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06026)

作品数:32 被引量:538H指数:15
相关作者:勾晓华陈发虎戴霜黄永波刘俊伟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8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气候
  • 9篇早白垩世
  • 9篇白垩世
  • 6篇树轮
  • 6篇气候变化
  • 4篇盆地
  • 4篇青藏
  • 4篇青藏高原
  • 4篇孢粉
  • 4篇降水
  • 3篇东北部
  • 3篇圆柏
  • 3篇树轮宽度
  • 3篇祁连圆柏
  • 3篇青藏高原东北...
  • 3篇西风
  • 3篇北部
  • 2篇银根-额济纳...
  • 2篇色度
  • 2篇气候响应

机构

  • 28篇兰州大学
  • 1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甘肃省气象局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甘肃省文物考...

作者

  • 13篇勾晓华
  • 10篇戴霜
  • 9篇陈发虎
  • 8篇张明震
  • 7篇刘俊伟
  • 7篇黄永波
  • 7篇赵杰
  • 6篇孔立
  • 6篇朱强
  • 6篇方克艳
  • 6篇张芬
  • 6篇高琳琳
  • 5篇刘学
  • 5篇邓洋
  • 4篇苏军德
  • 3篇胡鸿飞
  • 3篇陈建徽
  • 3篇杨梅学
  • 3篇张永
  • 3篇杨涛

传媒

  • 4篇科学通报
  • 4篇地学前缘
  • 3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地理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Scienc...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Advanc...
  • 1篇Journa...
  • 1篇Scienc...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的树轮重建与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0
2010年
利用青海省阿尼玛卿山地区祁连圆柏树轮宽度年表资料,分析树木生长与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平均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前一年8月到当年7月的平均流量与当年轮宽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656,在此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重建了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以来的流量变化.经11年滑动平均后曲线,定义流量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的时段为枯水期,流量高于均值1个标准差的时段为丰水期.在重建的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变化中存在18个丰水期和12个枯水期,丰水期主要分布时段为:846~873年、1375~1400年,枯水期主要分布时段为:1140~1156年、1295~1309年、1473~1500年、1820~1847年.其中15世纪末是过去1234年以来黄河上游流量最低的时段,该时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生了大范围的干旱现象.重建的流量变化包含较多的低频信息,枯水期与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树轮资料和其他代用指标记录的干旱期一致.多窗谱分析表明黄河流量变化存在2~5年,22年,35~38年,55~62年和114~227年左右的周期,其中最显著的是159和36年的周期.
勾晓华邓洋陈发虎杨梅学方克艳高琳琳杨涛张芬
关键词:黄河上游
六盘山群火石寨剖面沉积物色度纪录的128.10~115.30 Ma气候变化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对六盘山盆地火石寨剖面沉积物连续采样和色度测量,结合地层沉积及磁性地层年龄,获得128.10~115.30 Ma色度变化序列.发现在地表冲积扇—辫状河沉积环境亮度值低并呈升高趋势、红度黄度值高且逐渐降低,在滨浅湖环境色度值趋势性不明显,波动幅度不大;亮度值与岩石胶结物有关,而红度值与赤铁矿质量分数有关.综合沉积环境、岩石及色度值变化分析表明:六盘山地区128.10~115.30 Ma气候变化分为128.10~125.00 Ma相对湿热阶段和125.00~115.30 Ma相对温湿阶段,基本与全球海平面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气候转型以沉积相变化和色度值的渐变为特征,转型时间比全球海平面温度在123.30 Ma由高到低转变提前约1.70 Ma,说明陆地系统比海洋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更敏感.
孔立戴霜刘学朱强赵杰张明震黄永波刘俊伟
关键词:色度气候变化早白垩世
六盘山群磁性地层年代被引量:23
2009年
六盘山群磁性地层年代研究是认识鄂尔多斯西缘逆冲带和我国现今构造—环境格局形成的关键途径之一。通过对六盘山盆地中北部火石寨剖面厚730m的沉积地层进行高分辨率的古地磁采样测量,发现了11个长的正极性柱和11个短的负极性柱,可与标准极性柱M3n至M—"3r"段进行很好的对比,并与已有的生物化石资料显示的年代对应,从而获得六盘山群的年代约为127—100Ma。
戴霜朱强胡鸿飞唐玉虎黄永波刘俊伟孔立方小敏
关键词:磁性地层早白垩世
中国西北地区季节间干湿变化的时空分布——基于PDSI数据被引量:68
2007年
利用帕尔默干旱指数(PDSI)全球数据库,提取覆盖中国西北地区的56个PDSI栅格点数据,对1953-2003年间各个季节均值和年均值进行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分析。REOF空间分区结果发现西北地区各个季节均值和年均值表现出较为一致的主要空间异常型,依据PDSI年均值数据可以将中国西北地区划分为5个空间型:北疆型、南疆型、高原北部型、蒙古西部型以及西北东部型。其中北疆型、南疆型主要位于西北地区西部,高原北部型、蒙古西部型位于西北中部,西北东部型位于西北东部。各个空间型特征点的PDSI序列及二项式拟合对比发现西北东部、西部存在完全相反的干湿变化:西北西部主要受西风带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逐渐变湿的趋势;西北东部主要受亚洲季风的影响,有逐渐变干的倾向,特别是夏秋季,西北地区东南部变干的趋势更加明显。西北地区受西风带、亚洲季风以及青藏高原的影响明显,在全球变暖的情景下,不同区域的干湿状况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
张永陈发虎勾晓华靳立亚田沁花王有生彭剑峰
关键词:PDSI西风季风干湿状况
河道陡峭指数所反映的祁连山北翼抬升速率的东西差异被引量:41
2010年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其构造抬升速率及其分布特征是理解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重要线索.近来,河流水力侵蚀模型的研究表明造山带岩石抬升速率是控制河道陡峭指数的主要因素,并且得到了大量的实践证明.利用这一新的方法对祁连山北翼的河流河道进行了分析,尝试从河道纵剖面陡峭指数特征中提取该区域构造抬升信息.结果显示从东到西河道陡峭指数有明显的不同,有东段小,中、西段大的特征.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岩性和降水对河道陡峭指数影响不大,也没有证据表明河流负载对其有明显的贡献.河道比降的变化主要是受区域岩石抬升速率差异的影响,河道陡峭指数的分布特征揭示了祁连山北翼抬升速率的分布特征,东段抬升速率较小,中、西段较大,抬升速率最大的位置位于中段榆木山附近区域.
胡小飞潘保田KIRBY Eirc李清洋耿豪鹏陈吉峰
关键词:抬升速率
Spatial differences in rock uplift rates inferred from channel steepness indices along the northern flank of the Qilian Mountain,northeast Tibetan Plateau被引量:38
2010年
The rate and distribution of deformation along the Qilian Mountain,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i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high topography associated with the plateau.Recently,a number of empirical studies have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contention,common to most models of fluvial incision,that rock uplift rate exerts a first-order control on the gradient of longitudinal river profiles.Along the northern Qilian Mountain,this method is used to extra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differential rock uplift.Analysis of the longitudinal profiles of bedrock channels reveals systematic differences in the channel steepness index along the trend of the frontal ranges.Local comparisons of channel steepness reveal that lithology and precipitation have limited influence on channel steepness.Similarly,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channel steepness is influenc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sediment loads.We argue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channel steepness in the Qilian Mountain is mostly the result of differential rates of rock uplift.Thus,channel steepness indices reveal a lower rock uplift rate in the eastern portion of the Qilian Mountain and a higher rate in the middle and west.The highest rates appear to occur in the middle-west portions of the range,just to the west of the Yumu Shan.
HU XlaoFeiPAN BaoTianKIRBY EricLI QingYangGENG HaoPengCHEN JiFeng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速率北缘
祁连山东部188a上年8月至当年6月降水量的树轮重建被引量:13
2012年
通过在祁连山东部互助地区采集的油松样本,建立标准树轮(STD)年表,重建该地区近188a上年8月到当年6月的降水,解释方差为48.8%。根据重建结果,历史上的湿润时期有1850s—1860s、1930s末—1950s、1970s—1990s以及2000s;干旱时期有1830s—1840s、1900s、1920s,其中1920s的干旱在北方大范围内普遍存在。根据本文重建结果与周围地区降水和PDSI重建比较,发现该地区降水变化与贺兰山地区干湿变化最为相近,尤其是1940s以前,在1940s之后与青海省德令哈和祁连山中西部地区的重建结果更为相似。因此推测,祁连山东部地区在1940s前后受不同的气候类型主导。
李颖俊勾晓华方克艳杨涛邓洋满子红
关键词:树轮降水重建
甘肃苏苗塬头地点石制品特征与古环境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苏苗塬头地点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东北部,埋藏于章麻河二级阶地的典型马兰黄土中。经剖面清理和地表采集,2002和2004年在该地点共获得石制品2318件,本文以集中分布区出土(2166件)和地表采集(48件)共2214件石制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该批石制品以石片、碎片和碎屑为主,有少量石核和工具。剥片技术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为辅,鲜见第二步加工。石制品原料主要为来自现代河床或阶地底部砾石层的脉石英。炭屑加速器质谱(AMS 14C)年代测试和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显示,苏苗塬头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地点,人类活动主要发生于气候干冷的末次盛冰期(约距今2.4—1.8万年),反映了古人类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张东菊陈发虎吉笃学L BartonPJ Brantingham王辉
关键词:环境变化末次盛冰期
六盘山地区寺口子剖面早白垩世晚期的孢粉组合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3
2012年
研究白垩纪植物演替与气候变化对认识现今生态环境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在我国六盘山地区下白垩统六盘山群中发现的45属孢粉化石,探讨了孢粉组合、古生态与古气候变化特征。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为主,蕨类植物次之,前者以松柏纲松杉目占优势,以掌鳞杉(Cheirolepidiaceae)科最为繁盛,尼藤目麻黄科(Ephedraceae)和苏铁目或银杏目占有很大比例;后者以真蕨目包括海金沙科(Lygodiaceae)、莎草蕨科(Schizaeaceae)为主。表明当时植物具有比较明显的多样性,既有生长于远处高山的松杉类高大植物,又有近湖低山及湖岸一带的掌鳞杉科及蕨类植物,湖泊水体中生长着淡水藻类。孢粉植物群的这种特征揭示出该地区在早白垩世晚期气候炎热干燥,并且可以划分为116~112 Ma的气温相对较低和112~103 Ma的气温波动升高两个阶段,这种变化与全球古气候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寺口子剖面孢粉记录的气候变化与对全球气候变化是响应的。
张明震戴霜张永全苗运法刘俊伟黄永波赵杰刘学
关键词:孢粉古生态早白垩世六盘山盆地
树轮记录的青藏高原东南部过去457年降水变化历史被引量:16
2013年
利用采自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地区的冷杉树轮样本建立了一个近500年的树轮宽度年表.与气候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发现,该地区树木生长主要受干旱限制,树轮年表与多个月份的PDSI和降水相关显著,其中与前一年9月至当年6月(P9C6)降水的相关值最高(r=0.738,P<0.01).在此相关关系基础上,利用该年表重建了横断山地区过去457年来的降水变化历史,重建方程的方差解释量高达54.4%(R2adj=53.5%,N=49,F=56.12).重建可靠时段(1549~2006年)结果显示,重建的降水序列中包含了较多的低频变化信息,并显示近20多年该区域有显著变湿趋势.在过去的457年中该地区降水存在6个明显的干旱时期和5个湿润时期,其中17世纪的干旱持续时间最长.与邻近地区其他基于树轮资料的湿度重建结果对比发现,该地区树轮记录的干湿变化时段比较一致.面域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本文重建的降水变化序列对整个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地区都具有较好的空间代表性.多窗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降水变化存在显著的3~5,60和79~85a左右变化周期(P<0.01).
勾晓华杨涛高琳琳邓洋杨梅学陈发虎
关键词:青藏高原冷杉树轮宽度降水重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