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883)
- 作品数:13 被引量:69H指数:5
- 相关作者:毕艳兰杨国龙孙尚德刘伟谭丹丹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工业大学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中储粮油脂工业东莞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 生物柴油的制备及抗氧化剂对其氧化稳定性与结晶特性的影响
-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其主要成分是低级醇脂肪酸酯(如甲酯或乙酯)。与化石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具有更加优质的燃料性能和排放污染较少等优点。本文希望通过酸式催化甲酯化的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高酸价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并对工...
- 张飞鸿
- 关键词:对甲苯磺酸生物柴油
- 文献传递
- 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中BHA的损耗及其对大豆油品质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以不含外源性抗氧化剂大豆油为原料,采用烘箱法,结合HPLC和HPLC-MS,研究加热条件下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的挥发、转化规律及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并对其挥发和转化产物A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加热温度下,BHA添加量(≥200 mg/kg)与其抗氧化效果呈正比;高温下BHA抗氧化效果明显减弱,与其会发生损耗有关。BHA损耗率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添加量对损耗率影响较弱;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中的BHA主要以挥发形式损耗,少量转化为其他产物:3,3'-二羟基-4,4'-二叔丁基-6,6'-二甲氧基联苯、2',6-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二苯醚和两者的部分同分异构体。因此,在加热条件下,BHA对大豆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同时也会发生挥发和转化损耗。
- 谭丹丹毕艳兰杨国龙柴秀航
- 关键词:损耗挥发大豆油
- TBHQ对不同饱和程度油脂的抗氧化性能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以棕榈油、茶籽油、大豆油、红花籽油、亚麻籽油为原料,采用氧化酸败仪法比较研究TBHQ对不同饱和程度油脂的抗氧化保护性能.结果表明:TBHQ对油脂的抗氧化保护作用与其添加量成正比,与加热温度成反比;油脂的货架寿命大体上随着TBHQ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大;相同浓度的TBHQ对不同饱和程度油脂的抗氧化保护效果不同,不饱和程度越大,保护系数越大,即抗氧化效果越好.
- 刘翠芳毕艳兰刘太宇侯团伟杨国龙朱生辉马传国
- 关键词:TBHQRANCIMAT抗氧化性能
- 3种合成抗氧化剂在棕榈油煎炸过程中的损耗及其对煎炸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以棕榈油(熔点24℃)在180℃下间歇煎炸薯条60 h,研究合成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没食子酸丙酯(PG)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的损耗情况及其对棕榈油中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的保护效果;以酸价、极性组分含量、过氧化值、色泽和氧化诱导期评价这3种合成抗氧化剂对煎炸过程中棕榈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合成抗氧化剂损耗速率的快慢顺序为TBHQ>PG> AP,TBHQ和PG可以有效保护棕榈油中的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但是AP会促进生育酚和生育三烯酚损耗;PG和AP都可以显著抑制棕榈油酸价的升高,TBHQ无显著性影响;TBHQ和PG均可显著抑制煎炸过程中棕榈油极性组分含量的增加,AP无显著性影响;过氧化值与煎炸时间无线性关系;PG和AP可以抑制棕榈油煎炸过程中色泽的加深,TBHQ无显著性影响;TBHQ和PG可以延长棕榈油的氧化诱导期,而AP缩短了棕榈油的氧化诱导期。
- 祝婷婷于梦丹苏沛尹浩杨会芳毕艳兰
- 关键词:合成抗氧化剂棕榈油煎炸损耗
- 抗氧化剂BHT在油脂体系和煎炸体系中的热损耗规律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本文研究了添加BHT(2,6-二叔丁基对苯甲酚)的油脂通过180℃高温煎炸(土豆、豆腐)或烘箱加热手段处理后,借助液相(HPLC)和液相-质谱联用(HPLC-MS)分析手段,探讨了180℃煎炸条件下BHT的损耗及转化规律,并推测BHT在油脂中可能存在的转化产物。高温煎炸体系下油脂中BHT的损耗率远远高于加热油脂体系;高温煎炸时,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煎炸油脂中BHT的损耗增大;高温煎炸时,煎炸食品组分不同,BHT的损耗率亦不同;高温煎炸时,食品组分不会对BHT有富集作用,BHT的富集损耗近似为0,油脂中BHT损耗以挥发损耗为主,转化损耗次之。其中,挥发损耗主要以母体形式进行,转化产物主要结构为1,2-二-(3,5-二特丁基-4-羟苯基)乙烷(Ⅱ)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茴香醚(Ⅳ),转化产物量很小。总的来说,BHT在加热油脂体系和煎炸体系中会发生挥发和转化损耗。
- 马素敏毕艳兰刘伟谭丹丹
- 关键词:BHT损耗挥发
- GC-MS/FID法分析玉米胚芽油中的甾醇和甾醇酯被引量:4
- 2017年
- 利用薄层色谱和GC-MS/FID结合的方法分析玉米胚芽毛油中的总甾醇、游离甾醇和甾醇酯的组成及含量,并且对甾醇酯上的甾醇和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胚芽毛油的总甾醇含量为(1 1.01±0.01)g/kg,其中谷甾醇(59.04%)、菜油甾醇(21.16%)和谷甾烷醇(1 1.08%)是占比最多的3种甾醇。甾醇酯是玉米胚芽油甾醇的主要存在形式,占总甾醇的47.59%,游离甾醇占总甾醇的35.33%。谷甾醇(61.45%)、菜油甾醇(20.42%)、谷甾烷醇(11.26%)和豆甾醇(4.77%)是甾醇酯中的主要甾醇,亚油酸(57.81%)、油酸(21.09%)、棕榈酸(10.94%)和硬脂酸(2.86%)是甾醇酯中的主要脂肪酸。
- 陈帅毕艳兰汪学德杨国龙张虹
- 关键词:玉米胚芽油甾醇甾醇酯GC-MS
- 叔丁基对苯二酚及其氧化产物与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被引量:5
- 2017年
- 采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及其氧化产物叔丁基对苯二醌(TQ)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TBHQ和TQ与BSA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并形成新的聚合体;TBHQ和TQ与BSA的荧光猝灭均属于静态猝灭机制。TBHQ和TQ与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均大于10~4L/mol,表明它们之间形成的配合物结合较为牢固;TBHQ和TQ与BSA之间的结合位点数均为1;通过热力学参数方程计算得出:AH<0、AS>0和△G<0,表明它们之间结合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此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供能体(BSA)与受能体(TBHQ和TQ)之间的结合距离r分别为3.13和3.73 nm。研究结果表明,TBHQ和TQ与BSA的结合引起了BSA的构象变化。
- 李军毕艳兰孙尚德丁一冉
- 关键词:叔丁基对苯二酚牛血清蛋白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
- 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中TBHQ的挥发、转化规律及其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7
- 2014年
- 以大豆油为加热介质,采用烘箱法研究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iary butylhydroquinone,TBHQ)的损耗规律、损耗途径及对大豆油品质的影响,并对其在加热条件下的挥发和转化产物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果表明:较低加热温度条件下TBHQ的抗氧效果较好,高温条件下其抗氧化性能明显减弱;TBHQ的损耗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温加热条件下大豆油中的TBHQ主要以挥发形式损耗,同时会有少量TBHQ转化为叔丁基对苯二醌(2-tert-butyl-1,4-benzoquinone,TQ)和其他物质,其中,主要转化产物是TQ;另外,挥发物中伴随有少量的TQ等转化产物和分解产物。
- 李军毕艳兰杨会芳刘翠芳马素敏
- 关键词:叔丁基对苯二酚挥发大豆油
- 响应面优化猪油自身分子重组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以猪油为原料,以自制KOH-甘油(质量比1∶1)为催化剂,研究了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猪油自身分子重组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猪油自身分子重组反应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猪油自身分子重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95℃,时间60 min,催化剂用量为猪油质量的1.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猪油自身分子重组程度能达到100%,甘三酯脂肪酸的分布完全随机化,分子重组后的猪油形成β'晶型,扩展了猪油的应用范围。
- 陈帅张林尚毕艳兰
- 关键词:猪油X-射线衍射
- 棉仁中游离棉酚提取工艺的优化被引量:9
- 2014年
-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棉籽油和棉粕,并实现副产物棉酚的精制,采用有机溶剂浸出技术研究棉仁中游离棉酚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70%丙酮提取游离棉酚的最优工艺条件。试验表明,对游离棉酚提取率影响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提取次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确定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15,提取次数3次,搅拌速率850 r/min;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游离棉酚提取率为89.58%,棉粕中游离棉酚含量仅为400 mg/kg。分别对棉酚标准样品和棉仁中提取的棉酚提取液进行40℃加热处理,结果表明加热会导致游离棉酚转化为其他物质,从0 h加热到8 h时,棉酚提取液中的游离棉酚含量从68.19μg/mL降至25.27μg/mL,损耗率达到62.94%。
- 柴秀航付元元毕艳兰杨国龙孙尚德刘伟
- 关键词:棉仁游离棉酚提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