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833501)

作品数:37 被引量:342H指数:12
相关作者:张一平沙丽清宋清海谭正洪周文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7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土壤
  • 10篇阔叶
  • 9篇阔叶林
  • 9篇常绿
  • 9篇常绿阔叶
  • 9篇常绿阔叶林
  • 7篇土壤呼吸
  • 6篇亚热带
  • 6篇亚热带常绿阔...
  • 6篇物量
  • 5篇雨林
  • 4篇气象
  • 4篇热带季节雨林
  • 4篇橡胶林
  • 4篇季节雨林
  • 3篇生物量
  • 3篇水分
  • 3篇碳循环
  • 3篇气候
  • 3篇中山湿性常绿...

机构

  • 34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研...
  • 7篇中国科学院亚...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贵州大学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2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云南哀牢山无...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黑龙江省气象...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15篇张一平
  • 13篇沙丽清
  • 12篇宋清海
  • 10篇谭正洪
  • 6篇周文君
  • 5篇于贵瑞
  • 5篇武传胜
  • 5篇姚玉刚
  • 3篇张法伟
  • 3篇王秋凤
  • 3篇张雷明
  • 3篇贾丙瑞
  • 3篇孙晓敏
  • 3篇周广胜
  • 3篇王宇
  • 3篇李英年
  • 3篇王建林
  • 3篇刘运通
  • 2篇温学发
  • 2篇王辉民

传媒

  • 8篇生态学杂志
  • 6篇生态学报
  • 3篇山地学报
  • 3篇中国科学数据...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Journa...
  • 1篇第27届中国...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湖东北岸草甸化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6
2011年
2008年对海北牧业气象站附近的草甸化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监测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群落的组成成分单一,植物种类比较贫乏,主要植物有23种,隶属9科,21属,主要优势种为西北针茅(Stipa krylovii);次优势种为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等。北温带分布的属占优势植物群落,其生活型多年生植物占绝对优势,尤其是多年生非禾草类植物是群落的主要生活型;群落垂直结构不太明显,大体分3层;从物种多样性分析看,4条样线中,物种丰富度指数(R1、R2)、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及匀均度指数(E1、E2)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
宋成刚张法伟刘吉宏孙建文王建雷李英年
关键词: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
中国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与兴安落叶松林的碳通量特征及其影响因子比较被引量:16
2010年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基于中国东北地区阔叶红松林与兴安落叶松林2007年和2008年2a生长季的涡度相关通量资料及气象观测资料,比较分析了两类生态系统的碳通量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阔叶红松林与兴安落叶松林都表现为碳吸收,强度分别为199gCm-2(阔叶红松林2a生长季平均值)与49gCm-2(兴安落叶松林2008年生长季);阔叶红松林碳吸收强度在生长季的大部分时段都大于兴安落叶松林。半小时尺度上,两类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均与10cm土壤温度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3.44)显著大于阔叶红松林(Q10=1.90);日尺度上,阔叶红松林与兴安落叶松林碳释放/吸收的转变临界温度为10℃左右。研究期间,兴安落叶松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
王宇周广胜贾丙瑞李帅王淑华
关键词:涡度相关碳循环气候变化
季节性干旱对中亚热带人工林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植被与大气间的显热和潜热通量的日变化是大气过程和植被生理过程的显著标志。本研究利用ChinaFLUX千烟洲站典型的夏季雨热不同季的季节性干旱的试验条件,探讨了2003年季节性干旱对该生态系统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变异幅度和峰值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显热通量的日变化变异幅度年平均值为176 W/m2。潜热通量的日变化变异幅度年平均值为171W/m2。显热通量到达日变化峰值的时间平均为11∶57。全年潜热通量的日变化都在午后达到峰值,平均值为12:33。季节性干旱造成显热通量的日变异幅度明显增大,从144W/m2增加到321 W/m2。而潜热通量的日变异幅度明显降低,从324 W/m2减小到198 W/m2。,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异幅度的相对变化明显增大,从-165 W/m2增加到76 W/m2,气温和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显热和显热日变异幅度及其相对变化的主要控制因素。干旱胁迫期,深层水对显热通量日变化变异幅度及其与潜热通量日变化变异幅度的相对变化的作用更显著,而潜热通量日变化变异幅度与气象要素关系不显著。季节性干旱造成显热通量日变化的峰值时间和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的相对变化明显向下午偏移,显热通量日变化的峰值从11:31到12:17,相对变化从1小时到1小时20分钟。季节性干旱对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非干旱胁迫期,显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和显热及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的相对变化均与气温负相关,而干旱胁迫期,则与气温正相关。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与气象要素关系均不显著。该生态系统显热和潜热通量日变化峰值的相对变化主要受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控制,在干旱胁迫期降水的作用更加明显。潜热和显热通量日变化峰值时间的相对变化总体上都受植被与大气间的耦合程度控制。
贺有为王秋兵温学发王建林孙晓敏王辉民
关键词:涡度相关季节性干旱显热通量潜热通量
热带森林植被冠层CO2储存项的估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评价植被冠层CO2储存项有助于提高森林-大气层面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量(FNEE)的估算精度。基于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2年完整的涡度相关系统和CO2廓线的同步观测资料,详细分析涡度相关法(Fs-EC)和廓线法(Fs-PM)CO2储存项估算结果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廓线法CO2储存项年平均日变化曲线相比涡度相关法能更真实地反映冠层内外CO2浓度时空变化特征。2)廓线法估算的CO2储存项年总量值为-0.04t/(hm2·a),涡度相关法为-0.17t/(hm2·a)。3)由于复杂地形条件下的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存在较大CO2浓度梯度,采用廓线法进行CO2储存项估算比涡度相关法更为合适。
姚玉刚张一平于贵瑞宋清海谭正洪赵俊斌
关键词:涡度相关法
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及固碳增量被引量:16
2010年
为了解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乔木碳储量及其固碳增量,利用2005和2008年的植被调查数据,对哀牢山3种主要常绿阔叶林的乔木碳储量及其固碳增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滇山杨次生林和旱冬瓜次生林的乔木碳储量分别为257.90、222.95和105.39tC·hm-2;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乔木碳储量主要存储在DBH≥91cm的乔木中(34.68%);而次生林的乔木碳储量主要分布在径级21cm≤DBH<41cm的乔木中(滇山杨林77.29%;旱冬瓜林69.28%)。由此可见,哀牢山地区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在碳蓄积方面占主导优势。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3个森林类型乔木层均具有固碳增量,即使是原生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其乔木层年平均固碳增量也达2.47tC·hm-2·a-1;次生林乔木层的年平均固碳增量约为原生林的2倍,显示了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层具有较强的碳汇增量。初步估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区内每年乔木固碳增量为8.52×104tC·a-1。
张鹏超张一平杨国平郑征刘玉洪谭正洪
关键词: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碳储量
热带雨林土壤呼吸测定代表性时段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选取适当时段测定土壤呼吸以代表日平均值,可使短期土壤呼吸观测数据有效应用于土壤呼吸年总量的估算。笔者在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使用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在不同月份(1月、4月、7月和10月)进行土壤呼吸连续日变化观测,评估了土壤呼吸代表性时段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4月、7月和10月使用9:00—11:00作为土壤呼吸代表性时段,与24 h日平均土壤呼吸值相对差异可控制在10%以内;不同月份9:00—11:00土壤呼吸平均值均与24 h日平均值存在偏差,10月相对差异最小,7月最大;选择9:00—11:00时段在多日尺度上可以代表日平均土壤呼吸值,所测算出的Q10值相对接近。
姚玉刚张一平于贵瑞沙丽清邓云谭正洪
关键词:热带雨林土壤呼吸
西双版纳不同复合农林模式橡胶林碳储量及固碳潜力被引量:5
2016年
以新垦植橡胶林、成熟橡胶林、高海拔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人为固碳增汇管理,比较三种复合农林模式橡胶林与同条件下橡胶纯林的植被碳储量及其未来固碳潜力,并分析三种复合农林橡胶林土壤碳储量。植被生物量碳储量通过各类增汇植物的生物量回归模型、热带树种生物量通用模型、异速生长模型进行拟合预测;土壤碳储量通过土壤剖面分层采样(0~10 cm,10~20 cm,20~30 cm,30~50 cm,50~100 cm)进行估算。研究显示:1.复合农林橡胶林现存生物量碳储量为1.19~52.89 t/hm^2,10 a后固碳潜力为1.28~106.08 t/hm^2,20 a后固碳潜力为2.23~233.89 t/hm^2;2.林下添加增汇植物后土壤碳储量显著高于橡胶林,新垦植模式中,橡胶+大叶千斤拔土壤碳储量比橡胶林增加54.95 t/hm^2;成熟橡胶林模式中,橡胶+大叶千斤拔土壤碳储量比橡胶林增加35.58t/hm^2,橡胶+可可土壤碳储量比橡胶林增加4.33 t/hm^2。结果表明:构建复合农林橡胶林可总体提高橡胶林植被碳储量及固碳潜力,提高土壤碳储量,但增汇植物种类、种植密度、生长速度不同,固碳潜力大小不一。
莫慧珠沙丽清
关键词:橡胶林碳储量固碳潜力
Litter mixing significantly affects decomposition in the Hulun Buir meadow steppe of Inner Mongolia, China被引量:7
2014年
Aims We explored 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single-and mixed-species litter,the litter-mixing effect and the effect of component litters in a mixture on decomposition.Methods In a litter bag experiment,shoot litters from two dominant grasses(Leymus chinensis and Stipa baicalensis)and one legume(Melissitus ruthenica)were decomposed separately and as a mixture from May 2010 to September 2011 in the Hulun Buir meadow steppe of Inner Mongolia,China.We separated the litter mixture into its individual component litters(i.e.the different single-species litters)and analyzed the changes in litter mass remaining and litter nitrogen(N)remaining during single-and mixed-species litter decomposition.Important Findings(i)Litter mixing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The litter-mixing effect was strongest for the mixture of S.baicalensis and L.chinensis litters,followed by the mixture of S.baicalensis and M.ruthenica litters.(ii)Single-species component litters decomposed faster in the mixtures than separately(positive effect),but these effects were not significant for legume species M.ruthenica litter.Relative to single-species litter decomposition,the decomposition rates of the two grass(S.baicalensis and L.chinensis)litt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hen they were mixed with each other or with M.ruthenica litter.(iii)For each species litter type,the percentage of litter N remaining during decomposition(NR)differed between the single-species litter and mixed litter treatments.The NR of S.baicalensis litter was higher when it was decomposed in the mixture than in isolation.However,the NR of L.chinensis litter was lowest in its mixture with M.ruthenica among the treatments.Regardless of its decomposition in the mixture or in isolation,the NR of M.ruthenica litter varied little among treatments.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R and percentage of initial litter mass remaining in both the single litter and mixed litter treatment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 transfer may happen amon
Caihong ZhangShenggong LiLeiming ZhangXiaoping XinXingren Liu
热带雨林冠层树种绒毛番龙眼树冠蒸腾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利用依据热量平衡原理设计的热扩散探针(TDP),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雨林顶级树种绒毛番龙眼(Pometia tomentosa)活体树冠蒸腾量,并定量评价了树冠蒸腾与主要气候因子PAR和VPD的关系。结果表明:绒毛番龙眼树冠蒸腾的昼夜变化趋势与PAR和VPD变化趋势一致,基本呈单峰型。白天蒸腾显著高于夜晚,各月白天的蒸腾量约占全天的80%~90%。树冠蒸腾总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雨季、雨季末和干热季蒸腾总量平均值分别为530.32、460.81、222.80 kg.m-2.d-1。树冠蒸腾与VPD之间幂指数曲线拟合最好,而与PAR之间直线拟合最好;树冠蒸腾的变化更多地依赖于PAR地变化。
宋清海张一平谭正洪赵俊斌赵俊福张翔
关键词:树干液流光合有效辐射绒毛番龙眼
热带季节雨林近地层CO_2堆积的气象条件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热带雨林内CO2浓度分布随近地层CO2堆积现象的出现而发生显著变化,对估算林内各层植被冠层CO2储存项有直接影响.通过寻找形成近地层CO2堆积的主要气象控制因子,有助于判别不同气象条件在近地层CO2堆积中的作用.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提取方法,将8个气象因子观测资料整合为3个主成分,并逐一揭示4个典型时期各主成分的支配因子在近地层CO2堆积形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热量条件是影响11—12月(雾凉季)、3—4月(干热季)、9—10月(雨季后期)近地层CO2堆积的主要气象条件.水分条件是6—7月(雨季前期)近地层CO2堆积的主要气象条件.动力条件对近地层CO2堆积影响较弱,仅起到辅助作用.
姚玉刚张一平于贵瑞宋清海谭正洪周文君
关键词:近地层气象条件主成分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