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ZW005)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胡亚敏陈安慧梅启波袁英肖祥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文本
  • 2篇文学
  • 2篇反讽
  • 1篇动态性
  • 1篇叙事
  • 1篇艺术生产
  • 1篇艺术消费
  • 1篇哲学
  • 1篇整体性
  • 1篇萨特
  • 1篇萨义德
  • 1篇身体
  • 1篇神品
  • 1篇视界
  • 1篇斯皮瓦克
  • 1篇私人领域
  • 1篇他者
  • 1篇偶然
  • 1篇偶然性
  • 1篇派对

机构

  • 7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1篇吉首大学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作者

  • 3篇胡亚敏
  • 2篇陈安慧
  • 2篇梅启波
  • 1篇肖祥
  • 1篇阎伟
  • 1篇粟世来
  • 1篇袁英
  • 1篇胡涛

传媒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江汉论坛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外国语文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雅各布森与“文学性”概念被引量:5
2014年
现在流行的关于雅各布森与'文学性'概念的说法存在许多可疑之处,该概念现在的重要价值与地位也使人们忽视了对其起源的探究。通过细读原始文本不难发现,'文学性'并非雅各布森刻意提出的一个概念,也并未为俄国形式主义者广泛接受,其与'陌生化'的关系同样系后人建构。我们当下对'文学性'的使用更多的是源自20世纪30年代汉语中的使用,以及在新时期引入西方文论时的选择性误读。
胡涛
萨特伦理叙事中的身体被引量:2
2010年
萨特早期的伦理叙事大量描写了身体现象,尤其是某些具有隐私意味的身体器官。萨特的身体哲学成为了伦理叙事中出现身体意象的思想基础。从文学理论和创作两个方面,揭示了伦理叙事中身体描写的基本特征;对伦理叙事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身体意象进行了解读,阐释了伦理叙事中以身体为视角的技巧,说明了身体意象成为展示个体精神困扰和生存困惑的平台。
阎伟
关键词:伦理叙事身体
多重维度下文本概念的重构被引量:1
2013年
文学文本概念是文学理论关键词之一,但在文本界定的视角和方式上学界却存在争议。从中西文论传统和文本理论的发展历史来看,文本概念在界定上存在三个维度:一是西方文本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分层说,这也是当前中国学界追随和倡导的;二是中国传统文本观念中占主导的整体性;三是从文本概念发展的历史与当代理论语境出发的动态性。
梅启波
关键词:文本整体性动态性
论差异性研究被引量:17
2012年
差异性研究是在反思西方、本土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立场和策略,是对学术研究西方化或"趋同性"的警觉和回应。差异性研究并不拒斥西方文学批评,也不意味要固守本民族文学批评传统,而是主张抵制同质性或单一性,在中外文学批评的交流和交锋中探寻既有普遍价值又有民族个性的中国文学批评新径。差异性研究具有三个重要特质:国际视野、主体的反思意识和理论的建构性。差异性研究的提出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学批评走向自信和自立的体现,对保持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胡亚敏
文本概念的旅行及其核心要素的生成被引量:2
2011年
文本是一个不断发展变迁的概念,它是在理论旅行中不断阐发和生长的。论文梳理了文本理论和概念在西方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并总结了20世纪西方三类文本概念,分析了这些文本概念中,语言、结构、读者、审美和意识形态等核心因素的不断增长。这些核心要素正是文本概念在不断的理论旅行中逐渐扩展和被发现的。
梅启波
关键词:文本理论旅行
西方后殖民批评中的多重“他者”被引量:8
2014年
"他者"在西方后殖民批评中经历了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在《东方学》中,萨义德主要考察的是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东方他者经历了一个由异到弱的过程,侧重强调东方"他者"的从属性、边缘性及其所处的不平等地位,倡导东西方在人文主义的指引下尊重彼此的差异性。斯皮瓦克运用解构策略,对西方学术话语和帝国主义制造"他者"的合谋作了更为深广的分析,并引入女性视角,突显前殖民地(或第三世界)女性作为沉默"他者"的历史和现状,丰富了单纯的东方"他者"的概念。霍米·巴巴则将主体与他者、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关系阐释为一种双向的矛盾复杂的关系,同时提出少数群体问题,将少数群体看作不断衍生的"他者"。从"他者"一词的变化可以看出西方后殖民批评的发展脉络:由东西方文化交流问题转向对社会内部多种问题的思考,由"外部"到"内部",由单一到多元。
肖祥
关键词:他者后殖民批评萨义德斯皮瓦克
浪漫派对反讽的哲学之思与美学之用被引量:5
2012年
浪漫主义反讽是由弗·施莱格尔基于哲学思考提出而后进入美学的。施莱格尔把反讽作为解决有限与无限、绝对的需要把握与不可把握这两组矛盾的手段。对反讽的这种哲学之思进入美学后,文艺创作上表现出三个特点:一,就创作主体而言,反讽赋予艺术家无限的自由;二,就创作主题而言,反讽表现的是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对立和超越;三,就创作方式而言,反讽以残缺代替完整。浪漫主义反讽的极端主观性虽遭到许多诟病,但不应忽视其中蕴含的辩证因素和美学价值。
陈安慧
关键词:浪漫主义反讽哲学美学
拓展文学批评的视界——胡亚敏教授访谈录
2010年
粟世来胡亚敏
关键词:文学批评访谈录视界文艺理论
反讽的自由主义文化——罗蒂的社会希望被引量:2
2013年
罗蒂从语言的偶然性出发展开对传统镜像哲学的批判,并设想了一个反讽的自由主义文化作为社会未来之希望。这种文化中的理想成员是自由主义的反讽主义者,他们既渴望最大限度地实现私人创造,又能以"我们"意识促进公共团结。罗蒂相信,只要能区分开私人领域的语汇和公共领域的语汇,反讽的自由主义文化就有实现的可能。罗蒂的设想招致许多非议,这些非议都忽视了罗蒂提出设想的初衷和目的,罗蒂的初衷是强调理想的社会中不应该存在一个绝对的权威资源来作优劣之分的评判,他的目的是促使人们放弃对超验事物的追求,转而追求俗世的幸福。
陈安慧
关键词:罗蒂偶然性公共领域私人领域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的当代价值被引量:9
2008年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体现了马克思对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活动性质的新认识,这一理论对于理解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学活动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梳理马克思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概念和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辩证关系作了具体的辨析和阐发。本文认为,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面对当代文学生产范式的深刻变化,需正视艺术生产的商品性质,发挥艺术消费对艺术生产的制约和推动作用,把握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探索和实现文化产业中精神品格和市场需求的协调发展。
胡亚敏袁英
关键词:艺术生产艺术消费文化产业精神品格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