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312)

作品数:2 被引量:92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旭王慎强靳海洋白雪莹刘园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秸秆
  • 1篇稻秸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生物炭
  • 1篇水稻秸秆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固碳
  • 1篇籽粒
  • 1篇籽粒品质
  • 1篇作物
  • 1篇作物产量
  • 1篇秸秆产量
  • 1篇矿质
  • 1篇矿质氮
  • 1篇固碳
  • 1篇黑炭
  • 1篇潮土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慎强
  • 2篇赵旭
  • 1篇谢迎新
  • 1篇邢光熹
  • 1篇周春菊
  • 1篇王晨阳
  • 1篇刘园
  • 1篇白雪莹
  • 1篇靳海洋
  • 1篇王江伟
  • 1篇徐浩江

传媒

  • 1篇土壤学报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秸秆生物炭对潮土作物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被引量:90
2015年
将秸秆转化为高碳含量和稳定性的生物炭施入土壤无疑可提升碳库,但也会影响土壤性状和作物生长。为评估秸秆生物炭在北方潮土(pH8.30)的应用潜力,设每季生物炭施用量为0(对照)、2.25(低量)、6.75(中量)和11.3t hm^-2(高量)(四季后总施炭量分别为0、9、27、45.2t hm^-2)4个处理,通过2年小麦-玉米轮作小区试验,观测了作物产量、籽粒品质、氮素吸收和土壤矿质氮、pH、容重、水分的变化。结果显示,中量生物炭处理下第四季玉米产量增加8.43%;中、高量生物炭处理下四季作物总产量提高4.54%~4.92%。生物炭对小麦和玉米籽粒蛋白质、小麦湿面筋含量及容重无负面影响。作物地上部分氮素吸收、土壤矿质氮含量和pH各处理间无明显变化。中、高量处理下四季作物后土壤容重降低2.99%-10.4%,含水量增加10.3%-20.2%,最大持水量提高14.5%~15.0%。表明中、高量秸秆生物炭每季还田对作物有小幅增产作用,且不影响籽粒品质。土壤容重、水分、持水量等物理性状的改善可能是作物增产的重要原因。
刘园M.Jamal Khan靳海洋白雪莹谢迎新赵旭王慎强王晨阳
关键词:作物产量籽粒品质矿质氮
秸秆源黑炭还田对水稻土生产力和固碳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为揭示秸秆源黑炭连续还田对太湖平原稻麦轮作农田土壤生产力和固碳作用的影响,设黑炭施加量为0(CK)、4.5和9.0thm23个处理,通过2 a 4个完整稻麦轮作季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稻秆来源黑炭每季还田下的稻麦作物产量.养分吸收状况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显示,土壤w(TOC)(TOC为总有机碳)和w(全N)随黑炭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每季黑炭施加量为9.0thm2时,土壤w(TOC)和w(全N)可分别提高46.7%~113.0%和9.3%~28.3%.黑炭施入土壤后能够提高稻麦作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籽粒产量增加11.4%~60.5%,秸秆产量增加15.0%~56.8%.黑炭处理下稻麦作物体内N、P、K、Mg和Ca的累积量显著提高,这一现象与每季结束后土壤w(全N)以及土壤有效元素含量〔w(有效P)、w(有效K)、w(有效Mg)和w(有效Ca)〕的增加相吻合.黑炭施入可显著提高土壤pH和CEC(阳离子交换量),尤其是黑炭施加量为9.0 thm2时,pH最高可达6.79,CEC最高达到12.7 cmolkg.连续三季施入黑炭后,土壤容重比不施黑炭处理降低8.0%~12.2%.试验结果表明,秸秆来源黑炭施入太湖平原稻麦农田可起到固碳增汇、增加土壤碳库容量的作用,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生产力.
王江伟周春菊赵旭徐浩江王慎强邢光熹
关键词:土壤固碳养分吸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