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21)
- 作品数:48 被引量:218H指数:9
- 相关作者:钱锋周兴贵杜文莉赵玲隋志军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辣根过氧化物酶在Au-Gemini纳米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
- 2009年
-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Au-Gemini纳米复合物修饰的玻碳(GC)电极表面,制备了HRP修饰电极(HRP/Au-Gemini/GC),研究了HRP在Au-Gemini纳米复合膜中的直接电化学,考察了其对H2O2的电催化还原作用。研究表明,HRP在Au-Gemini纳米复合膜中发生了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其氧化峰峰电位(Epa)和还原峰峰电位(Epc)分别为-0.236 V和-0.273 V。HRP/Au-Gemini/GC修饰电极对H2O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响应,其表观米氏常数Km=2.0×10-5mol/L,H2O2浓度在1.0-7.0μmol/L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该研究为实现氧化还原酶的直接电子传递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制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 李金霞周丽绘韩霞尚亚卓刘洪来
- 关键词:辣根过氧化物酶直接电化学
- 乙烯裂解炉燃烧传热的CFD模拟被引量:5
- 2010年
- 为了掌握乙烯炉炉膛内的热场分布规律,本文采用CFD方法对SL-Ⅱ型工业乙烯裂解炉辐射段内所发生的燃烧、辐射传热、烟气流动等过程进行了耦合模拟,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炉膛内流场及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其中,裂解炉的几何模型按照工程图纸1:1的比例建立;网格划分在专业网格生成软件ICEM11.0中完成;计算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模型模拟湍流,漩涡耗散/有限速率燃烧反应模型(EDM/FRC)模拟侧壁烧嘴的预混燃烧和底部烧嘴的非预混燃烧,离散传递模型(DTM)模拟炉膛辐射传热,计算过程在CFX5.0中完成。计算得到了裂解炉炉膛内流场、温度场分布的详细信息,模拟结果与工业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模拟结果表明,在底部烧嘴的射流核心区周围形成了大范围的回流,过渡段拐角处有小范围的回流现象;炉膛长度、宽度、高度方向都存在明显的温度梯度,说明传统的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假定温度分布均匀是不准确的;炉膛的高温区主要集中在炉高4.5 m处;炉膛上部的热量,由于侧壁烧嘴的加入而得到了很好地补充,说明侧壁烧嘴的安装位置合理。研究结果表明CFD模拟是目前为止研究裂解炉内热场分布规律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对于未来乙烯裂解炉的设计与优化作用很大。
- 刘时涛王宏刚杜文莉钱锋
- 关键词:乙烯裂解炉炉膛燃烧辐射传热计算流体力学
- 五釜工艺聚酯工业装置的稳态模拟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大型连续PTA直接酯化法PET工艺过程装置,以Aspen Plus和Polymers Plus为模型开发工具,建立了以反应和传质过程机理为基础的稳态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中包括了酯化反应、缩聚反应、二甘醇生成反应、链降解反应和乙醛生成等主副反应,且考虑了端羧基对酯化反应的自催化效应;更重要的是模型考虑了酯化阶段PTA在酯化反应器中的溶解过程和终缩聚阶段小分子的脱挥,并建立了小分子脱挥的传质系数与缩聚反应器内聚合度、黏度、温度和搅拌器转速等的关联;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研究了第一酯化反应操作温度对各反应器出口指标的影响,指出酯化段的酯化率有一个适宜的控制范围。
- 王金堂周兴贵赵玲王余伟殷小波
- 关键词:聚酯反应动力学脱挥
-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艺流程模拟被引量:9
- 2009年
- 采用Aspen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对乙苯两段脱氢、乙苯三段脱氢、乙苯脱氢-氧化和乙苯脱氢-氧化-换热4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工艺的流程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乙苯脱氢-氧化和乙苯脱氢-氧化-换热工艺脱氢过程的蒸汽用量比乙苯两段脱氢工艺降低35%和37%;乙苯脱氢-氧化和乙苯脱氢-氧化-换热工艺由于氢气氧化反应器的存在,尾气中氢气的量较少,尾气压缩机的功耗比乙苯两段脱氢工艺降低38%和67%;乙苯脱氢-氧化工艺和乙苯脱氢-氧化-换热工艺乙苯的单程转化率达到80%以上,循环乙苯量较乙苯两段脱氢工艺大幅降低,因此这两种工艺分离过程的蒸汽用量比乙苯两段脱氢工艺减少15%和17%。
- 丁中海顾雄毅隋志军周兴贵
- 关键词:乙苯苯乙烯脱氢
- Gemini表面活性剂18-3-18与磷脂DPPC在气液界面的混合性质
- 2012年
- 摘要: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基因转染的非病毒载体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传递过程与细胞膜密切相关。通过Langmuir膜天平测得Gemini表面活性剂18-3-18与磷脂类表面活性剂DPPC混合膜的表面压力与平均分子面积(π-A)等温线,定量分析了平均分子面积(A_m)、混合单分子膜的过剩面积(A_(ex))、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_(ex))、混合表面自由能(△G_(mix))及相互作用参数等,确定了单层膜的混合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18-3-18与DPPC相互作用。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了相应LB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18-3-18与DPPC的物质的量之比及膜压对单层膜的稳定性、热力学特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特别地,在X_(DPPC)为0.20和0.67时,18-3-18与DPPC混合膜的△G_(ex)和△G_(mix)出现了两个极值点,这表明在X_(DPPC)为0.20~0.67之间时,混合膜会出现相分离,与AFM结果一致。
- 孙立劝陈启斌刘洪来
- 关键词:GEMINI表面活性剂DPPCAFM
-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高斯核函数聚类算法被引量:10
- 2010年
- 针对视频帧数据在时间轴上的高斯分布特征,提出基于样本和高斯核相似性度量的聚类算法,采用度量方法考虑概率分布密度因素,同时利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加速聚类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C均值聚类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强的全局搜索能力和聚类精度,在视频数据聚类分析中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佳的聚类效果。
- 于进钱锋
- 关键词:聚类粒子群优化高斯核函数
- 电解质和乙醇对DNA与Gemini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6
- 2009年
- 应用荧光探针和zeta电位方法研究了电解质NaBr、NaCl、KCl和有机溶剂乙醇对DNA与Gemini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DNA诱导的表面活性剂类胶束在较低浓度即可生成,这一浓度称为临界聚集浓度(CAC).Gemini表面活性剂比具有相同烷烃链长的单体表面活性剂更易聚集,对应的CAC较低.实验结果表明,盐(NaBr)浓度对DNA/表面活性剂体系的CAC影响不大,阴、阳离子的种类则对该体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阴离子(Br-、Cl-)对体系的CAC有显著的影响,但阳离子(Na+、K+)的差异对CAC影响不大.极性溶剂乙醇对DNA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影响比较复杂.乙醇浓度较低时有利于表面活性剂的聚集,使得CAC减小;而浓度较高时,则不利于表面活性剂聚集,从而使CAC变大.乙醇可显著改变DNA/表面活性剂复合物的zeta电位.
- 赵小芳何云飞尚亚卓韩霞刘洪来
- 关键词:DNAGEMINI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乙醇
- 基于化学缔合统计理论的链状流体状态方程被引量:6
- 2010年
- 基于化学缔合统计理论的链状流体状态方程(EOS)能够反映实际分子的形状、链节成链、缔合等具体信息,在实际流体热力学性质计算中有着广泛应用.一般的链状流体EOS仅考虑相邻链节间的相关性,我们则借助统计力学和计算机模拟结果在模型中纳入了相间链节间的相关性,获得的硬球链流体(HSCF)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模型流体的压缩因子和第二维里系数.以HSCF为参考,引入方阱色散微扰项获得了实际方阱链流体(SWCF)EOS;结合根据黏滞球模型导得的缔合项,进一步构建了缔合流体EOS.最近,我们根据微扰理论和积分方程方法又开发了一新的变阱宽方阱链流体(SWCF-VR)模型.SWCF和SWCF-VREOSs可很好地用于计算小分子、聚合物、离子液体等纯流体及混合物的相行为、热焓、表面张力、黏度等热力学及传递性质,显示了模型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就本课题组多年来在自由空间范畴内基于化学缔合统计理论开发链状流体EOS及其实际应用作系统的总结.
- 李进龙何昌春彭昌军刘洪来胡英
- 关键词:相平衡
- 二次氧化法纯化粗对苯二甲酸的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半连续实验装置对二次氧化法纯化粗对苯二甲酸(CTA)的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纯化温度、CTA 粒径和固含率等因素对纯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对纯化作用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液相氧化反应速率来实现的,当液相氧化反应速率超过 CTA 的溶解速率时,增加催化剂用量不会加快纯化速率;升高温度,纯化速率和纯化程度都明显提高;粒径较小的 CTA 纯化速率更快。在208℃、催化剂质量分数3 5×10^(-4)、CTA 粒径89.9μm、纯化时间60 min 的条件下,CTA 中的对甲基苯甲酸的质量可减少70%~90%,对羧基苯甲醛的质量可减少70%~80%。
- 孙伟振石平赵玲周兴贵
- 关键词:粗对苯二甲酸纯化对甲基苯甲酸对羧基苯甲醛
- 涓流床中液体分布形态与滞后特性
- 2011年
- 采用电容层析成像仪(ECT)和压力传感器在气-液预液泛模式润湿床层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空气-水体系在内径140 mm有机玻璃塔中由不同粒径玻璃珠所组成床层的持液量滞后和压降滞后曲线。利用平行流区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操作状态下的膜流分率、簇状流区和气相流区的比例以及各流区的流速。发现在高的气液流速下,单相区比例较气液两相区的比例要小得多。当气体流量增加时,气相流区比例不增反减,而气液流区比例增加,这说明气液之间作用强烈,气液接触充分。在气液流区,气体流速大于液体流速,且气体流速和表观流速总是接近。
- 孔祥明程振民
-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持液量相对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