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899)

作品数:11 被引量:55H指数:5
相关作者:李宁毅金晓明袁荣涛陈立强刘斌钰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大学山西大同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血浆
  • 6篇血小板
  • 6篇富血小板
  • 6篇富血小板血浆
  • 5篇骨髓间充质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干细胞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血管
  • 3篇血管化
  • 3篇组织工程骨
  • 3篇骨髓
  • 2篇酸酶
  • 2篇体外
  • 2篇缺损
  • 2篇缺损修复
  • 2篇煅烧骨
  • 2篇颌骨

机构

  • 7篇青岛大学医学...
  • 5篇青岛大学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作者

  • 10篇李宁毅
  • 7篇金晓明
  • 6篇袁荣涛
  • 6篇陈立强
  • 4篇刘斌钰
  • 3篇樊功为
  • 3篇陈涛
  • 2篇潘永海
  • 2篇邱建忠
  • 1篇孙健
  • 1篇隋爱华
  • 1篇刘相萍
  • 1篇于跃远

传媒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口腔...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煅烧骨的生物相容性及细胞相容性评价被引量:13
2008年
背景:煅烧骨的主要成分是高纯度的羟基磷灰石,其钙磷比值接近于人骨,且制作方法简单,价格低廉,受到广泛关注。目的:观察煅烧骨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为组织工程骨重建颌骨缺损奠定一定基础。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2008-04在青岛大学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及口腔研究室完成。材料:成年牛长骨骨骺端在箱式电阻炉内煅烧成煅烧骨。方法:将煅烧骨与第3代已经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相容性;应用溶血试验、凝血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皮下植入试验观察煅烧骨的生物相容性。主要观察指标:煅烧骨的孔隙率和超微结构;煅烧骨的生物相容性及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结果:煅烧后的松质骨块呈白色,其骨小梁结构完整,骨小梁的间隙为相互连通的孔隙,孔径主要在190~750μm,孔隙率为(80.39±1.4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到煅烧骨后,倒置显微镜显示接种即刻细胞即充满煅烧骨网孔,24h可见大量细胞黏附于支架上,7d后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细胞与基质分界不清;扫描电镜显示接种1d可见少量细胞黏附与煅烧骨上,细胞多个伪足向四周伸出,接种7d可见大量细胞与胶原纤维覆盖于支架上,基本包埋支架。生物相容性试验显示煅烧骨无溶血现象,不引起凝血功能改变,无毒,皮下植入后动物伤口无感染、化脓,植入材料无排出现象,取材时见材料周围肌肉颜色、质地正常。结论:煅烧骨经高温煅烧后,可以彻底消除其抗原性,不会产生免疫排斥反应,细胞、组织、血液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好,可作为颌骨组织工程支架。
刘斌钰马晓红李宁毅樊功为金晓明袁荣涛
关键词:煅烧骨细胞相容性生物相容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富血小板血浆对犬骨髓间充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犬骨髓间充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及矿化结节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10%、20%、30%)的PRP及重组人骨形成蛋白(rhBMP-2)加入体外培养的第3代MSCs中,对照组为无血清培养液,检测其对细胞ALP活性的影响;将第3代的MSCs在体外进行培养,实验组加入矿化液和PRP(10%或30%),对照组只加矿化液。4周后用茜素红及Von-Kossa染色检测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10%PRP和rhBMP-2能显著提高MSCs的ALP活性,其中10%PRP对体外矿化结节的形成,亦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结论PRP有促进MSCs向成骨细胞方向转化的趋势。
潘永海李宁毅邱建忠金晓明陈立强刘相萍隋爱华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间充质细胞碱性磷酸酶矿化
犬脱钙骨基质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制备犬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研究DBM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杂种犬的股骨行脱脂、脱钙、脱非胶原蛋白、冷冻干燥、灭菌制成DBM,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复合,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脱钙骨基质的结构及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犬脱钙骨基质具有三维立体网孔结构,平均孔隙直径为(254.39±88.71)μm,孔隙率约为70%。与MSCs复合培养后,细胞黏附其上,上架率高,生长状态良好,增殖迅速,并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结论:DBM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陈立强李宁毅袁荣涛孙健金晓明刘斌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脱钙骨基质
富血小板血浆与带血管肌筋膜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中的作用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在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制备犬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制备同一实验犬PRP。12只实验犬分为3组,每只犬的背部两侧分为ABCD4个区,左侧为A、B区,植入PRP/BMSCs/DBM;右侧为C、D区,植入BMSCs/DBM。A、C区植入物用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包裹,B、D区植入物用背部不带血管的浅筋膜包裹。于4、8、12周取出植入物行肉眼及组织学检查。结果成骨与血管化程度依次为A>B>C>D。结论PRP与带血管背阔肌肌筋膜均可促进组织工程骨的形成和血管化,两者有协同作用。
李宁毅陈立强陈涛金晓明袁荣涛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组织工程骨血管化
富血小板血浆诱导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体外观察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PRP)对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对PRP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效应进行评价。方法:抽取狗静脉血及骨髓,采用改进Appel方法制备不同浓度的PRP;采用传代培养筛选法,获得足够数量稳定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酶动力学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1)原代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24h开始贴壁,12d后细胞融汇成单层,细胞多呈成纤维梭形细胞形态,经诱导液传代培养后,细胞形态渐变为方形、多角形。(2)酶动力学法测定各实验组细胞第三、六、九、十二天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经过配对t检验,各组第六、九、十二天的ALP活性水平均较第三天明显升高,低浓度PRP组较高浓度组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浓度的PRP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PRP能有效的促使BMSC向前期成骨细胞分化。
邱建忠李宁毅潘永海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细胞分化
全骨髓贴壁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的定向诱导及鉴定(英文)被引量:5
2007年
背景:许多分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操作繁琐、费用昂贵,且对细胞的活性影响较大,许多研究都致力于寻找有效且价格低廉的培养鉴定方法。目的: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进行成骨诱导和分化,并进行细胞鉴定。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材料:实验于2005-11/2007-03在青岛大学医学院口腔研究室及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用20只生后三四周Wistar大鼠,SPF级,雌雄不拘,体质量120~150g,由青岛市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胎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碱性磷酸酶检测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逆转录试剂盒为PROMEGA产品,引物由上海生工公司合成。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分离培养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2.5 g/L的胰蛋白酶消化后分瓶,以5×10~7L^(-1)的密度接种于6孔培养板,诱导分化组加入诱导分化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等量基础培养液培养。①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诱导分化结果及钙结节形成情况。②采用钙结节Von Kossa染色、钙结节茜素红染色进行诱导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检测。③采用重氮盐法染色观察碱性磷酸酶活性。④RT-PCR检测细胞内成骨细胞转录因子、骨钙素、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诱导分化结果。②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③碱性磷酸酶活性。④成骨细胞转录因子、骨钙素、成骨细胞特异性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①诱导分化组加入诱导分化培养液后,9d后开始密集重叠生长,21~28d出现较多散在的致密圆形矿化结节。对照组细胞虽密集重叠生长,但不形成矿化结节。②诱导分化组成骨诱导21~28d形成明显的圆形或卵圆形肉眼可见的钙化结节。Von Kossa染色为黑色沉淀,茜素�
刘斌钰李宁毅樊功为袁荣涛金晓明陈立强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细胞培养
血管化复合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在实验性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并探讨其在实验性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将12只实验用犬随机分为四组各3只,分别对其双侧下颌骨体部造成30 mm×15 mm椭圆形缺损,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对比研究,右侧骨缺损为实验侧,左侧为空白对照侧。A组实验侧植入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富血小板血浆(PRP)、人重组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聚乳酸(PLA);B组植入BMSc、rhBMP-2与PLA;C组植入BMSc、PRP、PLA;D组植入PLA。术后4、8、12周时分别观察各组缺损处组织形态及X线影像学表现,测量横断面切片血管面积百分比及图像光学密度值,评价成骨效果。结果各组右侧缺损均有新生骨及血管形成,X线检查示有高密度骨痂影,数量A组>C组>B组>D组,且呈时间依赖性;空白对照侧缺损区均未见新骨形成,缺损为纤维组织充填,均无阻射影像。各时间点A、C组横断面切片血管面积百分比均大于B、D组,A、B、C组骨光学密度均明显大于D组,P均<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血管化复合组织工程骨具有快速成骨及促进新生骨血管化的效能,且无异物排斥反应及毒副作用;取自自体的BMSCs及PRP来源丰富,采集、制备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陈涛李宁毅
关键词:骨髓细胞乳酸盐类组织工程骨修复外科手术
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煅烧骨在大鼠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用于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有直接植入、复合细胞植入以及加入生长因子植入。近年来,复合细胞植入和加入生长因子植入的研究受到比较广泛的关注。目的:观察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的煅烧骨修复颌骨缺损的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4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心实验室及口腔研究室完成。材料:取成年牛长骨骨骺端,经脱脂、脱蛋白、煅烧处理后制得煅烧骨。将第3代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加到煅烧骨上制备煅烧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将富血小板血浆因子滴加到将要植入的煅烧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上,制得含富血小板血浆因子的煅烧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方法:用牙钻在Wistar大鼠左侧下颌骨下缘备出1.0cm×0.8cm大小缺损,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将煅烧骨直接植入大鼠下颌骨缺损中。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将煅烧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植入大鼠下颌骨缺损中。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组:将含富血小板血浆因子的煅烧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体植入大鼠下颌骨缺损中。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组煅烧骨在4,8,12周的成骨情况。结果: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组煅烧骨在4,8,12周3个时间点的成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煅烧骨及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煅烧骨(P<0.01),对照组和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之间的成骨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富血小板血浆的煅烧骨可以促进下颌骨缺损修复,增加血管化与骨化。
刘斌钰樊功为李宁毅金晓明袁荣涛陈立强
关键词:煅烧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血浆在组织工程骨血管化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在构建血管化组织工程骨中的作用。方法培养犬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BMSC),制备 PRP 及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12只犬分为3组,每组4只。每只犬的背部分为4区,A、B 区植入 DBM-BMSC-PRP;C、D 区植入 DBM-BMSC。A、C 区植入物用背阔肌带血管肌筋膜包裹;B、D 区植入物用背部不带血管的浅筋膜包裹。于4、8、12周取出植入物检查。结果术后12周,各组4各分区新生骨面积百分比分别为:A 区(79.48±5.38)%,B 区(55.78±5.78)%,C 区(54.06±5.04)%,D 区(35.15±4.13)%;血管化程度分别为:A 区(4.39±0.65)%,B 区(3.03±0.49)%,C 区(3.37±0.56)%,D 区(1.40±0.22)%。结论 PRP 可促进组织工程骨的形成和血管化。
李宁毅陈立强陈涛金晓明袁荣涛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
富血小板血浆在口腔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富血小板血浆是自体全血经离心后获得的具有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激活后释放大量生长因子,可加速组织损伤的愈合。本文对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作用机制及其在口腔医学中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于跃远李宁毅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口腔医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