:一氧化碳通量
- 人工海水介质中CTAB在胶州湾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被引量:3
- 2010年
- 研究了人工海水介质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在胶州湾沉积物上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沉积物对CTAB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可以用伪二级模型进行较好的描述,拟合所得吸附速率常数k2随CTAB的初始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TAB在沉积物上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等温式来描述,而蒸馏水介质中,CTAB的吸附表现出两段特征。沉积物的吸附能力随着介质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大。计算得到的吸附活化能Ea以及热力学参数ΔH0、ΔS0和ΔG0表明CTAB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为物理吸附,是一个自发、放热、熵增加的过程。
- 曹晓燕韩化雨杨桂朋
- 关键词:CTAB海洋沉积物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
- 亚甲基蓝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被引量:2
- 2011年
- 本文对常用的染料亚甲基蓝(MB)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它的吸附机理主要是在沉积物上的表面吸附和微孔作用,吸附与黏土矿物的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MB在3种不同处理方式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都可以用Freundlich等温式来描述。通过改变吸附条件发现,随着盐度的增加,吸附能力减小,而温度的改变,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并不明显。此外,通过向体系中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来模拟双溶质体系的方法,对MB与表面活性剂的竞争吸附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2种介质中,吐温20(Tween20)的加入对吸附的影响均不大;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加入使MB的吸附能力减弱,在蒸馏水中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在海水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吸附有抑制作用,而在蒸馏水中,SDBS却对吸附起到促进作用。
- 郑轩杨桂朋曹晓燕
- 关键词:亚甲基蓝海洋沉积物表面活性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