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6084) 作品数:23 被引量:272 H指数:9 相关作者: 廖宝文 黄勃 管伟 王荣丽 郑松发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海南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天文地球 理学 更多>>
团水虱不同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团水虱不同生长阶段的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采用Mi 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构建团水虱幼体、稚体和成体三个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的16S r RNA基因测序文库,分析三个样品中的菌群组成和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成体(T1)、稚体(T2)、幼体(T3)三个生长阶段肠道微生物样品共产生794个OTU,分别含646个、686个和156个OTU。分析显示,共检测到25个细菌门类,其中包括变形菌门、拟杆菌门、梭杆菌门等3个优势菌门。变形菌门为三个样品的共同优势菌,在幼体、稚体和成体中分别占51.7%、55.1%和51.6%;拟杆菌门为稚体(30.21%)和成体(38.57%)的次优势菌门,在幼体肠道内低于5%;梭杆菌门在幼体体内占37.8%,是幼体的次优势菌门,但在稚体和成体体内均低于2%。幼体与其他两个生长阶段的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与稚体和成体的共有OTU数量,占检测到的OTU总数的比例均低于25%。其中稚体肠道细菌有着最高丰富度及多样性,其Chao指数为697.15、Shannon指数为4.69,最低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035 1,而幼体肠道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最低。研究结果表明,团水虱肠道菌群种类丰富,幼体肠道菌群种类及其多样性与稚体、成体差异明显;菌群变化与各生长阶段团水虱生活习性关系密切。 胡亚强 丁敬敬 黄勃 李溪宁关键词:肠道微生物 RRNA 基于EST-SSR不同地理的琼枝群体遗传差异研究 被引量:1 2013年 为研究不同海域的琼枝群体的遗传差异,试验对海南麒麟菜保护区内4个地点的琼枝群体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所用的5对EST-SSR引物能扩增获得多态性条带,检测出的观察等位基因数平均为3.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平均为2.006个;琼枝群体的平均基因杂合度(Ave_Het)为0.4891,总体期望杂合度(Exp_Het*)为0.5320,观察杂合度(Obs_Het)平均值为0.6233;Shannon's信息指数在0.6638~0.9896之间;遗传分化显示有20.3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79.6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内。上述结果表明麒麟菜保护区内的琼枝群体存在差异。 胡吟胜 杨文杰 黄勃 于淑楠关键词:EST-SSR PGPB菌剂对5种红树小苗的野外接菌效应 被引量:4 2015年 在湛江雷州附城镇红树林苗圃进行试验,研究了PGPB菌剂对5种红树小苗的野外接菌效应。接菌后1 a,对供试小苗进行了生长指标及叶片氮、磷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固氮菌(NGWB-y1)和溶磷菌(P7)以(1∶1)混合并按1∶10兑水的比例对苗床进行接菌后明显促进了5种红树小苗的苗高、地径、叶片数、生物量的生长;与对照相比,5种红树叶片的氮、磷质量分数明显升高。综合看,PGPB对桐花(Aegiceras corniculatum)和秋茄(Kandelia candel)的促生作用明显大于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对桐花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苗高、地径、生物量的增加,对秋茄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叶片数、叶片全氮、全磷质量分数的增加。PGPB接种5种红树小苗后,其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无规律。 王荣丽 廖宝文 何雪香 李玫 管伟 张晓君关键词:PGPB 无瓣海桑-海桑红树林的防风效能 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解热带风暴(台风)期间红树林的防风功能,在2007年热带风暴"范斯高"影响期间(2007年9月24日0:00—15:00)采用自动气象站对海南东寨港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林的防风效应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各位置风速平均值大小为林后1H(H为平均树高)<林前1H,林后风速大幅度消减;(2)热带风暴期间防风效能为28%~68%,小于非热带风暴情况下的65%~77%,并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减小;(3)热带风暴期间,其主导风向的变化幅度为45°,当风向与红树林接近垂直时,风速消减值越大,防风效果越显著。综上,热带风暴期间无瓣海桑-海桑人工红树林的防风效果显著。 杨怀 陈仁利 王旭 朱正 周光益 廖宝文关键词:红树林 热带风暴 风速 防风效能 台风“威马逊”对东寨港红树林灾害程度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0 2016年 2014年7月18日,一场自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的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台风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对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台风后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选取样地,利用样方法对风灾给红树林不同群落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了解红树林群落受灾程度的影响因子。调查结果表明,木麻黄较红树林群落受灾严重;而红树林群落中,海莲、无瓣海桑折树与倒树比例较大,而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较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红树林群落枝叶损失率与其株高、冠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此外,红树林群落在本次台风中受灾害的程度还与林分密度,群落结构等存在显著的关系。 邱明红 王荣丽 丁冬静 毛静 廖宝文关键词:台风 灾害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景观质量评价 被引量:11 2014年 以珠海市淇澳岛红树林为评价对象,共收集32个具有代表性样地的近景景观图片和对应植物群落的相关资料,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分景观的美景度值,然后利用多元化理论模型I建立美景度与景观要素之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影响红树林近景景观的主要因子有6个,即林分郁闭度、树干形态、树种组成、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平均林下层高度。得到淇澳岛红树林美景度与这6个因子间的线性模型,其复相关系数为0.759,F检验结果显著(P=0.019<0.05)。分析表明:树干通直、树干自由式排列有利于提高景观的美景度;林分郁闭度、树种组成、林下层总盖度过高或过低均会给景观美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针对这些景观要素的特征提出了红树林景观营造的优化技术。 武锋 郑松发 陆钊华关键词:红树林 景观评价 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防浪效应 被引量:16 2012年 对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生态系统进行为期1年(2007年11月—2008年11月) 的实地监测,分析不同气象条件对红树林防浪效应的影响,通过波高、流速等数据的变化对红树林的消波效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30m宽的海桑-无瓣海桑红树林带平均消波系数为 0. 12,最大消波系数可以达到 0. 47;风暴潮期间平均消波系数为 0.18,最大消波系数为 0.33,消波效能提升了 38% ; 2)根据消波系数公式计算 30 m 宽红树林带的消波系数为 0. 58,远大于实测消波系数; 3)一般情况下,海桑 - 无瓣海桑红树林对于波浪的消减效能随着来波波高的增大而增大,但是当海水将林木全部淹没时,林带基本失去消波能力,甚至发生林后波高大于林前波高的现象,这说明林分高度对红树林防浪护岸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4) 在潮位起伏的海岸环境中,不同树种、林龄搭配的多层次结构有利于提高红树林的综合消波防浪功能。 王旭 杨怀 郭胜群 周光益 廖宝文关键词:红树林生态系统 水东湾红树林景观质量评价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影响红树林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红树林景观质量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景观优化方法,以茂名市水东湾红树林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3个准则、14个指标的水东湾红树林景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评价指标重要性判断矩阵,计算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对景区游客进行问卷调查,获得各指标评价值,然后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值,最后确定景观质量等级。研究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自然生态价值,其权重为0.43,景观美学价值次之,权重为0.3,社会使用价值权重最低,为0.27;指标层中最重要的因子是水质状况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其归一化权重分别为0.147和0.129,归一化权重较低的是照明系统的布置和驳岸处理方式,分别为0.022和0.029;2准则层中评价值较高的是自然生态价值和景观美学价值,分别为3.761分和3.756分,评价等级都为"良",社会使用价值评价值最低,为2.9分,等级为"中";指标层中植物材料的选择、外部交通便捷性、空气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评价值都在4分以上,等级都为"优";驳岸处理方式、内部空间通达性、公共设施的布置、活动空间的丰富性和照明系统的布置评价值都在3分以下,评价等级都为"中";3水东湾红树林综合评价值为3.527分,评价等级为"良",说明水东湾红树林景观的质量良好。 陈燕 郑松发 武锋 周海涛关键词:红树林 景观质量 层次分析法 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和树种组成 被引量:138 2014年 系统综述了中国东南沿海红树林的空间分布、种类组成及其面积变化特征。红树林的分布与生长状况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主要包括气温、洋流、波浪、岸坡、盐度、潮汐和底质等。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热带、亚热带海岸港湾、河口湾等受掩护水域。由海南岛向北,随着纬度逐渐升高,气候带由中热带(海南岛南部)、北热带(海南岛北部、雷州半岛和台湾岛南部)、南亚热带(广西省、广东省、台湾省北部和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到中亚热带(福建省北部和浙江省沿海),红树林分布面积和树种数都显著降低,林相也由乔木变为灌木,树高降低,充分显示温度对红树林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中国红树林的总面积在历史上曾达25×104hm2,1950年约为4.2×104hm2,2001年为2.28×104hm2,总体上,中国红树林面积在急剧萎缩。2001年,中国各主要省份现存红树植物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广东省(9 084.0 hm2)、广西省(8 374.9 hm2)、海南省(3 930.3 hm2)、福建省(615.1hm2)、香港特别行政区(510 hm2)、台湾省(278 hm2)、浙江省(19.9 hm2)、澳门特别行政区(60 hm2)。另外,从红树植物的种类组成上来看,加上2种从国外成功驯化引种的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和拉关木(Laguncularia racemosa),目前中国红树林现有真红树植物26种,半红树植物12种,合计38种。 廖宝文 张乔民关键词:红树林 地理分布 海南东寨港红树林退化原因初探 被引量:19 2014年 针对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成片红树林严重退化现象,对退化红树林开展群落特征调查及其相关环境因子的观测研究,以揭示其退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红树林退化与林木高度和胸径无显著相关,但随退化程度加深,林分密度、林分郁闭度和单位面积呼吸根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并达到极显著相关;(2)团水虱主要分布在离地面高度0—30 cm的树干根茎处,尤其在10—20 cm处分布最多,其密度达2.94个·cm-2,钻孔面积所占面积达23.93%,并且与每株红树退化程度达到极显著相关;(3)红树林群落微地形变化导致了淹水深度和淹水时间的变化,其中淹水深度变化与红树林退化无显著相关,但淹水时间变化(表现在形成积水)则与其退化呈显著正相关,较长的淹水(积水)时间加剧了红树林退化,退化特征值(%)与积水时间(min)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死亡率=0.4138x+42.66(R=0.817,p<0.01),Y退化率=0.5195x+13.943(R=0.639,p<0.05)。 徐蒂 廖宝文 朱宁华 管伟 李诗川 钟才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