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0743)

作品数:19 被引量:114H指数:6
相关作者:付丽冯玉梅谷峰顾林孟洁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乳腺
  • 12篇乳腺癌
  • 12篇腺癌
  • 7篇乳腺肿
  • 7篇乳腺肿瘤
  • 7篇肿瘤
  • 7篇腺肿瘤
  • 6篇受体
  • 4篇预后
  • 4篇细胞
  • 4篇激素
  • 4篇激素受体
  • 3篇雄激素
  • 3篇雄激素受体
  • 3篇临床病理
  • 3篇病理
  • 3篇雌激素
  • 3篇雌激素受体
  • 2篇孕激素
  • 2篇孕激素受体

机构

  • 19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张掖医学高等...

作者

  • 8篇付丽
  • 5篇冯玉梅
  • 4篇谷峰
  • 3篇李晓青
  • 3篇顾林
  • 3篇孟洁
  • 2篇许旭
  • 2篇李林
  • 2篇潘秀华
  • 2篇郎荣刚
  • 2篇孙敬岩
  • 2篇马勇杰
  • 1篇郭晓静
  • 1篇位嘉
  • 1篇刘芳芳
  • 1篇张咏梅
  • 1篇张宇
  • 1篇智英辉
  • 1篇刘晓斌
  • 1篇李智慧

传媒

  • 6篇中华乳腺病杂...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8篇2010
  • 5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合素β样1 mRNA在乳腺原发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癌组织中整合素β样1(integrin bate-like 1,ITGBL1)mRNA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其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80例行乳腺癌根治术并随访3年以上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ITGBL1mRNA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ITGBL1 mRNA水平分组的阈值;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用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期的差异。结果ER阴性乳腺癌患者的ITGBL1 mRNA高表达率低于ER阳性患者(χ2=7.475,P=0.006),组织学Ⅲ级的乳腺癌患者ITGBL1 mRNA高表达率低于Ⅰ~Ⅱ级乳腺癌患者(χ2=4.410,P=0.036),而在不同年龄和绝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以及PR和HER-2状态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ITGBL1 mRNA低表达组患者3年无转移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9,P=0.033);3年无病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无转移生存率组间比较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但随ITGBL1 mRNA表达降低而有下降趋势。结论乳腺原发癌中ITGBL1 mRNA高表达是ER阳性乳腺癌的生物学特征之一;ITGBL1 mRNA低表达的乳腺癌恶性程度高、组织分化差且患者预后不良,提示ITGBL1基因是潜在的乳腺癌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李东梅陈晓慧李林李晓青冯玉梅
关键词:乳腺癌定量RT-PCR
RAR-β2基因在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检测视黄酸受体β2(RAR—β2)基因在不同乳腺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AR-β2基因与乳腺肿瘤的关系,分析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浸润性癌、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纤维瘤各40例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RAR-β2的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乳腺浸润性癌、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纤维瘤及正常乳腺组织各20例RAR-β2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AR-β2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RAR-β2蛋白在乳腺浸润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0.0%)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95.0%),Χ^2=26.30,P〈0.05。RAR-β2蛋白在乳腺重度不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率(17.5%)低于乳腺癌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RAR-β2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腋下淋巴结转移状况、组织学分级、病理学类型以及ER、PR表达状况无相关性(P均〉0.05)。随访结果显示,28例RAR-β2阴性乳腺癌患者中3例发生内脏转移,而12例RAR-β2阳性患者仅1例发生骨转移。RT—PCR结果显示,RAR-β2在乳腺癌、导管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腺纤维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5/20)、35.0%(7/20)、85.0%(17,20)和100%(20/20),乳腺癌组织RAR-β2mRNA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Χ^2=30.43,P〈0.001)。结论:RAR-β2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过程中发挥抑制作用,并且可能在乳腺癌发生的早期发挥作用。
许旭孙敬岩顾林张丽娜张宇付丽
关键词:乳腺肿瘤视黄酸免疫组织化学法预后
89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9
2013年
目的研究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探讨其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89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随访资料。所有病例标本经过抗酸染色及过碘酸雪夫氏(PAS)染色。结果患者均为女性,年龄为22~57岁,平均年龄为(33.9±6.8)岁,其中85例有哺乳史,均以乳腺肿块就诊。组织病理特点为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的病变,呈结节状多灶性分布,小叶内可见以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组织的切缘未见炎症细胞;所有病例抗酸染色和PAS染色未见分枝杆菌及霉菌。89例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手术以乳腺小叶区段切除为主,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术式。术后随访1~10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仅1例复发。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不易与乳腺癌鉴别,组织病理学检查是唯一确诊手段。
闵三旭郎荣刚傅西林付丽
关键词:乳腺炎肉芽肿
乳腺癌保乳手术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 了解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后早期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及其影响因素,为乳腺癌保乳患者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120例保乳手术(BCS)和140例改良根治术(MRM)术后1周的在院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文版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评量表(FACT-B,V4.0)评价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对影响保乳手术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BCS组的情感状况分值比MRM组低,乳房附加关注分值比MRM组高,其余各项得分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有焦虑、家庭关系、乳腺病史、手术部位、性格类型等.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减轻保乳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夏丽韩宝三何菁华宋红霞赵岳顾林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
高转移性人乳腺癌细胞亚克隆的筛选
2010年
目的筛选高转移潜能的人乳腺癌细胞亚克隆,为人类乳腺癌转移相关的体内外研究提供实验对象。方法通过有限稀释法分离和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DA-MB-435S的单克隆;采用细胞生物学方法体外评价亚克隆的克隆形成、增殖、运动和侵袭能力;将MDA-MB-435S亚克隆细胞通过乳腺脂肪垫接种于免疫双缺陷SCID鼠,验证体外筛选克隆的体内转移能力。定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筛选得到MDA-MB-435S的高转移亚克隆14-E5;14-E5与亲代细胞呈梭形、伪足较长的细胞形态明显不同,体积比亲代细胞小,呈多边形,触角增多;细胞的体外克隆形成能力、运动能力、侵袭能力及体内自发转移能力均较亲代显著增强(P<0.050);细胞周期S期和G2/M期比例比亲代减少,增殖能力较亲代降低(t=7.047,P=0.002);细胞异质黏附能力、体内成瘤率与亲代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结论筛选并建立了高转移潜能人乳腺癌细胞亚克隆细胞株14-E5,可以用于乳腺癌转移基因筛选、转移机制研究、抗转移药物的研发和评价抗转移实验性治疗疗效。
潘秀华王立梅李希冯玉梅
关键词:乳腺肿瘤亚克隆
年轻乳腺癌患者远处转移潜能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与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有关的临床病理、生物学特征,评估与远处转移潜能相关的因素。方法收集本院乳腺科1994年1月至1998年4月确诊的年龄≤35岁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91例,其中93例临床资料及随访工作完整,并且93例中63例肿瘤蜡块可用于生物学指标的免疫组化染色。手术方式包括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及经典根治术。所有患者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1997年临床分期标准分期。复习病理切片,包括组织学分类及分级、淋巴管侵犯、淋巴结外软组织受累、广泛性导管内成分和淋巴结受累。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AR)、c-erbB-2、ki67及P53蛋白表达。术后依据病理及生物学指标给予辅助放射治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将93例病例按5年是否转移分为2组,将预后相关因素分为临床、病理及生物学因素。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5年转移率趋势分析,转移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检验水准浕=0.05。结果随访至5年,术后5年远处转移26例,转移率为28.0%(26/93)。临床分期III期、行经典根治术治疗者5年转移率最高(分别为60.7%及43.8%,P<0.01)。淋巴结受累1~3、4~6、>6枚的远处转移风险是淋巴结阴性的2.04、3.33、14.63倍,淋巴结外软组织受累的转移风险是未受累的2.41倍,AR阳性是阴性的0.15倍,c-erbB-2(+)、()、()分别是c-erbB2(-)的13.51、10.39、12.20倍。结论年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预后较差,人为干预手段不能从根本上影响预后,病理指标中淋巴结及结外软组织受累情况、生物学因素中AR及c-erbB-2表达情况是预测远处转移风险的较佳因素。
孟洁张瑾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转移青年
乳腺癌组织中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B mRNA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癌组织中驱动蛋白家族成员1B(KIF1B)基因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评估其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1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原发癌组织中KIF1B mRN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KIF1B mRNA水平分组的阈值;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时序检验比较组间生存期的差异;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KIF1B mRNA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KIF1B mRNA水平在各临床病理因素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F1B mRNA低水平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和5年无转移生存率显著低于高水平组(χ2=4.714P=0.030,χ2=4.393P=0.036),而3年无病生存率和3年无转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IF1B基因表达状态、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PR状态是患者独立预后因素,KIF1B mRNA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比为3.53(95%CI为1.54~8.08,P=0.003)。结论KIF1B mRNA在乳腺原发癌组织中下调与患者的预后差相关,且是独立预后预测分子标志物。
李林李晓青潘秀华冯玉梅
关键词:乳腺肿瘤
AR基因外显子1的CAG重复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AR(雄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的CAG重复多态性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50例乳腺癌患者和50例健康者,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对AR基因外显子1的编码序列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DNA序列测定,计算CAG重复频率。Wilcoxon rank test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的[CAG]n分布,采用多因素log回归分析[CAG]n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病例组[CAG]n为15~26,对照组为16~26;两组重复频率分布有差异(P=0.015),[CAG]n≥24时乳腺癌发病风险为[CAG]n≤20的5.6倍(P=0.04,OR=5.6)。结论 AR基因外显子1的CAG重复频率对乳腺癌风险发病有影响,长[CAG]n可增大乳腺癌发病风险。
孟洁付丽
关键词:雄激素受体乳腺癌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作为乳腺癌转移与预后血清标志物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2010年
生长因子通过与细胞膜相应受体的特异性高亲和力结合,增强肿瘤细胞生长与迁移能力,促进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组织周围微环境改变,调节患者免疫应答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转化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家族、血管生成因子等是潜在的乳腺癌转移预后的血清标志物,有望用于判断转移状态、监测治疗效果和预测患者预后。联合检测血清中在乳腺癌进展和转移过程中有协同作用或相互影响的生长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的水平,有望提高判断乳腺癌转移和预测患者预后准确性,并将为乳腺癌血清标志物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徐媛媛冯玉梅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AR在不同ER状态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不同雌激素受体(ER)状态乳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预后。方法: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阳性和阴性病例中分别随机选取111例(ER+组)与113例(ER-组),共计224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R、ER、PR、HER-2、Ki-67、P53表达,对不同ER状态乳腺癌中AR表达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R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7.9%(152/224),ER+组和ER-组分别为80.2%(89/111)、55.8%(63/113)。ER+组中AR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p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在ER-组中A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绝经状态相关(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在ER+组和ER-组AR阳性者均具有较好的预后(P<0.001,P=0.046),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在ER+组AR表达可作为影响无瘤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AR可以作为指导临床内分泌治疗新的靶标,为不同ER状态乳腺癌激素治疗提供依据。
张静牛昀于琦肖绪祺王亚红刘子瑜
关键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雄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临床病理特征靶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