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60455) 作品数:14 被引量:70 H指数:4 相关作者: 李云峰 杨之斌 程先硕 殷正丰 邓耀良 更多>> 相关机构: 昆明医科大学 云南省肿瘤医院 第二军医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上皮间质转化在血管生成拟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4年 肿瘤的侵袭转移受到多种因素调节,其中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作为已被发现的一种微循环的新模式,是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研究表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在VM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最新研究,综述EMT相关核转录因子,EMT细胞表达的干细胞特性,EMT细胞导致肿瘤微环境成分的改变在VM形成中的作用,并简要探讨VM、EMT、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以及微环境之间的关系。鉴于EMT在VM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开发抗VM形成的药物以及研究EMT形成机制有望为靶向EMT抑制VM形成治疗肿瘤远处转移的新策略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 孔祥琳 程先硕 杨之斌 杨之斌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干细胞 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表达与微血管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FGF20的表达或CD34的表达,分析FGF20在癌组织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FGF20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提示结直肠癌组织中FGF20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P<0.01);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与肿瘤浸润(P<0.05)及淋巴结转移(P<0.05)密切相关,与分化程度及肝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癌组织中FGF20的表达与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FGF20在结直肠癌微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为明确FGF20在结直肠癌微血管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深入探讨FGF20促进微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刘萍 杨之斌 李强 程先硕 余昆 付健健 李云峰关键词:微血管密度 结直肠癌 NF-κB与结直肠癌 被引量:4 2013年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在调控细胞周期、凋亡和代谢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NF-κB在人类多种恶性肿瘤中过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炎症反应中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在结直肠癌中NF-κB同样呈高表达,且呈激活状态。NF-κB信号通路被激活后,NF-κB转入细胞核内,通过与下游靶基因结合,促进目的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目的蛋白的表达,并介导多条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血管生成、增加肿瘤细胞增殖、抗凋亡和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迁移和转移能力,以及对放化疗的抵抗,甚至诱导肿瘤细胞获得干性等恶性表型。研究表明,NF-κB过表达的结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较快,生存时间较短,NF-κB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疗效监测和预后监测的一个生物标志物,针对NF-κB及其信号通路的分子靶向治疗为结直肠癌患者治疗提供潜在的策略。 方兴保 殷正丰 杨之斌关键词:结直肠癌 NF-ΚB 信号通路 靶向血管生成拟态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肿瘤微血管包括由血管内皮细胞围成的经典血管结构和由肿瘤细胞围成的血管生成拟态( Vasculogenic mimicry,VM)两种模式。近年研究提示,抗血管生成药能够显著抑制经典的微血管结构,但是不能抑制VM形成,反而促进VM形成。这是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原因之一。然而近期研究发现,中成药、基因治疗以及其它靶向VM形成机制的药在抗VM形成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就目前靶向VM形成治疗肿瘤的研究现状展开综述,为开发既能抗血管生成又能抗VM形成的新一代抗血管生成药提供借鉴。 李富荣 程先硕 李云峰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 肿瘤治疗 抗血管生成 中期因子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idkine,MK)诱导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促进结直肠癌增殖和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MK对肠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其EMT标志物、NF-κB(p65)、Zbe1和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在10ng/ml、50ng/ml、100ng/ml和200ng/ml的MK作用下,SW480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106.33±4.57)%、(119.83±6.01)%、(148.52±8.3 1)%和(1 6 2.5 1±8.9 8)%,(F=70.954,P<0.01);HCT116细胞的增殖率分别为:(116.49±9.77)%、(129.79±2.31)%、(155.38±8.98)%和(158.11±6.75)%,(F=55.027,P<0.01)。100ng/ml MK作用下,SW480细胞的侵袭数为每视野(40.34±2.52)个,而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5μmol/L Bay11-7082预处理后的侵袭数为每视野(14.13±2.06)个,(F=41.391,P<0.01);HCT116细胞的侵袭数为每个视野(42.21±3.25)个,而Bay1 1-7 0 8 2预处理后的细胞侵袭数为每视野(14.32±2.52)个,(F=69.206,P<0.01)。MK诱导SW480和HCT116呈现梭形或长条形改变,E-cad蛋白表达下调,Vimentin、β-catenin、NF-κB(p65)和MMP-9蛋白表达上调,而Zbe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MK通过上调NF-κB(p65)信号蛋白诱导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下游靶蛋白MMP-9表达上调,从而促进肠癌细胞增殖和侵袭。 徐斌勇 蔡艳 刘光华 蒋杨 殷正丰 方兴保关键词:结直肠癌 EMT 增殖 信号通路 sTie2通过阻抑血管生成拟态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Tie2(soluble Tie 2,sTie2)对结肠癌HCT116细胞血管生成拟态(vascular mimicry,VM)形成、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pBLAST49-hsTie2及对照质粒pBLAST49通过脂质体转染至HCT116细胞,分别形成hsTie2-HCT116细胞和Ctrl-HCT116细胞。通过3D模型培养、SRB法、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分别检测HCT116细胞的VM形成、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CT116细胞中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pBLAST49-hsTie2重组质粒成功转染至结肠癌HCT116细胞。与Ctrl-HCT116细胞相比,hsTie2-HCT116细胞中VM的形成[(0.75±0.45)vs(7.50±0.52)个/视野,P<0.01]及VE-cadherin蛋白的表达[(1.23±0.08)vs(1.73±0.02),P<0.05]显著降低;细胞增殖率也显著降低[(32.57±4.57)%vs(88.24±21.94)%,P<0.01];细胞迁移能力[(0.37±0.07)vs(0.80±0.03)mm,P<0.01]及侵袭能力[(57.25±3.17)vs(127.25±6.25)个/视野,P<0.01]均显著减弱。结论:sTie2通过阻抑VM形成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有望成为既抗血管生成又抗VM形成的双靶向治疗结肠癌的药物。 孔祥琳 程先硕 李富荣 肖尤川 杨之斌 黄尤光 夏翠锋 余昆 李云峰关键词:血管生成拟态 结肠癌 HCT116细胞 增殖 EGFR、αVβ3、ADAM2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去整合素-αVβ3(integrin alpha-v-beta3,αVβ3)、去整合素-蛋白酶23(a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23,ADAM23)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RC患者癌组织61例作为CRC组,依据肝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选取其中CRC患者癌旁正常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所有组织中EGFR、αVβ3、ADAM23表达情况。结果 CRC组EGFR、αVβ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RC组ADAM2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转移组EGFR、αVβ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组,ADAM23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无肝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癌原发灶中EGFR表达与αVβ3表达无明显相关(P=0.152),ADAM23表达与αVβ3或EGF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DAM23在CRC组织中呈低表达,EGFR、αVβ3呈高表达,ADAM23表达与αVβ3或EGFR表达呈显著负相关。以此为靶点三者与CR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CRC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指导药物开发和临床治疗重要方向,值得进一步推广。 刘萍 李云峰 李强 夏翠峰 程先硕 杨之斌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牛磺酸在草酸钙肾结石患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2013年 草酸钙晶体的形成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损伤有关。肾脏是一个很容易出现氧化应激损伤的器官,体外细胞培养研究和体外动物模型研究中均发现,暴露于高浓度草酸(Ox)或草酸钙(CaOx)晶体的肾脏上皮细胞会出现细胞膜过氧化损伤。损伤的上皮细胞会促进低饱和度晶体成核,导致肾脏结石的产生。而牛磺酸是已知的较强的抗氧化剂,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程度。本文对牛磺酸在草酸钙肾结石患者防治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为肾结石病因的研究,尤其是对肾结石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何勇雄 黎承杨 邓耀良关键词:肾结石 牛磺酸 草酸钙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肿瘤上皮间质转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11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关系密切。MMPs是间质细胞表型的特有蛋白之一,既可以作为EMT发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物,又可以诱发EMT。MMPs诱导肿瘤细胞发生EMT的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可能涉及多个信号通路,如介导Rac1b激活ROS释放通路、活化TGF-β通路、降解E-cadherin促使β-catenin入核通路等。鉴于MMPs是诱导EMT促进肿瘤转移的一个关键因素,靶向MMPs已成为临床防治肿瘤的一个新策略。因此MMPs抑制剂则是当前研究热点,目前,多达50多种MMPs抑制剂被列入临床治疗肿瘤的候选药物,但其中大部分的疗效并未得到肯定。缺乏特异性则是其主要原因,故靶向MMP-EMT途径的肿瘤治疗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仅需要鉴定出涉及肿瘤进展、促进EMT的主要或单一MMP,而且需要开发出具有高度特异性、选择性的MMPs抑制剂。 程先硕 杨之斌 殷正丰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 上皮间质转化 肿瘤转移 血管紧张素Ⅱ刺激高草酸尿症大鼠肾脏NADPH氧化酶的表达 目的:观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NADPH氧化酶在高草酸尿症大鼠肾脏氧化应激(0S)形成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0.8%乙二醇饮水法诱导建立高草酸尿症大鼠模型。动物分6个组(n=8),A组:空白组;B组:高草酸... 邓耀良 黎承杨 孙丙华关键词:高草酸尿症 氧化性应激 APOCYNIN 洛沙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