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808234) 作品数:9 被引量:9 H指数:2 相关作者: 桑圣刚 荣红 黄燕妮 覃西 钱士匀 更多>> 相关机构: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海南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脑钠素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AMI患者入院当时及24h的血浆BNP水平,以健康人为对照,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组BNP血浆水平在24h内显著增高(1469.40±346.56),与对照组(32.93±0.4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AMI组患者入院当时BNP血浆水平(1432.40±335.36)与24h时(1469.40±346.5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的血浆BNP值明显升高,对AM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黄燕妮 桑圣刚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脑钠素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胎盘生长因子检测在AMI中的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核DNA改变的特点,检测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 WF)、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growth factor,PLGF)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102例AMI患者(AMI组)和75例健康人(对照组)CEC核DNA的损伤;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进一步检测两组v WF、PLGF的含量。结果:SCGE显示:AMI组患者(93.72±6.75)%CEC核DNA电泳呈明显的"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42.22±1.56)%;对照组(10.24±4.33)%CEC核DNA表现为"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6.31±2.41)%。AMI组与对照组彗星率、彗尾DNA含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01)。AMI组v WF、PLGF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AMI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明显损伤;血浆中v WF、PLGF的含量明显升高,早期检测血浆v WF、PLGF的含量可能有利于AMI的治疗,甚至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桑圣刚 荣红 覃西 钱士匀关键词:循环内皮细胞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胎盘生长因子 全麻手术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DNA损伤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观察全麻手术患者单个核细胞DNA损伤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6例全麻手术患者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单个核细胞DNA的损伤情况,同时应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浓度。结果全麻手术患者麻醉1 h彗星率及彗尾DNA含量高于麻醉前,术后2 d低于麻醉1 h(P<0.05)。全麻手术患者麻醉1 h SOD活性低于麻醉前,MDA含量高于麻醉前;术后2 d SOD活性高于麻醉1 h,MDA含量低于麻醉1 h(P<0.05)。结论全麻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缺氧情况,早期监测单个核细胞DNA的改变可能有利于患者缺氧的预防。 肖憬 詹翔 桑圣刚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彗星试验 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循环内皮细胞核DNA的改变特点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性期循环内皮细胞(CEC)核DNA改变的特点。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65例AMI急性期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者CEC核DNA的损伤情况;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进一步检测其损伤原因。结果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MI组(92.92±6.95)%的CEC核DNA电泳呈明显的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41.12±3.77)%;对照组(10.49±4.45)%的CEC核DNA表现为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7.33±2.53)%。两组彗星率、彗尾DNA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AMI组CEC呈典型的不规则泳带,损伤以坏死为主要表现;对照组CEC呈均匀的单一泳带。结论AMI急性期患者CEC核DNA有明显损伤,且以坏死为最终表现。 桑圣刚 荣红关键词:心肌梗死 循环内皮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琼脂糖凝胶电泳 胎盘生长因子和脂联素联合检测在AMI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和脂联素(adiponectin,APN)含量的变化及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2例AMI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PLGF和血浆APN的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T(cTnT)。结果:AMI患者在<6h、12h、24h采血,PLGF水平在6h内升高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h开始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明显升高,与6h内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PN水平在6h内即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h显著降低,与6h内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直线相关分析:PLGF水平与Mb、APN无相关性(P>0.05),与cTnT呈正相关(r=0.67,P<0.05);APN与Mb呈负相关(P<0.05)。结论:PLGF及APN分别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联合检测PLGF和APN有利于对AMI早期心肌坏死程度的评估及危险终末事件发生率的预测。 桑圣刚 荣红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胎盘生长因子 脂联素 AMI患者循环内皮细胞核DNA特点及copeptin测定的临床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循环内皮细胞(CEC)核DNA改变的特点及动态监测copeptin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60例AMI急性期(12h)患者和38例健康对照CEC核DNA的损伤;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和肽素水平。结果:AMI组患者(93.33±5.75)%的CEC核DNA电泳呈明显的"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41.12±3.77)%;对照组(10.53±3.54)%的CEC核DNA表现为"彗星"状,其彗尾DNA%含量为(7.33±2.53)%。AMI组与对照组彗星率、彗尾DNA含量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MI组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显著升高,2dcopeptin含量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h、7dcopeptin含量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hcopeptin含量与7dcopeptin含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急性期患者CEC核DNA有明显损伤,动态监测copeptin水平,有利于AMI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桑圣刚 荣红关键词:循环内皮细胞 单细胞凝胶电泳 和肽素 AMI患者血清瘦素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皮素受体mRNA的检测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瘦素(Leptin,LP)水平的变化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皮素受体(ETA-R)mRNA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65例AMI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LP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ETA-RmRNA的表达。结果:AMI患者在<6h、>6h、24h采血,LP水平随时间的延长而增高,24h达到高峰,48h后反而下降。6h内与48h组L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24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h内与48h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I患者ETA-R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明显,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LP水平与ETA-RmRNA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LP水平及ETA-R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分别是AMI发生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早期监测LP水平及ETA-RmRNA的表达,有利于AMI的预防。 桑圣刚 荣红关键词:瘦素 酶联免疫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检测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和脂联素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 患者早期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EPCR)和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MI患者分别于6 h内、12 h采血,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52例AMI患者和7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EPCR和APN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T水平.结果 AMI组EPCR水平在6 h内显著升高,12 h急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MI组APN水平在6 h内显著降低,12 h急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2 h与6 h内APN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APN水平与Mb水平呈负相关(r=-0.73,P〈0.05).结论 早期联合检测EPCR和APN有利于对AM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心肌坏死程度的评估. 桑圣刚 荣红关键词: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EC)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测定AMI组患者(65例)及健康对照组(70例)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水平;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变VEC的损伤情况。结果AMI组Hcy、vwF和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51±7.09vs8.53±0.95,P〈0.01;173.69±8.28vs102.46±5.05,P〈0.01;7.80±1.62vs2.32±0.60,P〈0.01)。电子显微镜显示:AMI患者病变VEC有明显损伤。结论VEC损伤可能是AMI发牛的重要原因.早期检测VEC损伤的标志物.有利于AMI的防治。 桑圣刚 荣红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