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0312002100)

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0312002100)

作品数:14 被引量:52H指数:4
相关作者:乔海灵杨静张跃文贾琳静邹丹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河南职工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青霉
  • 12篇青霉素
  • 12篇过敏
  • 10篇过敏反应
  • 7篇多态
  • 7篇多态性
  • 7篇基因
  • 7篇基因多态性
  • 6篇青霉素过敏
  • 6篇抗体
  • 5篇IGE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细胞
  • 3篇血清
  • 3篇特异性IGE...
  • 3篇青霉素过敏病...
  • 3篇青霉素过敏反...
  • 3篇青霉素类
  • 3篇过敏病人

机构

  • 14篇郑州大学
  • 2篇河南职工医学...

作者

  • 14篇乔海灵
  • 7篇杨静
  • 3篇张跃文
  • 3篇贾琳静
  • 2篇邹丹
  • 2篇田鑫
  • 1篇赵永星
  • 1篇郜娜
  • 1篇杨静
  • 1篇和喜梅
  • 1篇董子明

传媒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1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的种类与HLA-DRB基因多态性
2008年
目的探讨HLA-DRB基因是否调控青霉素过敏反应产生不同种类的IgE抗体。方法以河南汉族临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dio allergosorbent test,RAST)检测血清中针对青霉素药物的8种特异性IgE抗体和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的方法检测HLA-DRB等位基因。结果80例抗体阳性病人中,BPO、BPA、PVO、PVA、APO、APA、AXO、AXA-IgE阳性的分别为36、33、32、29、21、12、16、33例。与对照组相比,BPO-IgE阳性组DR16基因和PVO阳性组DR14.1基因明显降低(0vs8.62%,P<0.01;1.56%vs9.77%,P<0.05)。结论DR16基因可能与BPO抗原的过敏有关,DR14.1基因可能与PVO抗原的过敏有关。
杨静乔海灵
关键词:过敏反应青霉素基因多态性HLA-DRBIGE
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G抗体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IgG抗体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化学合成8种青霉素抗原决定簇与HSA结合的全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41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结果241例过敏病人中,除了BPA-IgG抗体外,其他7种特异性IgG抗体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6.5%,其中皮试阴性组IgG抗体的阳性率(64.0%)高于皮试阳性组(27.6%)。主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的阳性率(41.5%)高于次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的阳性率(9.1%),并且在皮试阴性组及不同症状组也同样如此。特异性IgG抗体检出阳性率随检测抗体的增多而增加,且检测3种和检测8种特异性IgG抗体所得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特异性IgG抗体参与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和发展,青霉素过敏反应与主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关系更为密切。
郜娜乔海灵贾琳静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反应IGG
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与HLA-DRB基因多态性
2008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过敏反应产生特异性IgE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南汉族临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dioallergosorbent test,RAST)检测血清中针对青霉素药物的8种特异性IgE抗体和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primer,PCR-SSP)的方法检测HLA-DRB等位基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E抗体阳性组DR14.1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5),并且在速发型和荨麻疹组DR14.1基因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IgE抗体阴性组DR17、DR18、DR9、DR13.1、DR14.1基因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DR14.1基因与IgE抗体的产生有关,可能为抗体阳性过敏反应的保护基因,并且与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出现荨麻疹症状相关。
杨静邹丹乔海灵
关键词:青霉素基因多态性IGE
青霉素过敏反应与IL-4Rα Q576R及FcεRIβ E237G基因多态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IL-4RαQ576R及FcεRIβE237G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了51例过敏患者血清中的IL-4、INF-γ浓度;采用PCR-RFLP检测了51例过敏患者和53例正常对照的IL-4RαQ576R及FcεRIβE237G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IL-4RαQ576R位点QQ(AA)基因型患者所占比例在过敏患者中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位点含G等位基因患者血清中pvo,bpa浓度显著高于EE基因型患者(P<0.05)。结论IL-4RαQ576R位点可能与青霉素过敏反应有关;FcεRIβE237G多态性可能与某些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升高有关。
张跃文乔海灵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基因多态性
IgG抗体及其亚类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IgE抗体与超敏反应尤其是速发型超敏反应的关系已得到公认,IgG抗体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至今尚未阐明。IgG抗体分为IgG1,IgG2,IgG3和IgG44个亚类。针对不同的过敏原、过敏阶段及患者过敏体质IgG抗体亚类对超敏反应的发生可发挥介导或抑制作用。随着人们对IgG抗体及其亚类认识的逐步深入,IgG抗体及其亚类在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在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将逐步得到阐明。
杨静乔海灵
关键词:抗体超敏反应免疫球蛋白G
青霉素过敏患者白细胞介素13血清浓度及其基因多态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白细胞介素13(IL-13)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51例青霉素过敏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清IL-13浓度,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8种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多态性分析法检测IL-13+2044G/A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IL-13浓度的中位数为19.80(0.10,50.00)ng·L-1,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68(0.20,22.90)ng·L-1,而且血清IL-13浓度随着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种类的增加而增加。IL-13+2044G/A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GG基因型患者血清氨苄西林主要抗原决定簇IgE抗体水平显著高于GA和AA基因型患者。结论青霉素过敏反应可能与血清IL-13浓度升高有关;IL-13+2044G/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某些青霉素特异性IgE抗体浓度升高有关。
张跃文乔海灵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反应基因多态性白细胞介素13
青霉素类过敏反应与特异性IgE抗体的研究
2008年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法检测248例青霉素过敏患者和101例正常人血清中4种药物青霉素G、青霉素V、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PG、PV、AP、AX)的8种抗原决定簇特异性IgE抗体。发现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E抗体总的阳性率为57.26%;过敏性休克和荨麻疹患者中PG的阳性率最高,其他症状患者中PV阳性率最高;只检测BPO-IgE一种抗体的阳性率(21.37%)低于检测8种抗体(57.26%);过敏患者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认为青霉素过敏患者血清中存在次要抗原决定簇IgE抗体,与主要抗原决定簇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静乔海灵
关键词:药物过敏IGE
过敏反应与HLA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2
2008年
过敏反应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探讨过敏反应发生的分子机制为目前热点之一。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其发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调控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决定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基因系统,探讨过敏反应与HLA基因的相关性将为过敏反应的防治提供新的措施。
杨静乔海灵
关键词:药物过敏反应基因多态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青霉素过敏反应与白介素-4及其基因多态性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与白介素-4(IL-4)及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检测了51例过敏患者和6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的IL-4浓度;采用PCR-RFLP检测了50例过敏患者和55例正常对照的IL-4C-589T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青霉素过敏组IL-4血清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着皮试反应程度的增强,患者血清中IL-4浓度也不断升高;2种及2种以上特异性抗体IgE阳性组血清中IL-4浓度显著高于1种特异性抗体IgE阳性患者组(P<0.01);IL-4C-589T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基因型患者血清中IL-4和青霉素特异性抗体IgE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青霉素过敏反应与IL-4升高有关;随着患者皮试阳性程度以及特异性抗体阳性种类的增加,IL-4水平不断升高;IL-4C-589T多态性可能与青霉素过敏反应无关。
张跃文乔海灵
关键词:青霉素过敏基因多态性IL-4
青霉素过敏反应与HLA-DRB基因多态性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探讨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与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南汉族临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测定HLA-DRB等位基因。结果过敏病人中的DR9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11.04%vs4.02%,RR=3.24,P<0.05),并且在速发型过敏组和荨麻疹组中均明显升高(12.16%vs4.02%,13.51%vs4.02%,P<0.05)。而DR17基因频率在迟发型过敏组和荨麻疹组中升高(16.25%vs8.05%,18.92%vs8.05%,P<0.05)。结论DR9基因可能是青霉素药物过敏反应的易感基因,并且与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出现荨麻疹症状有关。
杨静邹丹乔海灵
关键词:过敏反应青霉素基因多态性HLA-DRB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