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30750)
- 作品数:104 被引量:2,580H指数:30
- 相关作者:陈雯张落成袁丰孙伟陈肖飞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 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水体信息提取被引量:40
- 2013年
- 基于Landsat 5 TM影像,以芜湖市沿江区域为试验区,利用水体指数模型(NDWI、MNDWI)、单波段阈值法(LBV变换的B分量)、波谱间关系模型(KT3+TM4>TM2+TM7),以及新提出的波谱间关系模型(KT3+TM2>TM4+TM3)进行水体信息自动提取的试验,从定性与定量2个方面对5种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波谱间关系模型提取水体的精度最高,为93%;受到植被和建筑物等因素的干扰最小.
- 刘桂林张落成刘剑李广宇
- 关键词:水体信息提取
- 长江经济带开发与保护空间格局构建及其分析路径被引量:36
- 2015年
- 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生态系统完整,是中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当下,为应对全球经贸格局重组、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以及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新形势,国家提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生态良好的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这就要求长江经济带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的均衡化开发与保护格局。本文基于"点—轴"、分区式与多中心网络式等空间组织结构,明确空间格局的推演逻辑与思路。进而,在区域差异性分析与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基础上,认为长江经济带需重点构建以"一轴两翼,三区六廊"为主体的开发格局、以"六大片区"为主体的农业发展格局、以"五大屏障"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不同区域差异化发展导向、路径与制度建议,以及今后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需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
- 陈雯孙伟吴加伟陈诚闫东升
- 关键词:空间结构长江经济带
- 我国市县规划体系矛盾解析与“多规合一”路径探究被引量:25
- 2017年
- 规划是国家和地方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现行规划体系中各类规划分属不同部门集权管理,内容不合、实施不力,甚至影响地方科学、健康和有序发展。为此,市县"多规合一"规划体制改革,成为近期学界乃至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议题。在梳理"多规"体系形成和演化过程基础上,分析"多规不合"的主要问题及其冲突原因,从规划体系重构、空间协调、期限衔接、基础平台与技术方法、审批管理体制改革等五个方面,对"多规合一"改革方向和转变路径进行讨论,以期为国家市县规划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 陈雯孙伟陈江龙
- 区域规划实施结果评估——以《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为例被引量:5
- 2013年
- 规划评估是确保区域规划有效实施的必要环节,实施结果评估是区域规划实施评估中不可回避的重要一环,对区域规划的有效推进无疑具有现实意义,但是相关研究却极为不足。从区域规划的特征对结果评估的影响出发,试图以完成规划战略意图作为实施结果评估标准为切入点,以《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为例,构建区域规划实施结果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规划在引导产业定位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从而提高了区域竞争力、减小了区域内部差异,总体实施结果良好。但在资源集约利用与生态保护方面却作用较弱,较弱的规划协调利益冲突能力以及实施保障机制是影响规划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最后,分析了结果评估的局限性并指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 郭垚陈晓
- 关键词:区域规划层次分析法影响因素
- 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非均衡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8
- 2018年
- 人口与经济分布格局是反映区域差异的重要指标。结合不一致指数、重心方法及不均衡指数等对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的非均衡格局演变进行研究,并基于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回归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非均衡格局呈现相对稳定状况,但随着区域发展格局转变带来的人口与经济分布格局的差异化演变,区域人口与经济的整体非均衡性有所弱化。对人口与经济非均衡格局影响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时期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在始终受城市发展差异影响的同时也伴随着市场力量的趋强和政府影响的弱化。
- 闫东升杨槿杨槿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 长江三角洲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2
- 2017年
- 人口与经济是反映区域差异的两大主要指标,其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的形成有密切关联。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产业结构是影响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在产业转移加快的背景下,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对二者空间演变协调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重心、不一致指数及不均衡指数等方法,分析2000-2013年长三角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趋势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核心区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边缘区经济增长加快,但人口向核心区集聚态势依然存在;基于不一致指数与不均衡指数的分析表明,与边缘区GDP快速增长导致区域GDP格局显著变化不同,边缘城市的人口增长并不显著且集中在部分城市;尽管人口与经济不一致指数分布格局呈现相对稳定的"核心—边缘"格局,但人口与经济增长不协调性增强推动了长三角人口与经济总体协调性的提高。本文尝试从市场、政府及人均GDP等因素对长三角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协调的现象进行了解释。
- 闫东升杨槿
- 关键词:人口影响因素长三角
- 基于发展权价值评估的太湖东部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被引量:13
- 2012年
- 生态补偿是协调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机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太湖东部湖区是苏州市、嘉兴市和上海市重要饮用水源供给地.本文分析了苏州市滨湖地区水源地水质保护行为与发展权价值损失的关系.应用区域比较法,在地理要素修正的基础上评价了太湖东部水源保护区发展权价值损失,以此作为生态补偿的标准.研究表明,2009年太湖东部地区水质保护行为的发展权损失为42.3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损失占75.88%;农民收入损失占13.58%;城镇居民收入损失占10.53%.为了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应优先对农民实施生态补偿.水质保护行为产生的外部收益超出了水源供给价值,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统筹生态补偿问题.
- 陈江龙姚佳徐梦月陈雯
- 关键词:水源保护区发展权生态补偿太湖
- 大城市内部连锁超市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区位选择——以南京市苏果超市为例被引量:79
- 2013年
- 连锁超市已成为中国大城市内部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针对目前研究中对城市内部尺度连锁超市空间布局问题关注不足,本文以南京市苏果超市为例,从空间格局演化、集聚分布状况、不同类型超市的区位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包括点模式分析、空间密度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结果发现:南京市苏果超市的空间总体分布呈中心到外围递减的倒"U"型集聚特征;不同类型苏果超市的分布特征不同,华润卖场的空间分布相对分散,社区店、便利店的分布相对集聚;空间分布热点呈蔓延扩散与等级扩散混合模式。运用BinaryLogistic二分逻辑回归对影响超市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情况、消费者规模、交通通达性、居民购买力、城乡差别、公司战略等多种因素,通过综合作用机制,共同推动了南京市苏果超市的空间分布格局。
- 肖琛陈雯袁丰程绍铂
- 关键词:连锁超市区位选择
- 1990年以来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因子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地区之一,虽耕地资源秉赋较好,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耕地问题显得十分严峻。以长江三角洲地区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0-2012年相关数据,以市域为单元分析了耕地资源变化和实际利用强度的时空演变过程。结果表明:(1)1990-2012年,长三角地区的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呈现周期性的下降趋势,以"快-慢-快-慢-慢"的循环模式逐步降低;(2)长三角地区耕地实际利用强度大体呈现"北强南弱"分布规律,在空间表现上,原来集中连片的"高-高"、"低-低"格局正逐渐破碎化,开始出现斑点镶嵌式格局;(3)长三角地区的人口、二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均对耕地面积变化起到显著作用,其弹性系数分别为-0.216、-0.194和-0.203,而人均GDP与耕地面积则没有显著相关性。
- 陈肖飞姚士谋张落成
-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长江三角洲
- 城镇生活污染排放系数调查与核算--以常州市为例被引量:15
- 2016年
- 污染物排放系数的确定是准确核算城镇生活污染物数量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以太湖流域上游、经济发达的常州市为例,借助问卷访谈与实地监测等手段,调查与核算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特点,并解析其影响因素及机理.结果表明:受地区差异的影响,常州市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排放系数低于国家污染源普查核定系数;家庭规模、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和年龄结构是污染物排放系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其中,年龄结构对NH+4-N、TP排放系数的影响最大,年龄结构和收入水平是TN排放系数的关键影响因素,文化程度与COD排放系数的关联性最强.但环保意识对污染排放系数的影响不显著,主要作用仅表现在用水量的节约,而对水质的保护并不显著.
- 赵海霞王淑芬崔建鑫于忠华
- 关键词: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