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371)

作品数:22 被引量:149H指数:7
相关作者:宋涛万成福刘妍赵林奚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铁岭市妇婴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神经痛
  • 12篇经痛
  • 7篇带状疱疹
  • 7篇射频
  • 7篇疱疹
  • 6篇带状疱疹后
  • 6篇带状疱疹后神...
  • 6篇疱疹后神经痛
  • 5篇神经节
  • 4篇疼痛
  • 4篇脉冲射频
  • 4篇加巴喷丁
  • 3篇丁丙诺菲
  • 3篇三叉神经
  • 3篇射频热凝
  • 3篇射频治疗
  • 3篇透皮
  • 3篇热凝
  • 3篇脉冲射频治疗
  • 3篇芬太尼

机构

  • 21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铁岭市妇婴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青海大学
  • 2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沈阳市一五七...

作者

  • 22篇宋涛
  • 16篇万成福
  • 10篇刘妍
  • 8篇赵林
  • 8篇奚奇
  • 7篇于雪
  • 6篇董道松
  • 3篇何颖
  • 2篇赵梦楠
  • 2篇王秋石
  • 2篇崔文瑶
  • 2篇师存伟
  • 2篇张磊
  • 2篇敬晓鹏
  • 2篇冶占福
  • 1篇王俊
  • 1篇曲歌
  • 1篇李晓倩
  • 1篇朱永强
  • 1篇刘咏梅

传媒

  • 5篇中国医师杂志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实用药物与临...
  • 4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臭氧对大鼠离体脑片氧糖剥夺及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臭氧对大鼠离体脑片氧糖剥夺及再灌注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SD大鼠脑片,室温下保存在人工脑脊液(ACSF)中,根据实验分组情况选择性经过下列程序:恢复期60min、平衡期30min、氧糖剥夺(OGD)期30min及再灌注期90min。对照组(CTRL)不经过OGD期;模型组不施加臭氧干预(OGD/R);实验组于再灌注期分别给予10,20,30,40,50μg/mL的臭氧,并且根据ACSF中是否含有人血白蛋白(HSA)分成2个亚组。再灌注期结束后分别测定各组ACSF中谷氨酸(Glu)和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结果OGD 30min后给予90min的再灌注,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Glu和LDH释放增加(P〈0.01)。不同浓度的臭氧在不同程度上拮抗了Glu和LDH的释放,其中40μg/mL的臭氧效应最明显,低浓度(10~30μg/mL)或高浓度(50μg/mL)臭氧组与OGD/R组比较效应不明显(P〉0.05);在含有HAS组与不合HAS组比较,给予臭氧(40μg/mL)干预能明显减少Glu和LDH的释放(P〈0.05)。结论40μg/mL臭氧气体对大鼠离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的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且HSA能增强臭氧的保护作用。
师存伟敬晓鹏冶占福宋涛
关键词:臭氧脑缺血氧糖剥夺
半月神经节手动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研究半月神经节长时程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病程在1~3个月之间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病人,给予CT引导下长时程半月神经节手动脉冲射频治疗,记录病人术前、术后1 d、7 d、30 d、90 d、180 d加巴喷丁使用剂量、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人术后各时间点加巴喷丁使用剂量明显减少(P<0.001),VAS评分明显降低(P<0.001),PSQI明显降低(P<0.001),整个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半月神经节长时程手动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有效改善疼痛及睡眠状况,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适用于临床治疗。
赵定亮万成福董道松赵林刘妍赵梦楠王成龙宋涛
关键词: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经膈脚后间隙穿刺损毁内脏神经治疗胰腺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膈脚后间隙穿刺毁损内脏神经治疗胰腺癌疼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就诊的58例胰腺癌痛患者,按病情基本接近结合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原则将患者分为2组,内脏神经毁损组(A组,32例)、非毁损组(B组,26例)。A组行膈脚后间隙(内脏神经)穿刺,注入无水乙醇15 mL;B组应用奥施康定配合吗啡即释片止痛治疗。分别在A组术前(T0)、B组为入组当日,术后1 d(T1)、15 d(T15)、30 d(T30)、60 d(T60)观察2组患者疼痛缓解、阿片类药物用量、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 A组患者无穿刺失败,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较T0明显降低(P<0.01)。2组VAS、生活质量评分(Karnofsky评分)、睡眠质量评分(PSQI评分)在T1、T15、T30、T6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明显优于B组。B组阿片类药物应用量与A组比较明显增多(P<0.01)。A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为体位性低血压(6例)、肋间神经痛(2例)、腹泻(2例);B组的不良反应为恶心(20例)、便秘(11例)、头晕(8例)。结论 CT引导下经膈脚后间隙内脏神经毁损治疗胰腺癌疼痛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于雪刘妍奚奇万成福董道松赵林宋涛
关键词:内脏神经毁损胰腺癌疼痛
短时程眶上神经电刺激治疗三叉神经Ⅰ支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观察短时程眶上神经电刺激与眶上神经阻滞对亚急性三叉神经I支分布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亚急性三叉神经I支分布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病人,分成A组和B组,A组行间断眶上神经阻滞,B组给予短时程眶上神经电刺激,评价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VAS评分和PSQI无明显差异(P>0.05),A组和B组在治疗后1天、1周、2周、4周、8周、12周疼痛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1天B组病人VAS评分较A组明显降低(P<0.05),且1周、2周、4周、8周、12周时差异仍然显著;两组病人治疗后12周PSQI评分均与治疗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B组病人睡眠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短时程眶上神经电刺激和眶上神经阻滞均可缓解亚急性三叉神经I支分布区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且眶上神经电刺激临床效果优于眶上神经阻滞。
刘妍赵梦楠韩杰奚奇于雪宋涛
关键词:带状疱疹性神经痛
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26例诊断为RLS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普拉克索治疗组(A组)和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组(B组),每组13例。A组给予普拉克索口服,最终剂量为0.25 mg/d;B组除给予相同剂量的普拉克索外,给予加巴喷丁口服,剂量为600 mg/d。均连续用药12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T_0)、治疗后2周(T_2)、6周(T_6)、12周(T_(12))的IRLS(不宁腿严重程度量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AIS(阿森斯失眠量表)、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此来评估疗效并记录两组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患者IRLS、AIS、PSQI、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后2周,B组各项治疗效果优于A组(P<0.05)。在治疗后6周及12周,B组在改善IRLS、PSQI上仍然明显优于A组(P<0.05)。A组、B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3.1%(3/13)和38.5%(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B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除头痛、恶心外,还有头晕、口干。结论加巴喷丁联合普拉克索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较单用普拉克索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耐受性较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于雪董道松万成福刘妍赵林奚奇宋涛
关键词:不宁腿综合征加巴喷丁
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行温控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我科室收治的6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痛患者,采用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单号组(A组)和双号组(B组)。A组采用侧方入路穿刺圆孔外口行温控射频热凝上颌神经。B组采用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患者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中期疗效及复发率进行随访。结果 60例患者治疗后疼痛均明显缓解,与治疗前比较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P<0.05),2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满意度、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结论CT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行射频热凝治疗上颌神经痛均有确切疗效,但前者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于后者。
赵林宋涛
关键词:圆孔卵圆孔上颌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
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丁丙诺菲透皮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丁丙诺菲透皮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应用加巴喷丁,观察组加巴喷丁联合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治疗8周后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后2、4、8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睡眠评分、加巴喷丁日剂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P<0.01);观察组加巴喷丁的日剂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头晕、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小剂量丁丙诺菲透皮贴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痛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小.
何颖万成福宋涛
胸脊神经射频热凝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CT引导下胸脊神经射频热凝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后肋间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胸椎压缩骨折后肋间神经痛患者,CT引导下行胸脊神经根射频热凝,射频针到达胸脊神经后给予75℃,180s射频热凝治疗2次。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1、6、12个月的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术中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改善(P〈0.05);无一例患者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胸脊神经射频热凝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胸椎压缩骨折后肋间神经痛方法。
万成福于雪宋涛
关键词:电凝术脊神经
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类疼痛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方法 24例诊断为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用加巴喷丁治疗组(A组)和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组(B组),每组12例。A组给予加巴喷丁口服,最终剂量为1 800 mg/d;B组患者除给予相同剂量的加巴喷丁外,另外给予度洛西汀60 mg qd早餐时口服。均连续用药8周,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在第4周以及第8周,B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加巴喷丁联合度洛西汀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较单用加巴喷丁疗效好,且未见不良反应的增加。
董道松万成福刘妍于雪赵林奚奇宋涛
关键词:加巴喷丁度洛西汀
对背根神经节双极手动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观察背根神经节双极手动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效果。方法:87例病程超过3个月的PHN患者,CT引导下给予背根神经节双极手动脉冲射频900s,记录患者治疗前、术后1 w,4 w,8 w及12 w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情况,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明显降低(P<0.05),生活质量(SF-36)明显改善(P<0.05),整个治疗过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背根节双极手动脉冲射频对病程超过3个月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效果较好。
万成福刘妍董道松奚奇于雪赵林崔文瑶王秋石宋涛
关键词:脉冲射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VASSF-36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