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JY025)

作品数:19 被引量:481H指数:11
相关作者:熊建新彭保发陈端吕王亚力董明辉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文理学院湖南理工学院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洞庭湖
  • 11篇洞庭湖区
  • 11篇湖区
  • 8篇生态承载力
  • 5篇城镇化
  • 4篇时空分异
  • 4篇可持续发展
  • 3篇人口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生态
  • 3篇协调度
  • 2篇人口城镇化
  • 2篇生态经济
  • 2篇土地利用
  • 2篇人工神经
  • 2篇人工神经网络
  • 2篇网络
  • 2篇旅游
  • 2篇旅游城

机构

  • 18篇湖南文理学院
  • 2篇湖南理工学院
  • 1篇国家林业局中...
  • 1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4篇熊建新
  • 13篇彭保发
  • 11篇陈端吕
  • 8篇王亚力
  • 2篇董明辉
  • 1篇张猛
  • 1篇王文辉
  • 1篇覃永晖
  • 1篇吴云超
  • 1篇李连友
  • 1篇苏静
  • 1篇吴南飞
  • 1篇王晶
  • 1篇李文军
  • 1篇赵迪
  • 1篇肖攀
  • 1篇李文
  • 1篇潘芹芹
  • 1篇刘淑华
  • 1篇谢雪梅

传媒

  • 5篇地理科学
  • 3篇经济地理
  • 3篇武陵学刊
  • 2篇地理研究
  • 2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洞庭湖区旅游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性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31
2020年
基于旅游产业、城镇化和生态环境耦合协调作用机理,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洞庭湖区2000—2018年17个县域旅游城镇化系统耦合协调性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时序特征上,近20 a来耦合度和协调度呈现同步上升态势,两者均出现"一波三折"过程变化特点。耦合度增强的同时,协调度也随之增强,但滞后于耦合度的变化,协调水平有待提升。②空间格局上,协调度与耦合度均呈现出"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特点。17个县域2个典型年份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转变,高层次耦合类型和协调类型的县域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外围地区,低层次的县域则集中分布在洞庭湖中部地区。③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组合差异明显,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变的县域达到9个,组合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与耦合度和协调度的分异特征基本相似。④相关分析表明,协调度与表征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因子的较强相关性是形成这种时空分异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熊建新王文辉贺赛花尹妍唐朝凤
关键词:旅游城镇化洞庭湖区
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特征研究被引量:74
2013年
以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耦合度、协调度模型,运用神经网络模型,分析系统达到最佳耦合协调状态的因子贡献度,探讨系统因子对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调控适应机制。研究表明:①从耦合程度的时序看,10a间耦合度变动趋势较平稳,2003-2011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基本为拈抗状态,2012年正在向磨合时期过渡。对于序参量年度变化率比较,年度变化都比较平稳,序参量之间协同作用的强弱程度体现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但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作用并不十分理想。②2003-2012年环洞庭湖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程度基本还处于中低水平。2003~2011年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关系处于低度协调,2012年开始转入中度协调,洞庭湖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③2003~2005年耦合度处于较高状态,但协调度却不处于高位。2006-2012年系统耦合度与协调度基本上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④生态经济系统评价因子的贡献度,是系统耦合协调达到理想等级的评价因子重要性,反映某项评价指标对耦合或协调最佳状态的贡献程度。生态环境子系统的评价因子贡献度大下社会经济子系统,说明了对于系统理想状态的调控,生态环境子系统各项指标具有主导作用。⑤在系统调控中,囚子贡献度与系统目标调控程度呈正相关。因子贡献度越大,对系统耦合或协调目标调控力度越大。
陈端吕彭保发熊建新
关键词:耦合度协调度生态经济系统神经网络
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被引量:156
2014年
不同时空尺度下,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不同差异和变化。在阐述耦合协调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构建了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容量耦合模型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度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时序变化上,2001~2012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系统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变化趋势基本趋同,大致呈现同步稳定上升态势,耦合度均值达0.499,处于拮抗阶段;耦合协调度均值达0.463,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年均增长率上,耦合度达3.35%,大于耦合协调度的3.05%。表明生态承载力内部系统耦合作用和协同效应明显,并且耦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内部协调性。2空间分异上,17个县域的耦合度出现了低水平耦合、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3种状态,3种耦合状态的县域个数和区间变化呈现不同的差异。耦合协调度出现了低度耦合协调、中度耦合协调和高度耦合协调3种状态,其变化状况基本上与耦合度类似,但从协调状态的县域个数和区间变化来看,耦合协调度的变化稍滞后于耦合度的变化,空间分布与耦合度分布特征基本相似,高、低值区的空间分布由西南向东北大致呈现较低-高-低-高-较低的"M"型基本格局。3空间组合上,17个县域出现了低耦合低协调区、中耦合低协调区、中耦合中协调区、高耦合中协调区和高耦合高协调区5种空间组合类型,其基本空间格局是,低耦合低协调区集中分布在洞庭湖区中部和西南部,高耦合高协调区则沿京广线、石长线和常岳高速三线呈"三足鼎立"布局,其它不同组合类型则集中于高耦合高协调区外围呈"零星状"分布。
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邓素婷谢雪梅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度洞庭湖区
基于ANN的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预警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生态承载力预警是判定生态系统可持续承载的重要依据。利用状态空间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进行预警分析,结果表明:(1)景气预警上,洞庭湖区2001~2010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处于中警状态,反映出湖区生态、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较差,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较弱。洞庭湖区17个区域单元生态承载力出现了重警、中警和轻警三种状态,2001年、2005年和2010年3个年份的区域差异及变化相当明显。(2)景兆预警上,2015年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接近轻警状态,可持续承载能力由弱可持续向可持续转变;相比2010年,17个区域单元的重警和中警比重分别下降了33.3%和18.2%,轻警比重上升了100%,体现了洞庭湖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和环境保护"十二五"发展规划合理,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计划有效,生态调控措施得力。(3)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科学地预测预报生态承载力未来发展趋势,判定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模型的应用可靠可行,预警结果可以为区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王亚力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预警状态空间法人工神经网络洞庭湖区
环洞庭湖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被引量:14
2013年
中部积水的湖盆地形使环洞庭湖区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不同于一般的平原地区。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县域统计资料,对环洞庭湖各县市区人口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湖区人口城镇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同心带状结构。对环洞庭湖各县市区的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其社会经济发展、交通区位和资源环境等3大类12个指标进行全因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结构差异是人口城镇化空间结构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农业现代化水平对湖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分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交通区位条件主要通过影响经济结构来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地形结构的差异则是湖区人口城镇化空间结构形成的自然基础。
王亚力彭保发熊建新张慧
关键词:人口城镇化
2001-2010年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被引量:28
2014年
不同时空尺度下,生态承载力对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会作出不同程度的响应。利用可持续发展指数测度模型和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对洞庭湖区2001-2010年经济、社会和环境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2001年以来洞庭湖区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一直呈上升趋势;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向良性转变;环境可持续度则呈波动性下降态势。②洞庭湖区17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均呈上升态势,可持续性呈现差异性地向弱可持续转变;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的经济发展度和社会协调度高于其他14个县域,环境可持续度则下降最明显。③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的响应状态分为强超载、超载、弱低载和低载4类,不同时段县域生态承载力的响应状态差异明显;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其生态承载力响应状态则处于强超载,在区域发展水平上反映出湖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协调性较差。④环境可持续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提高生态承载力的重要基础,现行的"掠夺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提高生态承载力的阻碍因子,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开发以及生态环境干扰,使得环境可持续度对于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影响相对较弱,其实质往往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董明辉王亚力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度生态承载力洞庭湖区
基于发展条件评价模型的镇村体系规划研究
2014年
镇村体系规划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提高镇村空间规划质量与经济建设水平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马鬃岭镇为例,基于该地区镇村体系建设现状,采用多因子标准赋值加权评分法对镇村的发展条件进行评价,并构建发展条件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模型得出对镇村的综合评价值,然后对镇村之间进行横向比较和分析,对镇村发展条件的潜力与优劣进行总体评价和判断。依据镇村发展条件评价结果,结合镇村实际情况,综合政府、镇村干部群众、相关专家及社会各界的意见,以此作为调整镇村层次和布点的重要依据,确定小城镇镇村体系规划中的镇村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与发展规模。
覃永晖王晶
生态承载力调控下洞庭湖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运用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响应模型和空间频数分异测度模型对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近10年来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整体上呈现"U"型变化趋势;空间格局上,从西南向东北依次呈现"较高—低—高—低—较高"的"W"字型格局;区域响应上,4种不同响应状态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质量的协调性较差,生态系统潜在压力较大。因此,应创新体制机制,化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系统承载之间的矛盾;加强生态系统调控和景观生态规划,维持生态系统的弹性力;转变产业发展模式,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树立以人为本、以生态为导向的发展观;抓住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机遇,全面提高生态承载力。
熊建新陈端吕彭保发
关键词:洞庭湖区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响应被引量:3
2013年
运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模型、程度变化模型以及生态承载力响应模型,对洞庭湖区2001—2010年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及生态承栽力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划分为4类:一类是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快而区域相对变化小,主要包括岳阳市区、常德市区和益阳市区;二类是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快且区域相对变化大,主要包括汉寿县、华容县、汨罗市、岳阳县和临湘市;三类是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和区域相对变化都较小,主要包括南县、沅江市、桃江县和湘阴县;四类是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较小而区域相对变化较大,主要包括澧县、临澧县、桃源县、津市和安乡县。第二,生态承栽力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状态可分为4类:强超载、超载、弱低载和低载。与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相一致。第三,生态承载力与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率、区域差异综合指数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土地利用程度变化越快则生态承载力变化越大、土地利用程度越高则生态承栽力越低。
熊建新刘淑华李文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承载力洞庭湖区
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测度及其收敛性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资源环境代价等4个维度构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度了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域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并采用PS收敛模型就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收敛性及其动态转移路径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整体水平呈上升趋势,且整体上不存在收敛性,但是存在5个收敛俱乐部,且各收敛俱乐部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趋势及其相对转移路径存在显著差异。
肖攀李连友苏静
关键词: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