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201654)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柯昌文马聪邓小玲张菊梅吴清平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嗜肺
  • 3篇嗜肺军团菌
  • 3篇副溶血性
  • 3篇副溶血性弧菌
  • 2篇致病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弧菌
  • 2篇病原
  • 1篇动物
  • 1篇动物病
  • 1篇动物病原
  • 1篇动物病原菌
  • 1篇冻干
  • 1篇毒力
  • 1篇毒力因子
  • 1篇毒素
  • 1篇血清型
  • 1篇液相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4篇广东省微生物...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3篇陆勇军
  • 3篇邓小玲
  • 3篇马聪
  • 3篇吴清平
  • 3篇张菊梅
  • 3篇柯昌文
  • 2篇严纪文
  • 2篇谭海玲
  • 2篇董晓晖
  • 2篇叶应旺
  • 2篇黎薇
  • 2篇吴葵
  • 2篇周世宁
  • 2篇何冬梅
  • 1篇杨小鹃
  • 1篇王建
  • 1篇王海燕
  • 1篇罗建波
  • 1篇陆敢
  • 1篇曾咏伦

传媒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食品卫生...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2010年第...

年份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群体感应及其在动物病原菌致病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09年
群体感应是指微生物群体某些基因的表达受到与群体密度相关的信号分子调控的现象。微生物以酰基高丝氨酸内酯化合物、某些短肽分子、呋喃酮类化合物、以及一些小分子物质为信号分子,介导不同的群体感应系统。各群体感应系统之间以平行协同或层次串连的方式组织起来调控微生物各种基因表达。众多病原菌致病基因的表达与群体感应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群体感应帮助微生物对宿主的侵袭和定殖;调控毒力因子的产生和作用于宿主;以及介导病原菌对宿主的免疫能力和药物抗性。进行群体感应对微生物致病过程调控的研究,将有利于从群体感应入手进行病原菌防控新策略的探索。
吴清平吴葵叶应旺董晓晖张菊梅
关键词:自体诱导物病原菌毒力因子生物膜
以酿酒酵母为模型研究嗜肺军团菌效应蛋白的功能
嗜肺军团菌是军团菌病(Legionnaires’disease)的病原,目前已成为胞内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研究的理想模型。嗜肺军团菌实现胞内增殖的关键在于吞噬泡中的军团菌能通过四型分泌系统分泌大量的效应蛋白,改变巨噬细胞...
陆敢王嘉铭任君黄敏钧周世宁陆勇军
文献传递
胞内病原细菌-嗜肺军团菌的生存策略
通过在宿主胞内存活,实现增殖从而引起炎症的细菌称为胞内病原菌,包括沙门氏菌、结核分枝杆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等。由于胞内存活的特点,加上抗性菌株的不断出现,使该类细菌...
陆勇军
文献传递
不同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定性定量分析及毒素基因检测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研究受污染海产品、海产品养殖水及食物中毒临床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特性、种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方法的应用和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方法66株副溶血性弧菌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MPN值定量、氯化物含量(离子色谱法)、R72H基因片段和tdh、trh毒素基因PCR检测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定性定量分析方面,98.5%的菌株不发酵阿拉伯糖;牡蛎样本MPN值均为≥24000/100g,并检出2株携带trh毒素基因;23/30份养殖水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海丰监测点6份阳性水样的氯化物含量均值仅为3160mg/L,显著低于实验室培养的30g/L的含量。基因检测方面,VITEK鉴定R72H基因片段结果与检测相符;13株食物中毒临床分离株均携带tdh毒素基因;6.7%的海产品分离株、15.4%食物中毒临床来源株同时携带两种毒素基因。结论通过从海产品和养殖水的检出情况以及分离株的生化特性、毒素基因资料,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溯源提供重要的数据源。
马聪朱海明严纪文宋曼丹赖蔚苳何冬梅王海燕王建杨冰邓小玲柯昌文
关键词:弧菌副溶血性食源性致病菌
广东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暴发分离优势血清型菌株的分子特征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 研究广东地区多宗副溶血性弧菌暴发分离的优势血清型(O3:K6、O1:Kut、O4:K8)株的毒素基因携带情况、“大流行群”株分布特征以及不同血清型株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对2008-2010年23起副溶血性弧菌暴发患者临床样本和当餐食品分离的62株优势血清型进行tdh、trh基因检测及“大流行群”鉴定(GS-PCR和orf8),并利用Not Ⅰ酶切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方法分析了其中44株的谱型相似性.结果 96.8% (60/62)的分离菌株毒素基因检测结果为tdh+,trh-;3株食品分离株携带tdh基因.分别有97.2%( 35/36) O3:K6型、5.88% (1/17) O4:K8型、66.7% (8/9)的O1:Kut型菌株鉴定为“大流行群”(GS-PCR+和/或orf8+).PFGE分型结果显示,44株分为3个聚类,属于“大流行群”聚类的28株之间的相似性为80.5%,与另外两个非“大流行群”聚类的相似性仅为59.5%;并发现部分“大流行群”O3:K6型分离株与O1:Kut、O4:K8呈现一致的PFGE谱型.结论 2008-2010年广东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暴发分离的优势血清型株大多携带tdh毒力基因;“大流行群”株以O3:K6和O1:Kut型占优;在同一宗暴发中,归属“大流行群”的不同血清型菌株存在高度相似性.
马聪何冬梅邓小玲柯碧霞李柏生黎薇谭海玲柯昌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
副溶血性弧菌鉴定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制适用于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能力验证(PT)项目的 VP菌及干扰菌的冷冻干燥样品,建立有效的样品制备与评估流程。方法通过不同比例混匀的VP和干扰菌拟态弧菌(Vibrio minicus,VM)经冻干后在鉴定培养基上菌落生长优势比,确定制备PT样品的混合菌VP和VM的浓度比例;通过系统抽样和鉴定以评估样品的均一性;通过观察样品在180 d保存期内菌量的变化情况以评估样品的稳定性;根据188间检测实验室反馈的鉴定结果以评估和计算样品的实际合格率。结果选择5 000∶1比例制备的VP和VM混合PT样品能在鉴定培养基有效分离两种菌落;抽检的40份样品均能有效鉴定,显示PT样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保存温度和时间的稳定性实验显示,PT样品在36℃下能稳定保存5 d,冻干后PT样品于4℃保存180 d后VP菌仍能检出;188家参与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PT样品合格率为97.3%。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冻干PT样品及实验流程控制适用于副溶血性弧菌及类似的微生物鉴定能力验证项目。
马聪谭海玲刘礼平邓小玲张万里蔡芷荷杨宁黎薇严纪文陈文胜罗建波柯昌文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拟态弧菌冷冻干燥冻干食源性致病菌
二氧化氯对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和质粒DNA的作用被引量:5
2008年
以75mmol/L的二氧化氯作用于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CTP、dTTP、dGTP、dATP混合物(浓度均为100μmol/L),液相色谱显示它们在260nm波长处的峰面积分别下降了54.23%±2.08%、66.25%±3.32%、55.47%±0.23%、59.59%±3.27%。纯化质粒被二氧化氯作用后电泳条带未出现明显弥散和拖尾现象。45mmol/L以上二氧化氯能彻底抑制质粒DNA的PCR模板活性,150mmol/L的二氧化氯才能使纯化质粒的转化率降至对照组的0.20%±0.20%。实验证明二氧化氯对DNA具有损伤作用,这种损伤可能与嘧啶碱和嘌呤碱的共轭双键被破坏有关。
韦明肯吴清平王大鹏吴军林张菊梅
关键词:二氧化氯质粒高效液相色谱转化率
阪崎肠杆菌分类与致病机制被引量:12
2010年
作为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阪崎肠杆菌因能引起新生婴幼儿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而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2008年,阪崎肠杆菌被提议重新另立为隶属于肠杆菌科的一个包含有5个新种的新属——Cronobacter gen.Nov.。新属的五个种之间毒力作用存在差异,外膜蛋白A在黏附和抗吞噬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本属菌株的侵入力在宿主细胞间的紧密联系被破坏时显著提高,但是一些肠道益生菌能抑制该菌侵入。目前阪崎肠杆菌的致病研究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系统性,详细的致病机制期待进一步阐明。
吴清平董晓晖张菊梅叶应旺徐晓可杨小鹃吴葵
关键词:阪崎肠杆菌致病机制
clpP对嗜肺军团菌侵染期特征的影响
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是引起军团肺炎及庞提亚克热的革兰氏阴性胞内病原菌,它从复制期转换为侵染期的过程会表达盐敏感、抗逆境胁迫、鞭毛、接触性细胞毒力及逃逸溶酶体降解等多种稳定期特征。这些...
李向辉曾咏伦陈亮黄敏均周世宁陆勇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