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121097)

作品数:4 被引量:105H指数:3
相关作者:张传林黄文成孟庆秀张健耿建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锆石
  • 3篇同位素
  • 2篇锆石U-PB...
  • 2篇HF同位素
  • 1篇地层
  • 1篇地球动力
  • 1篇地球动力学
  • 1篇地球动力学背...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定年
  • 1篇动力学背景
  • 1篇新元古代
  • 1篇岩墙
  • 1篇元古代
  • 1篇元古界
  • 1篇造山带

机构

  • 3篇南京地质矿产...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3篇孟庆秀
  • 3篇黄文成
  • 3篇张传林
  • 1篇李怀坤
  • 1篇耿建珍
  • 1篇姚春彦
  • 1篇叶海敏
  • 1篇朱清波
  • 1篇张健
  • 1篇相振群

传媒

  • 2篇中国地质
  • 1篇资源调查与环...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事件:两类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制约被引量:17
2015年
为了更好地了解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事件,对武夷山—井冈山地区加里东期块状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进行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研究。片麻状花岗岩的结晶年龄在415~440 Ma,块状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430~449 Ma。锆石εHf(t)值在-20~0之间(n=247),绝大多数在-10以下。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C在1.5~2.8 Ga。结合前人资料,两类花岗岩在形成时代、锆石Hf同位素和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C组成上相近,物质来源主要为不同时代地壳物质的再循环,没有显著的地幔物质加入。华夏地块加里东期构造热事件形成于陆内造山环境,430 Ma左右可能是加里东期造山带构造体制转换的时间,片麻状构造是同造山或后造山构造变形的结果。
朱清波黄文成孟庆秀张传林
关键词:华夏地块加里东期花岗岩HF同位素
皖南新元古代双峰式岩墙群的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皖南许村镇附近发育一套岩墙群,主要由辉长岩和花岗闪长斑岩组成,它们在时空上紧密伴生,成因上密切相关。岩石的SiO2含量集中分布在酸性和基性成分之间,缺乏中性及中酸性成分,构成一套双峰式侵入岩组合。对花岗闪长斑岩进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双峰式岩墙侵入时间为822.1±6.6Ma。辉长岩具有正εHf (t)值(2.1~4.4)、大离子亲石元素和LREE富集,显示大陆拉斑质玄武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特征;花岗闪长斑岩富含Zr、Hf和稀土元素,较高的Ga/A1比值,较低Ba、Sr、P、Ti含量,总体上地球化学特征类似A2-型花岗岩,εHf (t )值范围(1.8~4.6)与辉长岩基本相同。许村双峰式岩墙群的基性端员辉长岩是拉张环境下华南弱亏损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玄武质岩浆的产物,而酸性端员花岗闪长斑岩是玄武质岩浆在上升途中受地壳混染,并发生底侵作用和由玄武岩浆提供的热源导致地壳重熔的结果。
黄文成叶海敏孟庆秀
关键词:新元古代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
扬子西缘中元古代沉积地层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被引量:38
2013年
扬子西缘中元古代沉积地层为一套相对稳定的环境下沉积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组合,夹有少量的凝灰岩和玄武岩.在不同地区,中元古代沉积地层分别被命名为昆阳群、会理群和东川群.通过对昆阳群、会理群和东川群中凝灰岩锆石U-Pb定年,结合对昆阳群和东川群碎屑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昆阳群和会理群的沉积时代为1050~1000Ma之间,它们属于同时异相的沉积组合.依据碎屑锆石年龄以及Hf同位素特征,表明昆阳群和会理群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华夏地块.另外,获得东川群中的凝灰岩锆石U-Pb年龄为1500Ma,且东川群中的碎屑锆石年龄均大于1.5Ga,表明东川群的沉积时代为中元古代长城纪晚期,其碎屑物质主要来自扬子地块古老基底.通过对上述三套地层单元中不同类型锆石系统地Hf同位素测定,发现在1.5和1.0Ga左右,锆石的Hf初始值出现快速上升.已有研究表明,昆阳群和会理群是扬子和华夏地块在格林威尔期发生拼合后在扬子一侧形成的前陆盆地沉积建造.扬子和华夏从西向东是逐渐汇聚,并在0.9Ga于扬子东段最终完成汇聚,代表了Rodinia超大陆汇聚的最后阶段.锆石的Hf同位素表明,超大陆旋回和地壳增生具有密切联系.
李怀坤张传林姚春彦相振群
关键词:中元古界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
湘中地区冷家溪群和板溪群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对华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的意义被引量:51
2013年
通过对江南造山带中段冷家溪群和板溪群凝灰岩及碎屑岩锆石U-Pb定年及系统的Hf同位素分析表明,冷家溪群沉积时代大致在860~820 Ma,不整合在其上的板溪群沉积下限在820 Ma左右,这表明在江南造山带,晋宁造山运动之后,很快进入伸展裂解阶段。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显示,在850~800 Ma之间,锆石Hf初始值表现出快速上升趋势,表明这一时期有显著的地幔物质加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早期的岛弧岩浆岩(850~820 Ma,尤其是I型花岗岩)是碎屑物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造山后快速裂解形成的壳幔混合岩浆物质(如凝灰岩)形成板溪群部分物质来源。结合本研究和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新元古代板块俯冲、拼合以及拼合后由于板片的拆沉引起的快速裂解(plate-rift model)是江南造山带形成的比较合理的地球动力学模型。
孟庆秀张健耿建珍张传林黄文成
关键词:江南造山带冷家溪群板溪群锆石U-PB年龄地球动力学背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