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3049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30490)

作品数:45 被引量:463H指数:13
相关作者:戈峰李镇宇沈应柏任琴何忠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4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4篇马尾松
  • 20篇松毛虫
  • 15篇马尾松毛虫
  • 8篇针叶
  • 6篇种群
  • 5篇湿地松
  • 5篇昆虫
  • 4篇植物
  • 4篇松针
  • 4篇取食
  • 4篇挥发性
  • 4篇触角电位
  • 3篇熏蒸
  • 3篇油松
  • 3篇生长发育
  • 3篇松针叶
  • 3篇天敌
  • 3篇茉莉酸
  • 3篇毛虫
  • 3篇挥发性物质

机构

  • 25篇北京林业大学
  • 2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山东农业大学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新疆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北京农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江西省森林病...
  • 1篇漳州卫生职业...
  • 1篇集宁师范高等...
  • 1篇潍坊科技职业...

作者

  • 19篇戈峰
  • 16篇李镇宇
  • 12篇沈应柏
  • 9篇任琴
  • 9篇何忠
  • 8篇胡永建
  • 7篇陈华君
  • 7篇金幼菊
  • 7篇苏建伟
  • 6篇邓文红
  • 5篇徐延熙
  • 5篇韩瑞东
  • 4篇秦小薇
  • 3篇肖铁光
  • 3篇李海林
  • 3篇王勇
  • 3篇孙绪艮
  • 3篇王国红
  • 2篇王宁宁
  • 2篇刘向辉

传媒

  • 9篇昆虫知识
  • 6篇生态学报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林业科学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广东农业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生态学杂志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2篇2008
  • 5篇2007
  • 11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尾松毛虫取食、茉莉酸甲酯和萜烯混合物处理对马尾松18种氨基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采用邻苯二甲醛-9-芴基甲基氯甲酸酯(OPA-FMOC)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地检测马尾松毛虫取食、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和萜烯混合物处理4h后损伤针叶、姊妹针叶(处理对枝)、系统上枝(处理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处理下枝)针叶内γ-氨基丁酸(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不同受害方式对马尾松苗木体内GABA和17种游离氨基酸的系统性变化有不同的影响。虫害、10μmol·L-1茉莉酸甲酯和10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GABA含量明显升高;虫害和10μmol·L-1茉莉酸甲酯熏蒸使马尾松损伤枝、姊妹枝和系统枝中的氨基酸总量降低;10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马尾松熏蒸枝和系统下枝氨基酸总量略有下降,姊妹枝和系统上枝氨基酸总量升高。证明茉莉酸甲酯和萜烯类物质作为植物体内伤信号的报警信号分子,能代替虫害等外界刺激启动相似的信号防御系统,起到防御外界伤害的作用。
邓文红沈应柏李镇宇
关键词:马尾松马尾松毛虫茉莉酸甲酯Γ-氨基丁酸游离氨基酸
高温对油松毛虫卵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0
2005年
将油松毛虫Dendrolimustabulaeformis卵在不同高温下处理80min后的试验结果表明,短时(80min)高温(4 0℃)对卵的孵化没有显著影响,但40℃高温的短时(80min)处理,却能显著缩短其发育历期,降低孵化率。将卵置于3 4℃下处理不同时间(0~4h)后移至40℃下80min ,再放回到2 8℃下的试验结果表明,卵历期有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延长的趋势。在40℃下处理不同时间对卵的发育和孵化有显著影响,延长处理时间对卵孵化不利,连续处理8h后卵不能孵化。油松毛虫初产卵持续放置在≥3 4℃高温下不能孵化。
韩瑞东徐延熙王勇戈峰
关键词:高温油松毛虫发育历期孵化率卵孵化
昆虫雌性信息素在害虫种群监测和大量诱捕中的应用与讨论被引量:65
2005年
分析了早期应用昆虫性信息素效果不佳的原因、现代性信息素技术的优点;综述了应用性信息素技术监测昆虫种群和应用性信息素技术诱捕防治害虫的效果、局限性及其未来应用的前景。
苏建伟肖能文戈峰
关键词:有害生物生物防治性信息素害虫防治种群监测
马尾松诱导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快速变化被引量:13
2006年
对马尾松进行未受害、接虫咬食为害、人工剪叶3种处理后,按不同的时间序列取样,用TCT-GC-MS分析叶片挥发物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受害方式对马尾松挥发物的释放有不同影响。人工剪叶检测出的挥发物种类略少于虫害;释放高峰早于虫害。2)同一受害方式的不同受害程度对挥发物的快速诱导变化不同。与对照相比,轻度虫害后莰烯、β-蒎烯、水芹烯、石竹烯、(E)-法尼烯在1h升高,但挥发物相对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重度虫害后三环萜、月桂烯、莰烯、β-蒎烯、水芹烯、石竹烯24h达到高峰;人工剪叶使马尾松轻度受害后,有些挥发物1h达到高峰,有些24h后才升至最高,相对含量出现高峰的时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人工剪叶重度损伤后,挥发物出现释放高峰的时间多在1h或2h。3)在整个快速诱导过程中,挥发物β-蒎烯的相对含量明显升高,72h仍高于对照,说明该化合物在马尾松的诱导抗性中具有重要作用。
任琴金幼菊胡永建陈华君李镇宇
关键词:马尾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昆虫对植物源手性气味的立体选择性识别被引量:4
2006年
昆虫对手性植物气味表现出立体选择性反应和行为,手性识别影响植物/昆虫的关系。3种鳞翅目雌蛾对寄主中(-)-D-杜鹃烯高度敏感和具有高选择性反应。棉铃虫对α-蒎烯对映异构体表现出立体选择性的行为反应和记忆。云杉八齿小蠹(Ips typographus)利用其寄主中的(-)-α-蒎烯合成其聚集信息素(S)-Z-马鞭草烯醇。虫瘿雄蜂(Antistrophus rufus)通过识别其幼虫危害诱导的手性单萜异构体比例作为性信息素寻找雌蜂。
秦小薇戈峰苏建伟周志强
关键词:昆虫手性识别
昆虫取食和药剂熏蒸对马尾松针叶脱落酸和茉莉酸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在诱导植物产生抗逆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以马尾松为试验材料,用GC/MS检测了马尾松毛虫咬食、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熏蒸和萜烯混合物熏蒸处理4 h后,马尾松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处理同一轮未受损伤枝条)、系统上枝针叶(处理枝上一轮枝条)和系统下枝针叶(处理枝下一轮枝条)中ABA和J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虫害4 h后,马尾松损伤针叶、相邻姊妹针叶、系统上枝针叶和系统下枝针叶的ABA和JA含量均明显升高.用10μmol.L-1MeJA熏蒸和10μmol.L-1萜烯混合物熏蒸健康植株后,各部位枝条针叶中ABA和JA含量明显升高.说明ABA和JA是马尾松苗木伤反应信号传导途径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参与了马尾松苗木系统抗性的形成过程.
邓文红沈应柏陈华君李镇宇蒋湘宁
关键词:脱落酸茉莉酸马尾松马尾松毛虫
虫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邻枝针叶挥发物及其内源茉莉酸甲酯的快速变化被引量:9
2008年
对盆栽马尾松针叶进行接虫咬食危害处理后,通过TCT-GC/MS分析了同一株受害枝相邻的健康枝针叶挥发物的成分及相对含量的时序变化。结果表明:萜烯类化合物是邻枝针叶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等。与对照相比,多数挥发物的相对含量1h略高于对照,2h维持较高水平。同时,用GC/MS分析了邻枝针叶不同时间序列中茉莉酸甲酯的含量,结果表明:虫害马尾松邻枝针叶1h茉莉酸甲酯含量就有所升高,2h显著高于对照,是对照的近1倍。证明马尾松受到虫害后,启动了体内的防御系统,并诱导邻枝产生抗性。
胡永建任琴李镇宇金幼菊陈华君
关键词:马尾松
昆虫记忆的形成机制及生态适应性被引量:2
2008年
介绍近十几年来利用蜜蜂Apis mellifera L.、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和寄生蜂等昆虫对学习和记忆行为研究的成果。这些研究表明昆虫的记忆形成是多阶段的。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形成过程中,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 response element-bindingprotein,CREB)起重要的作用;而蘑菇体是学习、记忆形成的主要位点。已有的研究还表明昆虫记忆的动态是适应于不同物种的生态学需要。这些研究为探索昆虫和其它动物记忆的形成和生态适应性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国红Hans Smid李镇宇
关键词:生态适应
用于研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农田有害生物影响的田间试验装置——改良的开顶式气室被引量:34
2005年
开顶式气室可精准控制大气CO2(或其它气体成分)的浓度,使之稳定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为研究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或其它气体成分变化)对植物害虫天敌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提供了条件。该装置由CO2气源、CO2浓度测控系统和气室3部分组成。气室又包括无色透明玻璃(2.5mm厚)室壁,正八边形的铁框架和中空底座,以及换气扇组成的通风系统4部分。能实现气室内CO2浓度的自动控制。经试验检测,气室内CO2浓度、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都很均匀,与自然环境十分接近。该气室设计的结构合理,使用性能稳定,可广泛应用于大气特定成分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
陈法军戈峰苏建伟
关键词:二氧化碳自动系统温度相对湿度
连香树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连香树是连香树科连香树属、第三纪古热带的孑遗植物,为我国珍稀濒危二级保护树种,具有极高的科研、经济及观赏价值。试验对连香树无菌体系的建立及植株再生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连香树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为0.1%升汞消毒12min;(2)芽增殖最佳培养基:MS+6-BA 1.0mg.L-1+NAA 0.5mg.L-1+GA32.0mg.L-1+蔗糖30g.L-1+琼脂7.0g.L-1,pH 6.0;(3)愈伤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6-BA 0.1mg.L-1+2,4-D 2.0mg.L-1+蔗糖30g.L-1+琼脂7.0g.L-1,pH 6.0;(4)生根培养基:1/2MS+IBA 1.0mg.L-1+6-BA 0.1mg.L-1+蔗糖20g.L-1+琼脂6.8g.L-1,pH 6.0。
陈荣珠沈应柏罗晓芳张俊琦
关键词:连香树植株再生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