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ZZ006)
- 作品数:19 被引量:212H指数:5
- 相关作者:陈明刘祖云武小龙甘金球朱然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土地政治”:理论建构与实践逻辑——中国土地问题政治分析论纲被引量:1
- 2018年
- 在理论层面上,通过对嵌入政治体系结构的"土地制度"、影响政治治理逻辑的"土地权力"、规范政治变迁方向的"土地革命"、左右政治秩序建构的"土地冲突"四个维度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与政治之间的本质勾连,从而确证土地的政治属性。在实践层面上,"土地政治"是一个以特定时空的社会历史形态为依凭的具体的、历史的概念,在一般性的社会历史图式中,"土地政治"的形态经历了从"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的变迁。充分把握"土地政治"的实践逻辑,建构中国土地关系的"理想图景"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 陈明
- 关键词:土地权力土地权利
- 传统国家治理逻辑下的地权运作被引量:3
- 2014年
- 审视土地制度运行的长线历史,可以发现传统中国的地权运作遵循政治逻辑,土地制度其实是稳固租税、维护特权和防范豪强等政治思维导向下的副产品。而基于不同政治考量所设定的制度之间难以避免的相互掣肘和交互作用,成为中国历史上土地兼并和治乱循环的重要原因。以前近代的地权运作逻辑为参照审读现当代中国土地问题,可以发现政治思维和政治逻辑仍未消除,要注意防范土地问题潜藏的多重风险,避免陷入治理困局。
- 陈明刘祖云
- 关键词:土地制度政治逻辑
- 拆迁安置社区:治理困境与改革路径——基于北京市海淀区Z村的调查被引量:19
- 2018年
- 恰当的社会治理能够为拆迁安置社区实现从农村向城市平稳过渡、从传统向现代彻底转换创造条件。实证研究表明,当前部分拆迁安置社区存在正式治理体系冗余、股份社运行不畅、居民强认同与弱参与对冲、村庄依附性向社区传递等问题。要消除此类社区存在的治理模式缺陷和治理困顿问题,需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治理体系,构建适应城镇化要求的社区治理模式,并且推动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化改革。
- 陈明
- 权属意识、地方性知识与土地确权实践——贵州省丘陵山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6
- 2014年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有利于促进农户对土地的持续投资并减少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目前新一轮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正在开展,理论分析发现农民的权属意识对于确权工作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丘陵山区部分农户的调查发现当地农民土地权属意识薄弱,而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除了教育、年龄、收入等因素外,丘陵山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也是影响农民土地权属意识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建议在丘陵山区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要注意加强土地整理和流转,尊重和利用好地方性知识所形成的土地分配格局。
- 陈明武小龙刘祖云
-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地方性知识
- 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土地制度变动
- 2016年
- 从土地关系的角度来看,现代国家建构的进程中地权的内涵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从西欧来看,在古代土地的政治权和经济权实际上是统一的,土地权力同时也是土地权利;在现代国家建构的过程中,领土主权成为国际秩序的基础,土地权力成为公法的客体,土地权利成为国家法律保护下的完整产权。当这一外生的逻辑框架套用到中国的时候,领土主权得以确立,但土地权力并没有完全撤出地权体系当中,而是直接地干预了土地权利的设立和分配,这成为理解近现代中国土地政治问题的一个基本线索。
- 陈明
- 关键词:土地权力土地权利
- 农民、土地与近代社会革命:法国和俄国的比较
- 2019年
- 本文对农民—土地关系在法国和俄国革命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土地权利的发展与成熟是革命的策源与驱动因素。但农民追逐的不仅仅是地权,更重要的是平等;农民所反对的不仅仅是土地的集中,更重要的是大土地所有者的特权。这反映出,土地革命不是对利益的盲目追逐,毋宁是在一定程度的政治发展基础上寻求更大解放的行动,而土地权利的成熟程度在当中扮演了一种政治发展尺度的角色。
- 陈明
- 关键词:农民地权
- 历史与逻辑视野下我国乡村治理体制的变迁及其创新指向
- 2015年
- 我国的乡村治理状况不仅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活和命运,而且维系着国家经济与政治的整体发展,创新乡村治理体制对我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在回顾历史与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合治"体制的学理构想并展望了此体制的构建路径。
- 黄博朱然
- 关键词:成长逻辑
- 土地制度与早期国家的创制——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起源论说的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通过对土地制度与早期国家创制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发现,早期国家创制的过程中土地是政治体系型构的一个结构性要件。具体而言:初民社会中,土地与人类组织的变迁和人类社会的形成紧密相关;原生形态公社阶段,土地权力和土地权利之间的互动伴随和推动着公社形态的发展;早期国家创制的过程中,地权演进伴随权力集中、政治统治调和地权冲突、地缘行政开始代替血缘支配。概言之,早期国家正是地权等级形式化的归宿。
- 陈明
- 关键词:土地制度
- 土地冲突:公共权力失范与农民的权力建构被引量:19
- 2016年
- 本文以典村"卖地"冲突、"乌坎事件"和S村征地冲突3个个案为表述对象,对当下土地冲突中公共权力失范与农民权力建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农村土地资本化和市场化运作中,特定公共权力难以受到约束,这激发了农民利用集体行动、村民自治和话语表达来建构权力的冲动。当然,所谓农民权力建构实际上只是一种在法律框架内寻求支援的借力行为,表面上看具有"权力对抗"的性质,实则没有任何反体制属性,而且往往也难以取得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效果。本文研究明晰了土地冲突中权力行动的一般逻辑,并为土地冲突与政治秩序之间包容性方案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 陈明
- 关键词:权力失范
- 村社空心化的形成及其治理逻辑——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被引量:20
- 2014年
- 乡村社会能否有效运行与村社的内聚程度及其结构功能紧密相关。"村社空心化"即是在村社结构不能有机整合导致对应功能运转不畅所引发的乡村社会整体运转失序的一种状态。在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段的考察,认为现阶段"村社空心化"主要包含三个层面的表现形式:集体层面的"权威空心"、精英层面的"人才空心"、个人层面的"合作空心"。研究认为,"共同体"是应对村社"空心化"困境的一种有效路径,可以通过"村社共同体"的重塑和"城乡共同体"的建构,来消弭"村社空心化"的多重困境,维持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 武小龙刘祖云
- 关键词:结构功能主义