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08JCZDJC16500)

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08JCZDJC16500)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王振英彭永康于振赵建叶解超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委重点资助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组
  • 2篇小麦
  • 2篇白粉
  • 2篇白粉病
  • 2篇白粉菌
  • 2篇白质
  • 1篇幼苗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抗病
  • 1篇植物抗病基因
  • 1篇葡聚糖酶
  • 1篇显微结构
  • 1篇小麦白粉
  • 1篇小麦白粉菌
  • 1篇小麦品种
  • 1篇胁迫
  • 1篇结构域

机构

  • 4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振英
  • 3篇彭永康
  • 2篇于振
  • 1篇王炼
  • 1篇陈欧
  • 1篇李倩
  • 1篇江帆
  • 1篇陈丽
  • 1篇杨作民
  • 1篇孙其信
  • 1篇刘志勇
  • 1篇解超杰
  • 1篇赵建叶
  • 1篇李梅
  • 1篇张荣

传媒

  • 2篇作物学报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白粉菌对抗、感白粉病小麦品种叶片组织侵染情况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透明染色法对白粉菌15号生理小种侵染的小麦叶片进行处理,观察不同时间段白粉菌对京411,Brock及其杂交后代近等基因系(NIL)叶片的侵染情况.结果表明:Brock,NIL抗病耐受性均强于京411,此结果可为今后抗病基因的克隆、植物抗性信号转导机制等研究提供细胞学上的依据.
李梅于振王振英彭永康
关键词:小麦白粉菌抗性显微结构
栽培小麦Brock和京411感染白粉菌后蛋白质组的变化被引量:8
2009年
用华北地区流行的白粉菌15号生理小种,感染强抗白粉病的栽培小麦Brock和对白粉病敏感的小麦京411,通过蛋白质组技术分析其差异蛋白。结果表明,Brock经白粉菌感染12h后,至少有6个蛋白质斑点(43kD/pI6.7、43kD/pI6.9、43kD/pI7.2、28kD/pI5.8、26kD/pI5.5和26kD/pI6.5)表达量明显增加;感染3d后,有5个蛋白质斑点(48kD/pI5.6、43kD/pI6.9、43kD/pI7.2、28kD/pI5.8和26kD/pI5.5)表达量增加;感染5d后,有12个新的蛋白质斑点(16kD/pI7.6、42kD/pI6.5、40kD/pI4.8、40kD/pI4.6、31kD/pI5.7、16kD/pI4.6、20kD/pI8.3、50kD/pI6.7、48kD/pI6.6、28kD/pI5.7、23kD/pI4.8和25kD/pI4.7)被诱导合成,2种蛋白质斑点(26kD/pI4.6和17kD/pI7.9)消失。京411经白粉菌感染12h后,3个蛋白质斑点(21kD/pI6.4、18kD/pI5.4和14kD/pI7.0)表达量增加;感染3d后,有2个蛋白质斑点(80kD/pI5.4和14kD/pI7.0)表达量增加,1个蛋白质斑点(16kD/pI5.4)表达量下降;感染5d后,有3个蛋白质斑点(50kD/pI7.3、40kD/pI7.3和24kD/pI7.2)表达量增加,2个斑点(40kD/pI4.8和14kD/pI7.2)表达量下降,但没有发现新的蛋白质合成。对Brock中诱导产生的12个新蛋白质斑点,利用MALDI-TOF-MS方法,于NCBI进行数据查询,其中有6个分别属于F-box亮氨酸高度重复蛋白、重金属转运/解毒蛋白、β-1,3-葡聚糖酶(两个同工体)、β-1,3-葡聚糖酶前体、锌指蛋白。功能查询表明,上述6个蛋白参与细胞周期调控、发育、激素响应、基因转录和病害防御等。推测Brock和京411感染白粉菌后,出现的蛋白质组变化可能与各自的抗、感白粉病特性有关。
于振李倩赵建叶江帆王振英彭永康解超杰刘志勇孙其信杨作民
关键词:白粉病小麦蛋白质组Β-1,3-葡聚糖酶
Cd^(2+)对番茄幼苗生长和蛋白质组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以3 d龄番茄幼苗为试验材料,从生理、生化和蛋白质组角度,分析0.01~1.00 mmol L–1 Cd2+处理72 h后对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处理导致幼苗生长严重受抑,幼苗高度从对照组的4.76±0.50 cm分别降至3.79±0.05 cm(0.01 mmol L–1 Cd2+处理,P<0.01)和1.77±0.15 cm(0.03 mmol L–1 Cd2+处理,P<0.01)。根长度从对照组的6.07±0.04 cm降至4.77±0.58 cm(0.01 mmol L–1 Cd2+处理,P<0.01)和3.65±0.66 cm(0.03 mmol L–1 Cd2+处理,P<0.01)。叶绿素含量在0.1 mmol L–1 Cd2+处理后开始下降。当幼苗用0.05 mmol L–1 Cd2+处理时,根系中有10个蛋白质斑点,叶片中有21个蛋白质斑点产生变化。利用MS/MS技术,根系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得以鉴别,它们是ribosomal protein L 20(斑点1)、F-box/LRR repeat protein(斑点2)、ribosomal protein small submit 4(斑点4)和CBL-interacting protein kinase(斑点5)。在叶片中,有2个蛋白质斑点消失,4个蛋白质斑点合成,它们是ABC transporter(斑点16)、maturase-like protein(斑点17)、chalcone synthase(斑点1)、a hypothetical protein(斑点3)、an unknown protein(斑点4)和a predicated protein(斑点6)。这些被鉴别的Cd2+反应蛋白参与生物合成、mRNA转录调控和蛋白质转运。
陈丽王炼王振英彭永康
关键词:CD2+胁迫蛋白质组MALDI-TOF-MS番茄
RGA法标记植物抗病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9年
简述了植物抗病基因的结构特点,介绍了利用RGA法克隆的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及其应用,对RGA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荣陈欧王振英
关键词:RGA抗病基因结构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