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1754)

作品数:11 被引量:47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涌泉郭征袁超凡李靖郝玉琳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解放军第107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钛合金
  • 4篇钛铌锆锡合金
  • 4篇合金
  • 3篇细胞
  • 2篇弹性模量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行为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培养
  • 2篇铸流率
  • 2篇腱膜
  • 2篇纤维细胞
  • 2篇骨折
  • 2篇成纤维细胞
  • 1篇端粒
  • 1篇端粒酶
  • 1篇端粒酶逆转录...
  • 1篇新骨
  • 1篇新骨形成
  • 1篇性能研究

机构

  • 6篇第四军医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金...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第10...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解放军第40...
  • 1篇新疆军区
  • 1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西安第四军医...

作者

  • 5篇郭征
  • 5篇张涌泉
  • 4篇李靖
  • 4篇袁超凡
  • 3篇付军
  • 3篇李丽
  • 3篇郝玉琳
  • 3篇沙漠
  • 3篇石磊
  • 3篇王军
  • 2篇李述军
  • 2篇高勃
  • 2篇吕荣
  • 2篇刘金城
  • 2篇吴智刚
  • 1篇任琼芬
  • 1篇张立辉
  • 1篇姜国明
  • 1篇常建琪
  • 1篇赵毅

传媒

  • 2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口腔材料器械...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端粒酶在体外培养人表皮干细胞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人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端粒酶活性。方法:体外培养人表皮干细胞,于第1、8、10代免疫组化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人表皮干细胞表达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强度随传代次数的增多而下降。结论:人表皮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仍具有端粒酶活性,但不足以抑制该细胞的衰老。
任琼芬王军琳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
低弹性模量钛合金不同表面微形态对兔腱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评价不同表面微形态Ti-Nb-Zr-Sn系钛合金对兔腱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及软组织整合的影响。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兔跟腱腱膜成纤维细胞并传代后,接种到光滑对照组和喷砂、微沟嵴和螺纹三种不同表面形态的实验用钛合金薄片上,通过MTT比色法、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细胞在不同微形态钛合金表面的增殖和贴附状况。结果发现兔腱膜成纤维细胞在光滑组、喷砂组、微沟嵴组、螺纹组表面增殖的光吸收值均数分布有规律,两两比较大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不同的表面微形态对细胞增殖有影响;扫描电镜下观察,光滑对照组表面细胞贴附无明显定向性,不规则的喷砂表面细胞的贴附无规律性,而两种规则微形态表面细胞贴附均按照材料纹理走行的方向贴附,4组样本表面细胞的生长均大致呈长梭形,喷砂表面的细胞表现为部分不规则,细胞间连接丰富,高倍镜下实验组均可见微绒毛清晰的细胞。提示:Ti-Nb-Zr-Sn系钛合金的微形态表面处理比光滑表面更利于动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附着,喷砂表面细胞增殖最快但细胞贴附杂乱,而规则微沟嵴的表面细胞增殖较快且细胞贴附规律,更适合于软组织生理功能的需求。
袁超凡郭征李靖张涌泉付军沙漠石磊
铸模温度对牙科用钛铌锆锡合金铸流率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通过对钛铌锆锡(Ti-Nb-Zr-Sn)合金铸流率的研究,为钛铌锆锡合金临床应用提供合理的铸造参数。方法:采用网状试样法,评价钛铌锆锡合金、纯钛、钛铝钒(Ti-6A l-4V)合金分别在3种铸模温度(室温、300℃、600℃)下的铸流率,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室温及300℃铸造时钛铌锆锡合金铸流率明显低于纯钛及钛铝钒合金;在600℃铸造时3种合金铸流率没有明显差别。该合金室温及300℃组铸流率明显低于600℃组。结论:为保证临床义齿铸造的完整性,钛铌锆锡合金铸造时铸模温度应在600℃以上。
高勃刘金城郝玉琳李丽
关键词:铸流率温度
利用漂浮组织块获得高纯度兔成骨细胞的方法被引量:2
2006年
建立了一种能够获得高纯度成骨细胞的简便可靠的培养方法,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的种子细胞来源。在常规培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建立了组织块漂浮培养法,从新生兔颅骨分离、培养成骨细胞。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形态,绘制生长曲线并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并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矿化能力的检测。该方法分离培养的细胞显示典型的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获得的成骨细胞纯度高、性状稳定、增殖能力强。说明组织块漂浮培养法是一种可行的培养方法,能够为成骨细胞的相关研究提供稳定可靠的种子细胞来源。
张涌泉郭征白建萍吕荣王军
关键词:体外培养纯度
高铌钛合金铸流率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以钛铌锆锡(Ti-Nb-Zr-Sn)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铸流率的研究,探讨高铌钛合金用于牙科铸造加工的可行性,并为牙科应用提供合理的铸造参数。方法采用网状试样法,检测钛铌锆锡合金在3种铸模温度(室温、300℃、600℃)下的铸流率,并以纯钛(Ti)、钛铝钒(Ti-6Al-4V)合金做对照,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室温及300℃铸造时钛铌锆锡合金铸流率明显低于纯钛及钛铝钒合金;在600℃铸造时三种合金铸流率没有明显差别。该合金室温及300℃组铸流率明显低于600℃组。结论高铌钛合金在室温铸造时铸流率不佳,钛铌锆锡合金在铸模温度高于600℃以上铸造时可以获得完整铸件。
刘金城高勃刘秋月姜国明张立辉韩培辉
关键词:钛铌锆锡合金铸流率
Micro-CT评价新型低弹β钛合金对动物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micro-CT评价新型低弹β钛合金内植物对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愈合的作用及应力遮挡效应。方法SD雌性大鼠去势,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采用Utvag方法制备双股骨骨折模型,选用弹性模量分别为110GPa和30GPa的钛合金制成髓内针固定骨折,左侧为高弹组,右侧为低弹组,分别于术后2、4、6、12w行micro-CT测定,检测骨小梁的体积(BV)、样本体积(TV)、骨体积分数(BVF)、骨小梁间隙(Tb.Sp)、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数(Tb.N)和结构模型指数(SMI)等指标,比较两种弹性模量钛合金植入物对骨折骨痂形成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质疏松大鼠股骨骨折后4w,兴趣区域1(ROI1)区,低弹组除TV、Tb.Sp高于高弹组外,BV、BVF、Tb.Th均低于高弹组;术后6w,ROI1区,低弹组TV值高于高弹组,其余差异无显著性;术后12w,ROI1区,低弹组TV、BV、Tb.N、Tb.Th、SMI均高于高弹组。ROI2区,低弹组BV、BVF、SMI均高于高弹组。结论新型低弹β钛合金内植物有利于大鼠骨质疏松骨折早期骨痂的形成,并提高骨折愈合的远期质量,减少了骨折固定节段的骨量丢失。
沙漠郭征付军李述军李靖张涌泉吴智刚袁超凡石磊王军
关键词:弹性模量钛合金骨质疏松性骨折
前外侧加内侧微创切口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AO-C型Pilon骨折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外侧加内侧微创切口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10-08-2014-06对26例C型Pilon骨折采用前外侧加内侧微创切口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6例均获得平均14(10-18)个月随访.术后12个月采用Johner-Wruhs方法评定疗效评定:优21例,良5例。结论采用前侧加内侧微创切口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Pilon骨折具有固定确切、适合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的优点。
王忻祁学强李靖常建琪赵毅
关键词:PILON骨折内固定
低弹性模量钛铌锆锡合金铸件表面反应层结构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观察铸模温度对钛铌锆锡(Ti-Nb-Zr-Sn)合金铸件表面反应层结构的影响。方法:在两种铸模温度下(室温,300°C)进行合金的铸造。对铸件表面反应层的结构及显微硬度进行测试;采用SEM下的能谱分析(EDS)对铸件抛光前后的表面元素成份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着铸模温度的提高,Ti-Nb-Zr-Sn合金铸件表面反应层的厚度增加,表面硬度值增大。组织金相显示铸件表面反应层结构可分为3层。铸件表面抛光前元素Si、A1含量较高,抛光后则明显减少。且随着铸模温度的提高,Si的扩散深度及渗透量均有所增加。结论:为了减少Ti-Nb-Zr-Sn合金铸件表面反应层的厚度,应尽量降低铸模温度,同时应选择无Si的包埋材料。
刘金城高勃郝玉琳王珏瑀李丽
低弹应力对钛合金植入物表面新骨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应力作用下低弹β钛合金植入物表面新骨形成过程并探讨其对生物稳定的影响。方法选用20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胫骨近端植入2种弹性模量(110GPa和30GPa)钛合金植入物,其中左侧为低弹组,右侧为高弹组,分别于术后4、8周处死动物,取材标本进行Micro-CT检测,测定BMD,BVF,SMI等指标,采用组织学方法,测定植入物-骨接触率(C)、单位面积新生骨百分比(S)以及生物力学最大拔出力。结果钛合金植入物植入后4周,组织学显示低弹组植入物表面新骨形成量多于高弹组,但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cro-CT分析显示,2组之间BMD、BVF、S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力学最大拔出力检测低弹组为(74.60±6.59)N,高弹组为(63.30±8.41)N,2组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8周时组织学观察发现,低弹组植入物表面新骨形成量明显多于高弹组,植入物-骨接触率和单位面积新生骨百分比低弹组均优于高弹组;Micro-CTBMD、BVF、SMI分析显示低弹组材料表面成骨明显优于高弹组;低弹组的拔出力明显高于高弹组(P<0.01)。结论金属植入物的低弹特性有利于应力作用下植入物-骨界面的新骨形成,从而有利于提高植入物的生物稳定性。
石磊郭征付军李述军李靖沙漠张涌泉吴智刚袁超凡吕荣王军王陵
关键词:钛合金骨形成生物稳定性
钛合金表面规则微形态对兔腱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观察Ti-Nb-Zr-Sn系钛合金两种表面形态对兔腱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评价其生物相容性。采用组织块法培养原代兔跟腱腱膜成纤维细胞并传代后,接种至光滑表面和规则微纹理表面两组钛合金薄片上,通过MTT比色法、扫描电镜等技术,观察细胞在不同微形态钛合金表面的增殖和贴附状况。兔腱膜成纤维细胞在两种形态钛材料表面上的细胞增殖速率不同,其增殖速率的吸光度峰值在光滑组为0.228,微纹理组为0.316,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扫描电镜下观察,光滑组成纤维细胞扁平,伪足少,贴附无定向性;规则微纹理组的细胞胞体饱满、伪足数量较多且相互连接,沿材料表面纹理贴附,其长轴与纹理方向一致。Ti-Nb-Zr-Sn系钛合金的规则微纹理表面处理有利于动物成纤维细胞的附着,其生物相容性优于光滑表面。
袁超凡郭征张涌泉
关键词:钛合金腱膜成纤维细胞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